首页枭雄成长手册枭雄成长手册 第5节

枭雄成长手册 第5节(2/3)

作品:《枭雄成长手册

怀上一个,就能再有一个……庶子占了长子的位子,你的孩子往哪儿搁?”

    范氏还待说什么,虞氏却把旁边一盘新上的菊花卷子推到她跟前:“尝尝这个,豆泥馅儿的,补血呢”

    第21章 碧菊鸡脯

    这一下打断了范氏想说的话,她只得伸手拣了一个卷子咬了口,卷子做的菊花样,填的是红豆馅儿,香甜无比,可惜她这阵口味变了,再加上此时心中有事,只觉得食之无味。

    虞氏微微一笑:“虽说你都是要做母亲的人了,倒还跟那孩子似的爱吃甜……伯娘知道你一向的心善,觉得你待那孩子好,他就会孝顺你,这话道理上不假,”她神情又变得轻蔑起来,道,“但那是咱们,可是庶孽毕竟是庶孽,总不会你对他们好,他们就能知恩图报!”

    她话音刚落,范氏脑海里就迅速闪过一张娇艳无比的容颜。

    庶孽……要说起来,她这位伯娘一生顺遂,唯独在一个人身上栽过跟头,还恰是个庶孽呢。

    范氏边思索,便慢慢说道:“伯娘,您说得都有理,我也知人心易变,便是我自个儿,也不能保证是不是能一直对那孩子好,但,孩子不是小猫小狗,我无时待他好,有时就弃之不顾,既对不起我的良心,也会让他平白生憎。”

    这些话却都是她真心实意的想法。

    她在后宫里待得数年,那国君的妃妾有的有子,有的无子,但有子的有时却又养不住孩子,无子的得了宠,抢也能抢一个孩子养在名下。先时几年金尊玉贵地养着,待到自己有了亲生的,那前头的就变成了碍眼的杂草,便是刚入宫的小小寺人都能随意欺辱!她不想自己变成这样的人。

    虞氏笑了一声,像在笑话她的天真:“傻囡,我不是让你怎么着他,我的意思是,让他不得不依附你才能活得好!”

    范氏不解,虞氏就解释给她听:“你的娘家是做甚的?范家难不成是摆设吗?一般这样的情况,就可以从娘家里考虑,为他择一门亲,若非是傻子,谁不想和绛城范家做亲?”

    范氏顿悟:“您的意思是,让我找一个……”

    虞氏笑着轻轻合了合掌:“正是,你从咱们范家里择一个女孩儿,庶出的最好,庶子配庶女,范家的家世也不算辱没了他。若他真娶了范家女,往后你的孩子长大了,拿他当个助力,倒不必下狠手去防着,我们嫡支三房里也有几个女孩儿,将来可不得操心她们的亲事。”

    一瞬间,范氏也觉得,这主意到底有几分道理。虽说赵元真正的身份贵不可言,但赵氏庄葳和昔日大将军毕竟身死,胪氏一门灭族,他已经不可能再恢复身份……对一个庶长子来说,若能娶大家贵女,哪怕是庶女,也是不错的良配呢……

    “你觉得如何?”

    范氏回神,笑道:“阿奴……毕竟是大将军的长子,我这一胎也不知怎样,他将来未定,婚事上我恐怕做不了主。”

    虞氏哪里指望今日就定下来呢?她听出了侄女话中的动摇,这就足够了。

    一切都尚在她掌握之中。

    这便足够了。

    恰在此时,外头走廊上一个婢女端着茶盘停下了脚步,脸上露出震惊的表情。她抿了抿嘴,四处看了一圈,就转身悄悄地离去了。

    到了中午,外院内院都开了宴,因着日头正大,就设在了扎的棚子里。府里的宴席都是大厨房出的,几个盘几个碟,甚样的菜甚样的汤,那都有例可循,只有那中下等的人家,既无传下来的菜谱子,又懒得废那些个功夫,才去外头酒家食肆里买了酒买了席来。

