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小秀才和大猎户小秀才和大猎户 第37节

小秀才和大猎户 第37节(1/3)

作品:《小秀才和大猎户

    熊孩子气得把衣角都揉坏了。

    待仆从端上来两托盘的点心和杏仁羊奶,往林安旁边搁了一托盘,另外一托盘正要往熊孩子那里放——就接收到了林安的目光,放在了林安和猎户中间。

    接着又有仆从端了水,递了毛巾过来,林安这次指了那个熊孩子:“给小公子净手净面。”

    熊孩子眼睛亮了亮,随即又重重的“哼”了一声。

    林安:“……”这太子到底是怎么教的儿子?自这熊孩子来了他面前,可是除了“哼”字,什么话都没说过的。

    熊孩子还不知道林安在腹诽他,只觉自己腹中饥饿,眼看着林安让人给他净了面又净了手,只当接下来就要找人喂他吃点心了,结果,结果他就看到那个长的壮一点的人,亲手给那个“师父”喂点心,而那个“师父”也一脸含笑毫不在乎礼节的就吃了,就吃了,吃了!

    “师父”还说:“有两盘子点心的,三哥也吃,我们把它们都吃光!唔,还有山楂糕,三哥你吃!”

    熊孩子眼睁睁地看着这两人吃掉了一盘子点心,然后就要往最后一碟子点心上伸手,登时就憋不住,嚎啕大哭。

    林安和猎户:“……”差点忘了,这熊孩子才四岁。这样匆忙的被父亲送了出来,一路颠簸之下到了华阳县,大概刚刚跟宋瑜熟悉了起来,就又被宋瑜送来了他这里。

    偏偏他还是个不会哄孩子的!

    家里平哥儿茂哥儿乖巧的不像话,就是偶有调皮,他脸一板,两个小的登时不敢闹了。哪里像这个熊孩子?

    林安当下只好去哄他。

    熊孩子扭着身子不肯看林安。

    林安仗着自己人高马大,就把熊孩子抱了起来,重新坐回去,一面抱着,一面拍着熊孩子的背。

    “莫哭了莫哭了,小叔给你点心吃,好不好?”林安伸出一只手,用牙签插了恰好一口能吃下的山楂糕,往熊孩子嘴巴送去,“来,尝尝这山楂糕好不好吃?小叔的弟弟还有侄子,全都喜欢这样点心,你也尝尝,品鉴一番味道如何,可好?”

    熊孩子这才停了哭声,小小的张了张嘴,把那一小块山楂糕吃了进去。

    半晌才板着脸道:“不过尔尔。和宫里的点心比起来……”一点都不好吃!

    可惜不等他把下半句话说完,林安又塞了一小块山楂糕到他嘴巴里。

    熊孩子:“……哼!”

    “好啦,你也四岁了,该自己吃东西了。”林安喂了熊孩子两口,就把熊孩子往一边一放,道,“快吃快吃!该饿坏了吧?先稍微吃点垫垫肚子,小叔已经让厨房去做饭了。对了,你叫什么名字?太子可给你取名了?”

    熊孩子咬了一口糕点,待都嚼完咽下去了,才面无表情吐出几个词:“……小皇孙,小殿下,儿子,宝宝,野种……”

    林安一怔。

    熊孩子看他一眼,道:“随便你叫。”

    太子并没给他取名。倒不是太子不喜欢他,而是因太子只打算要他这一个孩子,因此格外怕他站不住,小小年纪就没了,因此就没有给他取过名。

    林安摸了摸熊孩子的脑袋,半晌没说话。

    熊孩子虽然有些熊,不爱说话,好在还是知道好歹的。

    林安倒也安下心来,让人唤了林平和秦茂过来。

    熊孩子见到两人,眼睛亮了亮,然后又开始扭头哼了一声。

    林安知道小男孩最喜欢跟着大男孩玩了,倒也不点破熊孩子的身份,只说熊孩子是他友人的孩子,送来家里暂住,让林平和秦茂多看顾他一些。

    林平倒是很欢喜家里多了个玩伴,拉着熊孩子就道:“你叫什么名儿?我叫林平,你可以叫我小林哥……唔,不对,你是哥哥好友的孩子,那就该是我低一辈的,你该叫我叔叔的!”

