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圈养这个大夫圈养这个大夫 第9节

圈养这个大夫 第9节(3/4)

作品:《圈养这个大夫

 仁济堂的学徒们也有休息的时间,每隔八天就能歇上两天,于是沈季从来都是板着指头盼望歇息的日子快点到来,蒋锋也特意把搬家的日子安排在了沈季休息的时候。

    “算了,今天休息,多睡半个时辰!”心满意足地抱着被子重新闭上眼睛,如今的他深深觉得,能够睡到自然醒简直是人生的一种享受啊!

    可放松地入睡后就忘了只能睡一个时辰,直到房门被敲响,蒋锋在门外询问:“沈季,怎么还没醒?快起来开门。”

    睡梦中觉得声音忽远忽近的,直到敲门声越来越大,沈季才慢慢清醒,而后立刻掀被披着袍子跳下床,一把拉开门,果然带着满身风雪寒冷气息的蒋锋就站在门外。

    “不好意思,我睡过头了,三哥进来坐。”沈季赧然笑着把人给让进来。

    “无妨,平时休息你可以想睡多久就睡多久,可今天得带你过去看看房子,顺便去集市买些东西,动作快点儿,不然时间不够!”蒋锋顺手将沈季乱糟糟的头发捋顺了些,轻轻拍了拍他的脸颊、而后在其额头上轻轻印下一吻。

    “喂……”沈季受惊,跳开一边脸红耳赤地站着。

    “别愣着,赶紧穿衣服啊。”蒋锋动手帮沈季把今日要穿戴的衣服挑出来,笑着递给他,再把房间里其他的东西重新放进包袱里,迅速整理完毕后拎着东西先下去了。

    沈季在后面小声嘟囔了一句,“真是的,占完便宜就跑……”颇为气恼地穿衣洗漱后,急匆匆吃了碗面条就去后院找人。

    哈哈、又是这辆马车——沈季一看眼睛瞬间就亮了!

    客栈后院的马棚角落里,蒋峰正在收拾着那辆从丹州青城县一路载着沈季来到贺州的小马车,把盖在上面的油布揭下来、折叠好放入马车夹层,再牵来马棚里专门拉车的两匹温驯老马,架上车辕、理好缰绳,慢慢把马车拉到外面街道上去。

    “好了,上来!”蒋峰俯身下去拉着沈季的手、一个大力把人捞上旁边坐好后,开始慢慢催动前面的老马。

    “哎呀,又坐这辆马车,真好!”沈季兴奋地跟猴儿似的猫在旁边,这里摸摸那里碰碰。

    蒋峰无奈地说:“早叫你赶马车去医馆做事,你又说麻烦,偏偏你那手又学不得骑马。”他心疼沈季每天在风雪里沿着内城两头跑,可这小子也很倔,叫人赶车送他、他还嫌丢人不愿意!

    “三哥快别开玩笑了,你看这城里赶车的都是拉货的、要么就是太太闺房小姐,我坐马车去仁济堂不给笑死啊,等冬至过了,我这手就能差不多能好全啦,到时候你陪我去西城马场挑一匹好马,这里的男人出门都骑马的。”每天这么跑来跑去,又冷又遭罪,路上还时不时能看到那骑马的汉子们潇洒的身姿飞快越过他前去,简直羡慕得不行!

    “就你想法多,你躲在车里头谁知道里面坐的是谁了?”

    “我知道啊,时间长了大家也会知道了。”沈季振振有词。

    此时的相处模式好像回到了在北上途中的样子,高兴了斗斗嘴、困了就爬进车里去睡觉,那时候觉得辛苦枯燥,可如今沈季却觉得还不错,只记得那时候的愉快了。

    两人之间气氛融洽又温馨,蒋峰告知沈季:“先去看房子,把行李放下,你看了房子后心里要有底,然后带你回南城买东西。”

    “行啊,那里房子怎么样?跟我在青城县的家比起来呢?”军营真的太够义气了,还给手下安排了房子,感觉就像是天上掉下的大馅饼、还是牛肉馅儿的!沈季对那个院子充满了好奇与憧憬。

    蒋峰宠溺地轻笑着说:“那可没得比,北方的屋子跟青城县长得就不一样,一会儿你就看到了。”

    狭长古朴的边境小城,雪花纷飞,街道上勉强扫出了一条能供小型马车通过的路,两匹老马慢吞吞地拉着车子走,后面的人也不催促牠们,自顾自说着话。到了安置区大门口后,蒋峰先跳下马车,领着沈季跟门口堂屋里坐着喝酒下棋的几个老人打了个招呼。

    “这是新来的么?长得挺齐整的嘛!”一个山羊胡子的老人笑眯眯地说。

    沈季赶紧上前见礼:“您好!”