    今日这菊花宴家家都有定下的菜单,只是各家略有不同。范家的一桌宴八个人,光那冷碟就分个四荤八素,甚个碧菊鸡脯、菊叶糟肘花、金菊拌香干、菊香如意卷、菊形鱼卷、菊瓣牛鞭冻等等;热菜又是甚个金菊燕窝盏、白菊傲霜翅、飘香石笋鱼、炙烧菊形虾、菊香蟹肥、蜜汁绿菊,双菊小乳猪,彩菊香芹……

    范氏随着虞氏落座,她家虽是二房的,但父母双亲都不在,便坐在大房那里,倒也没有人说道。远远地,她们便瞧见一行几个少男少女结伴走来,不独长房的几个孩子和赵元,今日归宁的范颖家的孩子也在其中。

    范家嫡支里,大房二房和范颖都是嫡出,唯三房是庶出的。范颖虽然排行老三,却是嫡出的嫡出,当年在范家可谓受宠至极,连长嫂虞氏都要避其锋芒,婚事也是由祖父——当时的开国县公,千挑万选出来,待她嫁去了南边的栾家为宗妇,次年就顺利生下了长子,后来又生了老来女,如今年方十二,连亲事都还未定。

    今日来的就是范颖的女儿栾雪,以及孙女栾萼。

    孩子们先一桌一桌地行了礼,才去了给他们单独开的一桌去。

    栾雪在他们小辈这一桌里,不但年纪最大,辈分也最大。她和自个儿的侄女一样,长相是十足的栾家人,都有个鲜明的美人尖,比起在场的小娘子们,气质更加娇柔婉约,讲话慢条斯理,连瞪个人都没半点儿威慑力。

    赵元可喜欢她!既然大家不分席,他就专挑了栾雪旁的凳子,却一时爬不上去,可惜栾雪手无缚鸡之力,最后还是坐在旁边的范棠嘲笑几声,一把抱了他上来,看着赵元那小短腿儿够不到地的样子又捂嘴笑了几声。

    “表姐笑得恁傻!”赵元跟她熟悉了,就没忍住毒蛇了一下。

    范棠忙捂住嘴瞪他。

    赵元装作没看见,转头殷勤地喊栾雪:“美人姐姐……”

    这下连坐在对面的范诚都不能无视了,忍不住纠正他:“咱们要喊姑母的,什么姐姐!”

    栾雪粉脸涨红,嗔视了他一眼。

    赵元却立刻从善如流道:“姑母,你爱吃什么?我给你夹。”

    范信哈地笑了一声:“你胳膊就那么短,姑母爱吃鱼,你夹得到吗?”

    几盘子鱼不巧都在另一边,赵元一瞧,再看看自个儿的胳膊,突然有种五雷轰顶的感觉!从没觉得如此不自信!

    栾雪上有长嫂下有侄子侄女,因此养成个温柔和善的性子。她见状忙给赵元解围:“没事没事,我爱吃鸡脯,你夹了我就吃。”

    那道碧菊鸡脯就在他们跟前,赵元感动的眼泪都要出来了。哪怕是在他上辈子呢,也没遇上几个像栾雪这样善解人意的女孩啊。

    其实他们吃宴的时候,旁边都有丫头们伺候夹菜,只是他们小辈们彼此都熟悉了,不像大人那样重视规矩,何况你来我往的吃起来更热闹。

    范氏一边应酬着,只抿了一点菊花酒意思意思,一边不时回头看赵元那一桌。见他与娘家的小辈们处得都好,感到很欣慰。只是想到和虞氏的一番交谈,心里又有点不自在。

    再说赵谌。

    天色尚早,今日觐见限三品以上官位和爵位,虒祁宫外早已站了几排的朝臣。赵谌有军功,又是宗室,因此封正二品侯。一排官员里,像他这样年轻的也不少,武官大多为宗室,文官却有个别寒门子弟。不说文武有别,世家和寒门之间也入天堑一般。

    大朝会之后,寺人瑜站在帷幔后对赵谌招了招手。

    “可是国君召见?”赵谌走过去,低声问道。

    寺人瑜深深行礼:“正是陛下召见,请大人随奴来。”

    赵谌跟着他一路穿过殿宇,到了几重殿宇后头的花园里,远远就瞧见成公赵冕在曲桥上负手而立,身上的冕服未换。他来到赵冕跟前,行了礼,低头恭谨道:“国君。”

    赵冕转身看着他,眉头紧皱:“你变了吗?”