    熊孩子死命瞪林平,什么叔叔?不就比他高一点点,大一点点么?

    林安笑道:“怎么称呼,要不要按辈分来,你们自个儿商量,谁说服谁了,就听谁的。至于他,姓赵。仆从就叫小赵公子,你们自己商量你们叫什么,反正,咱们家就这一个姓赵的,知道姓就知道在叫谁了。”

    林平和秦茂本就不笨,闻言也不多问了,只拉着这位小赵公子一起叽叽喳喳的说话。

    小赵公子原先还绷着,等林平和秦茂说给他看他们的蛐蛐,小赵公子才绷不住了,抬头看向林安。

    林安满意道:“先去玩罢。功课什么的,想来你父亲那边也会尽快写信过来的。”

    小赵公子又崩了脸,和林平秦茂一齐蹦蹦跳跳的离开了。

    那位太子果然在把儿子匆匆忙忙送过来后,想起来儿子甚么都没带——衣食住行这些太子倒不担心,只是这儿子毕竟是他唯一的儿子,将来也是要继承皇室的,所以就算要吃些苦,那些夫子却是不能不送去的。

    因此那小赵公子来到林家第三日,林安就接到了太子批发似的给他送来的三个师爷。

    两个头发花白,年逾六十,一看就是满腹文章的饱学之士;还有一个则正值不惑之年,一脸精明。

    林安还没看到太子的信,就知道这三人的用处了。

    年轻一点的这个给他当真正的师爷分忧解难;另外两个,是送来教导太子儿子的。

    太子信里也是这样说的。

    他对林安印象不错,又因着“连襟”的关系,就更加亲近。因此他在发现一堆兄弟又不老实的情形下,才会把儿子送到林安那里,让林安照顾一段时日。

    “此子并未取名,孤心系朝堂,亦无时间取名。烦劳林弟,为此子取一名。……至于拜师一事,孤已送去两位夫子,然孤心中,仍盼林三元能担此子师父一名。至于此事可行,且看林弟心意如何,孤并不强求。……衣食住行,皆与令弟相同即可。两位夫子学问极好,若林弟放心,尽可令令弟与侄儿一道听课。……”

    林安匆匆忙把信看完一遍,嘴角就开始抽。

    不为其他,只为这位太子着实太过放心了。儿子的名让他取,唯一的师父名头让他担,衣食住行全由他做主……看起来就是非常非常信任林安的模样。

    林安叹口气,虽不知太子为何这般放心,可是人都送过来了,他也不好再多说甚么。

    况且,送来的人是太子唯一的儿子。林安原本还担心待他做够了十年官,隐退时,是否会对那时候的林平几个造成影响。可是现下看来,若是林平和秦茂能和这位小殿下自小交好,哪怕只有相处几年的情谊,将来的官场,也会好走许多。

    如此想来,林安心里才觉得舒服一些。

    罢了罢了,反正那小家伙身边跟着不少暗卫,教书的夫子也送来了,太子的委托信也寄了过来,他就只当多养了个小侄子,尽心待他,也就是了。

    林安最终还是给这位小赵公子取了个名,宏。

    不过他说了是小名,暂时叫着,将来太子还会正式取名。

    “宏,大也。”林安在小孩儿手心写下宏字,道,“愿你将来,宏图大展之余,心胸宽广,能容天下臣民。”

    然后就把小孩儿的手合上了。

    宏哥儿一张小脸红扑扑的,激动地看着林安,重重地点了点头:“赵宏知道了!”