    “哦、就来了你一个吗?”另一个老者纳闷地问,他们这边的情况多是父母或者妻儿跟着一起随军生活,少说也有三五口人。

    “是的,我哥哥在军营里头,家里就剩我们兄弟俩了。”

    老者了然,和气地笑着说:“无妨,有事情尽管找邻居帮忙,这里没有几个偷奸耍滑头的人,尽管安心住下啊!”

    蒋峰也跟着说了几句话,看到沈季成功混了个脸熟之后就带着他往里边走了,两人牵着马慢慢步行。

    由于是统一安排建造的,这里的房屋布局呈现回字形,整齐划一的样式,一水儿的青砖瓦房,家家户户带个小院子,大多都是三间正房带着院子里的两间小屋,面积不大,胜在方圆规矩。

    沿着干净宽敞的街道向前,不时看到许多幼童在雪地里奔跑玩耍,无忧无虑的笑声感染了周围的人,最后俩人在回字形里边的东北角停下,蒋峰拿出钥匙打开院门。

    推开门,里面是个长约八米、宽约五米的空荡荡夯实了的院地,正对着的是三间厢房,右手边是两间较矮小的屋子,沈季好奇过去推门:空落落地什么也没有,大小差不多,有些昏暗,他觉得是窗户开得有点小了。

    “这一般都是放杂物的仓库,走,去那边儿看看。”蒋峰把人拉过去厢房,沈季被拉着走时,瞧见厢房和杂物房中间还有口水井,约半人高,井口被木板盖住了,他连忙挣脱了跑过去看。

    “哎呀,原来这里也有口井,我试试看能不能打出水来!”看到这水井,他就想起了自己老家天井旁边的那清澈甘甜的水井,沈季兴致勃勃地掀开了木板后才发现——没有桶!

    蒋峰忍笑把木板放回去,“不跟你说了么,三哥这院子里什么都没有,一会儿咱们看完了合计好,一次性去集市上买回来。”

    “还……真是空得可以哈!”沈季悻悻地走过去推开厢房的门,进去转了一圈。

    推门就是个小小的客厅,转过去就是厨房,灶台倒是搭好了,左右两边是一大一小的两间卧房,炕也打好了。

    沈季看着那土炕旁边大开的窗,风雪都可以畅通无阻地刮进来,不禁联想到夜里该有多冷呢!心里这样想着,脸上就忍不住表现了瑟缩之意。蒋峰看到了,连忙安慰道:“放心吧,一会儿咱们就去买窗棱装上,以后你回来了第一件事就是把厨房那边的炕眼烧好,晚上一点儿也不会冷的,相信我。”

    “走、去把生活用品买齐。”蒋峰率先出门,沈季随后跟上。

    看到马车才想起,里面的行李都没卸下来呢,蒋峰掀开厚实的棉布帘,探身进去车厢,长臂一伸先扯出沈季的几个包袱,随后又扛起一筒被子——沈季往车厢里一瞄,立刻大叫:“怎么这么多被子啊?”塞了半车厢高的厚厚被褥吓了沈季一跳。

    蒋峰扛着行李和被子进屋头也不回地答道:“客栈里带过来的,我不懂买这些,你小子肯定也不懂,干脆让刘管事帮忙挑好的买就是!”

    ——好吧,不懂行道的人确实容易吃亏!沈季颔首表示同意,跳上马车,准备帮忙搬运,刚用力扯了一床素色竹枝条纹的褥子下来,蒋峰已经返回,他把几床被子叠起来扛到肩上,用眼神把沈季逼退到车架上坐着,示意其乖乖等候即可。

    俩人又回到了热闹的南城,沈季一路都在盘算要买的东西,粗略一想都头大如斗,他担忧地看着蒋锋说:“要买好多东西啊,肯定要花不少银子呢!”