    赵谌心头一跳,面不改色道:“臣,未变。”

    成公勾起嘴角:“是吗……”他再次转身问道,“左右将军你觉得如何?”

    赵谌低头:“戍边数年,有胜有负,虽无大功,也无大过。”

    “虽无功也无过,”赵国成公冷笑一声,“他们只怕也未曾料到,儿子送入了你府中,不过换来这一句无功无过。”

    赵谌没说话,干脆利落地跪伏了下去,额头挨着青石的桥面。

    气氛如同凝滞一般,寺人瑜已经像一尊石像,一动不动地站在离他们远一点的地方。已经快到正午,重阳的太阳晒得他满头是汗,却仍然浑身冰凉。

    一时之间,他甚至以为,今天又会是血腥的结束。等到太阳落山,兴许他又要吩咐小寺人来这里,桥面上的血迹需要用水一遍遍地冲洗。

    可是成公的怒气却迅速平复了下来。他捻了捻手指上的汗迹,漫不经心对赵谌道:“重阳后让他们回边戍防,既然他们愿意留子在绛城,就留好了。”

    赵谌低声道:“喏。”

    面前的冕服衣角慢慢消失在视线里,他却没有起身,甚至连头都没有抬起来。

    半晌,寺人瑜走过来,轻声对他说:“大人,陛下已经离开了。”

    赵谌缓缓吐了口气,然后站了起来。他慢吞吞地整理微微起皱的朝服,扶了扶高冠,面色平静而自然。

    “瑜实在敬佩大人,”寺人瑜感叹道,“恐怕只有大人才能在陛下面前不卑不亢了。”他在赵冕身边这么长时间,几次惹怒赵冕却又全身而退,整个赵国怕也只有赵谌一人了。

    赵谌笑了一下,笑意却没有进到眼睛。

    不卑不亢?

    他一心为国,从未有不臣之心,为何要卑微?

    反而是国君的心思啊,却一日比一日难以揣摩。

    第22章 蜜果子

    寺人瑜一路陪着赵谌出宫,赵谌看他一眼:“你不陪着国君,难道不怕国君怪罪吗?”

    赵谌年纪尚小的时候就展现出非凡的将领天赋,入了当时还是储君的赵冕的眼,寺人瑜又是自小服侍赵冕的,跟着同一个主子,即便一个已经是三军统帅,一个是国君身边亲信寺人,两人之间也并不生疏,反而有种天长日久才能养成的默契。

    寺人瑜嘿嘿笑了两声,道:“大人对陛下的了解难道会比奴少?这会儿陛下正不想人陪着呢,奴可不去触这个霉头,否则陛下一气之下发落了奴,届时奴怎么伺候陛下?”

    要换做旁的寺人说这话,必显得虚伪,但寺人瑜却似发自内心。赵谌挑了挑浓眉,并没有去接他的话。寺人瑜的聪明,他老早就领略过了,好在对方的聪明却是实打实摆在国君面前的,毫不隐瞒,反而赢得了国君的信任。

    这就是自有内官开始,历朝历代外臣既瞧不起内官,却又嫉妒内官的缘故。纵然伴君如伴虎,但若不能靠近老虎,如何亲近老虎?

    两人快走到宫门处,赵谌停下脚步,微微侧头问寺人瑜:“这段时间,宫里可发生了什么事?”赵冕虽然不是什么英君明主,但也绝不会像近几个月来一样如此喜怒不定。

    寺人瑜表情没变,声音却轻了几分:“灵虢夫人最近一年来身子一向不好……每传侍医,陛下就会彻夜饮酒……”

    赵谌抬手:“宫内人多口杂,寺人勿要大意。”

    寺人瑜微微一笑:“奴自省得,大人……代奴向小郎主问安。”

    赵谌瞥了他,冷哼道:“他是我儿子。”

    寺人瑜不再说话,只行了一礼,转身离去。他年年送赵谌到宫门口都要说这句话,自然知道这话不过也就赵谌能听到……然庄姬夫人对他有恩,他不能背主,但也希望庄姬夫人的孩子能过得好。他年年都说这句话,将军的反应却一年比一年不同了。