    林安摸了摸宏哥儿的小脑袋,低声道:“宏是你的小名,将来若是你父亲允了,才可做你的大名,可记住了?若是你父亲亲自为你取名,那才是好的。”

    宏哥儿半懂不懂,可还是点了头。

    但是自从林安给宏哥儿取了名以后,宏哥儿依旧跟其他人别扭,动不动不高兴了,扭脸就是“冷哼”一声,但是却不会对着林安用鼻子发声了。

    林安也松了口气,在问过林平和秦茂后,就让两人和宏哥儿一起在家里读书。

    因林婉搬走,中间二进的院子空了出来,林安就让几个小的住的中间院子里,两个夫子住在一进大门的院子里,教课的课堂也安排在这里。

    因为房子还算大,一个夫子在一边上课,另一个夫子在院子另一头休息也无碍。

    两个老夫子都是年过六十,头发胡子全都白了,住在林家,也没甚好忌讳的。

    林平和秦茂都不知宏哥儿身份,但宏哥儿虽然有些小脾气,但耐不住宏哥儿长得好看,精致漂亮,也不会无缘无故耍小脾气,因此倒都挺喜欢宏哥儿这个弟弟,很是亲近。

    宏哥儿从前在东宫,虽然受太子重视,但可惜就可惜在他没有亲娘照拂。且不提他亲娘当年做下何等下作的事情,太子能因着宏哥儿留下她一条性命已经是不容易了,根本见都不愿见她。在她生下宏哥儿满月后,就被太子侍卫送到了皇家庵堂里,直接剃了头发做姑子。

    宏哥儿虽然小,但是亲娘的事情,太子并没有瞒着他,因此宏哥儿也知道不能提生母。

    可是东宫里太子那么忙,宏哥儿身边只有嬷嬷丫鬟小厮,哪里能过得快活?

    宫里过了三岁就要进学,可是宏哥儿到底是太子唯一的血脉,太子担心宏哥儿被算计,因此只拘了宏哥儿在东宫里读书,因此平日里也没甚玩伴。

    等到了林安家里,宏哥儿才知道了外面的家,和自己的天子家有何不同。

    师父……虽然宏哥儿自己一直没叫过师父师父,师父也没让他这么称呼过,可是宏哥儿心里,还是觉得师父就是他的师父的。因为这是父亲让他认得师父,这个师父既会哄他,又会每日查看他的功课,问他住的舒服不舒服,还会在他功课进步的时候,顶着两个老夫子的唠叨,带着他去山里捉蛐蛐,捉麻雀,拿回家关了笼子养着……

    还有平哥儿和茂哥儿,他们对他也很好很好。好到他的脾气都不好无缘无故发作了。

    京城到底是离华安县太远。

    太子和诸王的争权,一点都没影响到华安县的平静生活。

    华安县统共就林安一个县太爷,秦止一个有爵位的人,两人偏偏还是夫夫,感情好得不得了,华安县自然也安稳的很。

    林安原本以为,太子会很快来接宏哥儿。就算不来接,也会常常派了人来看宏哥儿。

    结果那位四皇子还真不是省油的灯,见勾结大皇子不成,竟背叛国家,勾结了敕拉一族,引得敕拉一族险些攻占我朝城池。

    大约也是因此,眼见着宏哥儿在林家过了四年,林婉的两个孝期都过,林姝要出嫁了,太子也没令人来接宏哥儿。

    林安在华安县头三年的政绩考核是优,原本是可以升官的。可是宏哥儿在他这里,太子便没有让他升迁。而朝廷上也不觉得一个和男人有婚约的人不升官有甚不对,倒都没有对这件事情质疑。

    如果换了从前的林安,或许还会觉得意难平。可是现下林安倒不这么想了。

    如果真的要连做九年知县,他那时是连辞官的理由都有了。

    不过,那些事情暂且不必提,林安现下却是高兴得很,林姝就要出嫁了!