    蒋锋从怀里掏出一包银子,递给沈季:

    “放心吧,三哥攒了好多年了,就是为了成个像样儿的家,以后就住那儿,待会儿你放开了手脚买,帮忙弄得舒适点!”

    沈季觉得他三哥说话就不像是个勤俭持家的!唉、既然摊上了,少不得自己要出把力,他打开那包银子,粗略一数——哗、得有小二百两了!

    “哎呀,哪里用得了这么多银子呢!家具的话就买那些结实耐用的就行,剩下无非就是茶盏碗碟之类的小东西。不能只挑好的买,过日子要节俭,不然银子一下子就花光了。”沈季认真地向蒋锋传授他过日子的经验,好歹他也独自生活过一段时间,刚开始没个算计,很是手忙脚乱,后来才慢慢好了。

    蒋锋悠然说:“这屋子可是给你住的,你爱怎么收拾我都没意见!”——只要你愿意留下来,他深深地盯着旁边的小家伙,在心里补充了句,可惜旁边的人正认真板着指头数着说:

    “柴米油盐酱醋茶、锅碗瓢盆桌子椅子、窗棱窗纱门帘坐垫,嗯……干柴别忘了,不然得冻死人!唔……还有,肯定还有,是什么呢?”

    蒋锋顿感无力,扭头专心看着前面,“别费心思想了,到了地儿看看就知道家里缺什么。”

    南城是商业卖卖集中的地方,此时太阳出来了,街道上也有许多人,挎着菜篮子的妇人、背着孙儿的老人、策马前行的男人,沈季摩拳擦掌地跳下来,决定先从厨房用品开始。

    ☆、第54章 同居(下)

    蒋峰和沈季并肩走入一家老字号陶瓷铺子,盛菜用的浅口圆形瓷盘、椭圆形瓷盘各来几个,盛汤用的大号深肚瓷碗两个就够了,盛饭用的碗这边是流行浅口深肚的样式,实打实的一碗米饭就够沈季饱腹,再有就是茶壶杯子、筷子、勺子、汤匙各来适量即可。

    ——清楚自己要买什么、速度就会很快,尤其是两个男人一起,价格确定以后就不会去挑选款式、花色、细节什么的,直接把东西一起摆放到柜台结账即可。

    对面就是个咸杂铺子,走进去顿时吸入一股由各式调料混杂的味道,让人瞬间找到家常过日子脚踏实地的感觉,沈季好歹全方位照顾过自己的生活,在厨房方面比蒋锋强了不是一点半点。

    盐、白醋、陈醋、料酒各打几斤,油有两种,菜籽油和花生油,各来一些,酱就买了蒜瓣酱和黄豆酱两种,再有就是佐料类备几样常用的,八角、茴香、胡椒、干辣酱之类的。

    “还能装下多少东西呢?”沈季一边掏银子结账、一边扭头问埋头搬东西到马车的蒋峰。

    “放心,接着买,装不进去大不了先运回去一车就是了!”蒋峰尽量小心地把那些易碎的瓶瓶罐罐都摆放得稳妥紧密一些。

    “走、该去挑选一些常用的家具了。”熙熙攘攘的街道上,两人小心牵着老马往前走,生怕磕着碰着旁边的货摊和行人。

    接下来沈季负责去家具铺子里挑选合适的桌子椅子,交代蒋锋去另一条街上的铁匠那儿买汤锅、炒锅、铲子之类的。

    “掌柜的,如果我买下这几个,送我张炕桌怎么样?”沈季围着家具转悠着,开始砍价为他三哥省钱。

    ——唔、这六张样式简单大方的靠背椅子就放在正厅,再加两个方形高脚茶几、一个长方形台子,都是柏木漆成朱红色的,庄重又大气,价格也还算公道!可他又想起了当地人冬天吃饭的时候,都是盘坐炕上来着,那就缺了张炕桌,一次性买了这么多,想来掌柜也愿意送个小桌子吧!

