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家子 第35节(4/5)
作品:《农家子》
着给萧卜源不少封赏。
群臣有些疑惑,只有青丞明白这是猎人在露出锋利的匕首之前的风平浪静,只为了麻痹一下快要被他宰杀的猎物。别人看见的是皇帝大度和不计较,可青丞却是看见了萧卜源的危机重重。
萧卜源的第一封信寄回来了,他们都知道皇帝一定会看查看他们之间的通信,为此,信中却只有一些问候和报平安的句子,一丝战场的事情都没有。
青丞在萧卜源远去战场的时候,就已经再想着自己家人的退路。趁着现在皇帝和萧卜源还未正式的撕破脸,他希望家人能回乡去。在京城,要是萧卜源的事情有一丝泄露,凭着罗家和萧家的关系,皇帝绝对不会饶了罗家人。
他生死已经在萧卜源身上,可他不忍心让罗家长辈跟着他担心受怕,万一真有了不测,恐怕他是万死难恕其罪。而回乡也是经过深思熟虑的,罗家村离着京城就是快马加鞭也得半个月的时间,他再派些人跟着保护,真要有个风吹草动的,让人直接护着罗家的人去林志先所在的那个蛮夷之地,保住家人的性命为第一。
可现在皇帝已经把他作为制衡萧卜源的筹码,恐怕是不太愿意放罗家回去的。第一次,青丞发现自己的失算。他应该在事情一开始的时候,就和家人商量,让他们避开京城这个是非之地,而不是一时的心软,想着和家人团聚,多些时间尽尽孝。
而大妞,在萧卜源没走之前,青丞就让萧卜源派人把她和孩子送到了林志先那儿,理由也是现成的,毕竟他们是夫妻,还是商人,去和丈夫团圆也没什么好挑理的。也是大妞是罗家的出嫁女,夫家也不得劲,才能走的那么的悄无声息。
就在青丞绞尽脑汁的想着法子让家人回乡时,一纸圣旨,打破了青丞的所以打算。皇帝,在这个时候竟然给他赐婚了。
青丞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都呆了,他不知道这是为什么?皇帝明明一直殷勤的把他和萧卜源送成堆,甚至他和萧卜源一点风声都没露,可要是说除了他们小心之外,皇帝可是功不可没,要是谁最希望萧卜源和青丞好,那非皇帝莫属,兵不血刃啊。
可现在皇帝给他赐婚,这让青丞摸不着头闹,明明知道他和萧卜源的关系,还来这一手。要是被萧卜源知道了那还得了?特别是圣命不可违,他是一定不会娶别人的,可违抗圣旨的后果是罗家灭族的话,他想,他还是会娶的吧。那么,尽管那样的婚姻注定有名无实,可依着萧卜源那样的执着,也是悲伤至极的吧。
他换位思考,要是萧卜源要是会成亲,不管如何相爱,不管多么的迫不得已,他一定会心中充满了痕迹,回不到以前。他心中肯是会怨恨和悲伤,再难受也要斩断情丝,即使狼狈也不会要这样卑微难看的爱情。
可换成萧卜源,他是不是也会难受的要命,是不是也悲愤的发狂。对了,青丞灵光一现,醍醐灌顶,皇帝要的就是这个。恐怕是前线的小动作没有引得萧卜源慌手慌脚,皇帝就要用他来乱萧卜源的心神。
是啊,有什么比倾心相恋的爱人背叛和离弃更能一个男子愤怒,特别是明明在两情相悦的情况下,因为外力,因为自己的无能为力,让恋人另娶他人,对着萧卜源这样骄傲的人更加的不能接受吧,只要萧卜源心绪波动大,皇帝他们才能有法子乘虚而入,一举暗杀了萧卜源。
想清楚了前因后果,清楚立马冒了一身冷汗,他知道凭着萧卜源的心智一定能识破这样的计谋,可关心则乱,要是他真的娶亲了,萧卜源就算知道是皇帝的计策,恐怕也是会往下跳。