    这些念头在他脑海里一闪而过,并没有留下太多痕迹。

    赵谌跨过宫门朱红色的门槛,回想起跟随国君仪仗初次走入这里的时候。国君昔日稚嫩的面容浮现在他眼前,多少次忍受宫人的欺辱,忍受兄弟的嘲笑,和来自于朝臣的阴谋阳谋……国君在他跟前发过疯,腊月的天浸在冷水里,还是他把国君拽了出来,对方单薄的背上一条条鲜红凸起的鞭打痕迹就像擦不到的血迹一样——

    “他给我多少鞭,以后我定会还他多少……还有胪廉……”

    国君睚眦必报,当时的鞭痕,最后都用了鲜血作为报偿。

    乙簇带人守在宫门外,自己亲自拉着赵谌的马匹。赵谌一言不发地上了马,他身后的几人也动作一致地跨上马,一行人沉默冰冷,如同离弦的箭一般在玉门街上疾驰而过,带起一阵尘土飞扬。不过一盏茶的功夫,他们就回到了中军府。

    赵谌下了马,把缰绳甩给乙簇,吕慧早就在门口守着了,见他表情阴沉,不由有些着急。

    “娘子他们还未回来?”

    吕慧跟在赵谌后头道:“还未回来,不过并没有人传话要过夜,应当快了。”

    两人一路走到皱波湖旁边,他忍不住问道:“家主为何表情不虞?今日入朝觐见莫非有事发生?”

    赵谌摇摇头,直到在书房里坐下,他才道:“灵虢夫人身体有恙,我担心国君。”

    吕慧惊愕,急急追问他:“家主这消息可靠吗?”

    “寺人瑜亲口跟我说的,”赵谌眉头紧皱,“就算旁人不知,你也该晓得国君的心结……他幼时多灾多难,心性极冷,唯有灵虢夫人是他软肋。我怕夫人一旦去了,国君不知会如何反应。”

    这却不是杞人忧天。要知道国君乃社稷之重,一国国主如有变化,则会影响国家命脉。赵冕为人果决,治国有道,堪称明君,但他因为幼时的经历,性格冷酷,侍医曾诊出他有头疾,复发时状若疯狂……

    吕慧跟着赵谌,一路从军营入赵冕潜邸,同样也知晓赵冕精神有疾,一听这话心里也变得沉甸甸的。何况他的担心和赵谌一样,灵虢夫人那一头牵扯着前相胪廉,曾经权倾朝野,却与公子邹密谋对赵冕取而代之的权相。赵冕成为成公,忍耐了足足八年,才把胪氏连根铲除,甚至连亲生姐姐也不顾了,可见其恨!

    但悲哀的是,恨的根源,难道不是爱吗?

    吕慧乐观道:“灵虢夫人年纪尚轻,兴许不会有事。”

    赵谌默然不语。那位夫人一生不幸,一个人活得不快乐,不幸福,那么她的寿命又和年纪有什么关系?点灯熬油,也终究有油尽的时候。

    他低声说:“我害怕他会对阿奴下手。”

    胪氏死了,灵虢夫人还在,赵冕会勉强忍耐阿奴的存在,但正如寺人瑜从未遗忘过庄姬的孩子,赵冕也忘不了孩子的存在。如果灵虢夫人真的死了,赵冕没有了辖制,会不会拿阿奴来泄心头之恨呢?

    不!他决不允许有人伤害他的儿子,哪怕那个人是国君也一样!

    赵谌猛地站起来,目露焦躁地来回踱步。他掀开竹帘问道:“大郎和娘子还未回来?”

    正阳和怀夕守在廊上,惊诧地仰头看着他。

    怀夕反应过来,道:“回郎君,还未回来。”

    赵谌一瞬间几乎忍耐不住,想要亲自去把赵元接回来。他十岁入军营,旁人还在念书,他却在杀人,旁人尚承欢父母膝下,他却凭着一个个砍下的人头积攒军功。也许当初第一次见血的时候,他害怕过,但太久远了,害怕已经变成了麻木,变成了冷酷,甚至兴奋。

    但现在他很害怕。

    他不能,不能想象阿奴满身是血,不敢去想阿奴小小的头孤零零滚落一旁——

    “家主?”吕慧轻声唤他。


    枭雄成长手册 第5节(2/3),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