    “哎哟这位小哥,刚才那些桌椅质量过硬木工也不错,全部加起来才收四两银子已经相当便宜了,再送炕桌就亏本了呀!小本生意还得养家糊口您说是不是?这样吧,再添上三百文钱,那个松木的炕桌您拿走就是!”生意人岂会轻易让利,掌柜的连忙开口讨价。

    “刚才那么些东西,明明只有椅子减了点,其他的都是原价,再送个炕桌完全是可以的啊!”沈季毫不放弃、立刻接口还价。

    “嗨那是因为桌子和茶几我本来就报的实价,所以实在没有办法再便宜了。”掌柜连忙摆手痛心表示。

    “……”一老一小拉锯着、你来我往讨价还价,彼此表情生动得如同唱大戏的红白脸似的,一时间未能分出胜负。

    直到蒋锋重新赶着马车回来,这俩人还是谁也没能说服了谁,沈季扭头看到马车上还坐着个老人,不禁有些好奇。

    “挑好了么?这是木材铺子的张师傅,回去给咱们装窗户的。”蒋锋大步走进来,问沈季都挑好了哪些。

    沈季一一指出来,蒋锋点头都表示同意,末了听到他极力说服掌柜送炕桌失败的沮丧样子,挑眉问他:“你习惯用炕桌么?”

    “大家都这样啊,总不能咱们就没有吧,那多奇怪。”

    “行,随你喜欢。”蒋锋爽快附和,转头向掌柜道:“再添张饭桌、书桌、衣柜和厨房用的杂物架子吧,木桶也来几个。”

    掌柜顿时喜笑颜开、立刻拉着沈季转去另一边看饭桌和柜子,最后足足花了快二十两银子,才买下了所有东西,这还是沈季不挑昂贵木料、只图结实耐用的结果了。掌柜笑得合不拢嘴,最后慷慨地送了一张炕桌和两个小马扎,听说客人就住贺州城内,掌柜表示可以免费用牛车帮忙运送家具到府上,蒋峰当然欣然同意。

    一群人浩浩荡荡回去,回到院子里时,很是费了番功夫才把东西搬进去,可家具还没有运送齐全,于是伙计赶着牛车又返回去拉第二趟。

    男人干力气活就是利索,木匠张师傅先和蒋峰搭手,把家具摆放在合适的位置,接着就去忙他自己的,掏出工具,开始给所有房间装上窗户、窗纱。

    沈季拿着木桶出去打水,准备把家具都擦拭一遍,可当他碰到了冰冷的井水之后、冻得手红通通时才想起——忘记买木柴和炭了!于是蒋峰把马车上的东西全部卸下来之后,再次赶去了集市。

    不管了,冷水就冷水吧!沈季干脆把所有碗碟筷子之类的都过一遍清水洗净,而后整齐地码在柜子里,调料佐料拿出来分门别类倒进各自的瓶子碟子里,在灶台墩子上摆放整齐,这个家马上就像模像样了。

    这一切都干完之后,他累得直起腰喘气——一大早上忙得脚不沾地的,简直都有些晕头转向了。

    他走进卧房看张师傅装窗户,对方含笑打趣道:“小兄弟没干过重活累坏了吧?你们哥俩感情真好,住在一起喝喝酒、聊聊天都有伴儿,真好啊!”

    “嗯,挺好的。师傅累了就下来歇会儿,真是对不住,我们忘记买木柴和炭火,连口热水都得等会儿才能喝得上了!”沈季说这话时自己都觉得臊得慌,其实他也很口渴,偏偏总不能喝井水吧!。

    木匠师傅摇头表示没有关系,“还行,这几个窗户上午就能装好了,到时候你们哥俩找厚实的棉布帘子挂上去,保证挡光、也吹不进风来。”

    寒暄了一会,沈季去正厅里走了两圈,感觉满意极了,基本和设想中的差不多:进门看到就是一张稳重厚实的长方形桌子,桌子左右各设靠背椅子一把,另外四把椅子分列两排,椅子中间用高脚茶几隔开——这样的摆设待客闲聊都很不错,合适又不失大方,普通人家过日子差不多也就这样吧!

    正厅转过去的厨房还挺大,靠后院窗子旁边安置了那张不大的方形饭桌,并四个无靠背圆凳,不用时放到桌子下面又可以节省不少地方;厨房架子立在墙角,三米多外就是灶台,虽然挤一点但是非常有生活气息。

    衣柜和书桌都搬进了朝南的卧房里,宽敞又明亮,作为南方人来说,沈季不大能接受炕,总


    圈养这个大夫 第9节(3/4),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