清楚就怕萧卜源会一不做二不休,直接的揭竿起义,领兵造反。那样的话,就算萧家准备多年,可匆忙之中难免出错,和皇帝之间的胜负也就在五五之数。可跟着萧家有关系而在京的人家恐怕就要遭难了。
萧卜源骨子里其实有一股疯狂,他从小就学的帝王和将帅的学识。心中也练就了一将功成万骨枯,所以,青丞不敢赌那萧卜源对他的在乎,就算是他自作多情的高估了自己,可只要有那么一丝的可能,青丞都不愿萧卜源真的那样做。
所以,在皇帝给青丞赐婚的第二天,青丞自己摔倒了手。同时,他让保护他的暗卫去了那位小姐家中,给她下了一些身子虚看着命不久矣的药,但只要配了解药就没什么事情的药。那位小姐也传出了卧病在床的消息。
青丞吊着胳膊请了法华寺的高僧为自己断姻缘,断出了自己不宜二十五岁成亲,不然会害人害己,轻者自身受伤,重则家破人亡。刚好,那天朝中最有名的一位御使听到了消息,出面禀告了皇帝。
皇帝自然知道是怎么回事,可他真没想到法华寺的高僧竟然敢和他作对,在让侍卫去查,是不是和萧卜源有关系。可惜,查来查去,皇帝特地的让侍卫给其他高僧算了青丞的八字,也是一个克妻的命。
而且,那家赐婚的小姐都快病死了,皇帝也不能真的逼着人家女儿死,还有其他的势力在其中推波助澜,皇帝也就收回了赐婚的圣旨。青丞知道后,心中松了一口气。那个被他下药的女子十分的无辜,他这些天心中也是不好受,他当天就让人送了解药给那位小姐服下,果然不出几日,那位小姐就病好了。
自从,青丞坐实了克妻这样的恶名,京城中但凡有头有脸的人家都把青丞列入了女婿的黑名单之列。倒是把罗老太太和钱氏气的肝疼,一说起来就要骂骂那多事的和尚,断了她家孙子大好的姻缘。
为此,青丞心中为着法华寺的高僧说声对不起!让他给自己背黑锅了。罗老太太也是没法子,她是信这个玩意的,也不敢拿青丞的安危开玩笑,于是也就不再提青丞的婚事。
只不过,两个老人说起来,总是说青丞本就是文曲星下凡,福气大些,自然有些东西就得薄些。这样才能长寿,每每这样安慰自己一下,两老人心情才能好些。
而青丞的婚事看着遥遥无期,可青和现在却也十四,马上快到十五了。这要是在罗家村的时候,差不多就要议亲了。罗老太太一直的想把青丞给定下来,都把青和忘了,在她的心中,青和还早着呢。
再说,也没有哪家先说弟弟再说哥哥的,长幼有序。可现在大孙子婚事不顺,小孙子可不能再耽搁了,一想到要等到大孙子过了二十五再成亲,青和都十八了,说不准快些就要是孩子他爹了。这么一想,罗老太太觉得为着自己大孙子安危着想,这宝贝曾孙的重担还是交给青和吧。虽然她想要曾孙,可她最喜欢的还是青丞,可没得为曾孙给她大孙子遭罪。
钱氏本就心疼青和,看着罗老太太忙起青和,她心中更为的高兴。在她看来,青丞小小年纪就已经是威风凛凛的五品官,又和萧卜源交好,以后还要继承家族的爵位,是真正的天之骄子,人中龙凤。
钱氏为着他骄傲,也关心青丞。可对比着从小就显得有些让弱势的青和却是又有些不同的。她把握不住青丞,她心中不想承认,却不得不承认,青丞是她掌控不住,她是他的母亲,可却在他面前找不到做母亲的威严和权威。
这让她欣慰儿子的能耐的同时,也有不少失落。而在青和这儿,她却不用这样。所以,她喜欢小儿子多些。在钱老太太交代过她后,她也知道自己做的有些不对,为着家中的和睦,对着两个儿子她也不敢做的太偏。
而青和现在十四岁了,可以吊车尾的成绩过了秀才,比这青丞却是差多了。钱氏心中着急,按照青和这样的考法,恐怕等着青和能做官也都岁数很大了,她和丈夫那个时候还不知道在不在了。