    而林平秦茂,现下也有了十一岁,宏哥儿也八岁了,眼看着几个小的都长大了,林安顿时觉得压在自己身上的包袱都轻了老多。

    当然,除了林安外,最高兴的莫过于秦止了。

    快了,快了,再过几年,林安就是他一个人的了。

    秦止微微侧首,看着身畔的林安,唇角微微上扬,喜上心头。

    ☆、 第98章 不偏心的大状元

    原本李家的意思,是林姝十五岁及笄那年,也就是去年,就让林姝嫁过去的。

    但是林安总觉得十五岁太小,愣是托了人,塞了钱,给李长宁和林姝的婚事定在了今年三月,林姝过了十六岁生辰后。

    好歹是长了一岁。

    林安心想,这样的话,就算是嫁过去后就怀孕,好歹也是快十七岁的生孩子,那也不算太早。

    白远也说了林姝身子不错,林姝自己性子本就偏向活泼,自己在自己小院里都能自得其乐,又常常去庄子上骑马,自然没甚不好。

    林安便也同意了婚事,林李两家约定,三月成亲。

    李家去年就把聘礼送了来,聘金三千六百两,普通的三牲四京果等,此外就是四季衣裳各两套,上等金银珍珠等各种材质的头面各六套,普通金银首饰各两小箱,上等绸缎和上等棉布各两车,铜钱十箱,喜饼十担。

    林安将聘礼单子看完,微微挑眉。

    李家给的聘礼显然不如张家给的聘礼。不过这倒也是寻常。毕竟,张家数代单传,只有张灿一个儿子,张家给的聘礼自然多。

    李家单单是这一代,就有三个儿子两个闺女,李家能凑出这三千六百两的聘金,已经很不错了。至于良田什么的,林安却是想都没有想过。

    聘礼收到后,林安就开始把从前给林姝准备的嫁妆再规整规整,又添添改改,把汪老夫人和认了汪氏做女儿的那一家送来的添妆给放到嫁妆里头,到了三月初,林安才把林姝的嫁妆都准备齐全了。

    各色物事,譬如绸缎布匹、家具、各式摆设、衣裳、首饰、古董字画、药材等等,除了李家给的聘礼里头的,剩下的俱是按照当初给林婉准备的东西准备的,只是有些颜色样式,都换了林姝喜欢的;猎户从前给林婉备了一张拔步床,罕见的缎子,貂皮老参等等,现在也照样给林姝准备了一份……

    田地和铺子方面,林安就没再让林姝和林婉一样了。毕竟,林婉当年出嫁的时候,汪家还没有找上门来,所以汪老夫人给每人能得的一万两银子、三百亩江南良田和一个丝绸铺子,并没有算在其中。

    之前林安已经把分给两姐妹的东西给了二人,林婉已经出嫁,又去张家守孝,因此东西都带走了;林姝在林安给她准备嫁妆的时候,就把良田和铺子的出息,还有那一万两银票给了林安,让林安看着办。

    因此虽然李家给的聘金和田地虽然不多,但林安给林姝准备的嫁妆,在田地和铺子方面,要比给林婉准备的更好一些。

    江南的三百亩良田和绸缎铺子自不必多说,林安为着吉利,也为着给林姝的嫁妆给富余,便在华安县给林姝置办了四家铺子,一家粮铺,一家绣坊,这两家交给林姝自己打理,剩下两个铺子,是让林姝出租的,除了这四家,因李家早先给他透出话来,想让李长宁成亲后就去州府读书,好考举人,因此林安在州府给林姝也置办了三家铺子,也是好打理的粮铺、绣坊和一家茶楼,掌柜的卖身契俱都给了林姝。

    如此一来,林姝的嫁妆里就有八个铺子。

    良田的话,林安给林婉置办的小庄子,给林姝的也是庄子。因为林姝要嫁的李家家里人人口多,林安生怕林姝不习惯,就给林姝买了一个一千亩田地的庄子,还在里面盖了五进的大院子,房子并不多,但胜在庭院里头极其宽敞。除了这些,他还在庄子里盖了个小型的跑马场,倒不是为了赚钱,而是为着林姝将来出了婆家,可以有散心的地方。又因李家后来传来的李长宁要去州府的话,林安在州府城外,也置办了个三百亩地的庄子,里头也有大院子和跑马场。

    另外还有一万两千两的压箱银。

    林姝看到这份嫁妆单子的时候,就愣住了。

    张了张嘴,立刻道:


    小秀才和大猎户 第37节(1/3),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