而孩子们有了自己家又能照顾小儿子多少?钱氏不可避免的就想到了家中的爵位,依着青丞的本事等他们不在了,怎么着也得做到三品官了。而青和却可能还是个白身,同样是罗家的子嗣,青丞以后还要继承家中大部分的东西,青和却只能依靠着哥哥过日子。
青丞,是青和的哥哥,钱氏是不担心的。可要是娶了妻子,嫂子对着青和这个靠着他们的小叔子会不会嫌弃?这些都是钱氏担心的。现在青丞克妻,却让去钱氏有了一些小心思。
如果,青和生了家中孙子辈的第一个孩子。她在和青丞说说,依着青丞的孝顺,说不准就会同意直接让青和的孩子接家中的爵位。虽然到了孙子那辈就剩最后一世了,可好歹是个三品的爵位,靠着俸禄和官身,青和这个伯爷的爹就算没有多大出息也会富贵一生。
可她也知道,这件事情不可对着其他人讲,就算自己的丈夫对着两个儿子也是对着青丞更为的器重,不要说公公婆婆了。再说按照长幼有序,她只能和青丞说,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罢了。
为此,她积极的相看女孩子,准备开年就给青和娶个媳妇,给罗家生个孙子。
而正如青丞预料的一样,萧卜源知道青丞被赐婚,悲愤难当,再知道是皇帝的计策,他还是情绪失控了差点出了事情。最后收到了京城的消息,才知道青丞把自己手弄断了,还以那样的方式拒绝了。
这其中的凶险自不必说,就算有萧家的势力在暗中帮忙,可皇帝一怒之下就能直接杀了青丞。一想到这些,萧卜源心中就更为的着急,他眼神暗了暗,不能再这么被动了,这次能逃过,下次呢?
被人掐住咽喉的痛他尝过了,这次是青丞的手,那下次是不是就是青丞的命了?皇帝,看来,一贯的求稳是等不及了。
而之后的一切好像为天下变天开启了序幕。
☆、137·去世
俪贵妃一贯慈爱的脸上却是布满了寒霜,身上的气势和萧卜源有五分像。李得寿弯身给她端了一杯茶,轻声说道:“主子,你何必如此生气,小主子不过是年少轻狂,重感情些,你大可不必紧张。”
俪贵妃并没有斥责李得寿,她只是轻轻叹了口气说道:“你不懂,还是本宫失算了,原以为卜源为着大业故意做出那副情深意重的模样来迷糊皇帝。可经过这次,本宫才知道,他是真的陷进去了,迷惑皇帝是一方面,也是为着保护罗青丞不被我们的人发现罢了。枉我一世聪明,可却被个小辈给骗了。”
这个小辈自然不会是萧卜源,李得寿知道俪贵妃是在怪孟应诺在其中的遮掩。他说道:“小主子不是不顾大局的人,主子又何必为着不相干的人徒惹了小主子的不开心。”罗青丞也不过是个小情人,不会影响大局,让俪贵妃就不要为着罗青丞和萧卜源发生分歧。
俪贵妃摇摇头,看了窗外一眼:“他像我哥,是个情种。罗青丞必将成为卜源的软肋。他日恐怕依着卜源的脾气,子嗣也不怕是不会有的。我绝对不允许萧家出现后继无人的可能,所以,罗青丞必死。”这句话说的云淡风轻,可其中的杀意让李得寿也吓了一跳。
李得寿忙说:“主子,不可!小主子既然如此在乎罗青丞,我们要是真的如此行事。恐怕小主子会和我们李鑫啊,请三思啊!”李得寿是俪贵妃的心腹,自然是清楚这些年的事情的。小主子萧卜源本就不是俪贵妃养大的,就算有血缘关系,可难保萧卜源对着俪贵妃没有怨恨。
而要是俪贵妃真的除了罗青丞,一个是心尖上的爱人,一个是只生不养自己的亲母,恐怕萧卜源真发起疯来,就是对着俪贵妃也不会手软,他跟着俪贵妃自然是要盼着主子好的。
俪贵妃轻笑,面如春花,说道:“谁说是我要下手,这个恶人不是现成的吗?给我好好想想,让皇帝下手除了罗青丞,卜源就是伤心,可最后也会为着罗青丞报仇,而萧家也不至于没后了。我绝对不想再看见第二个萧风!”
李得寿低下头,说道:“主子英明!”
她却没有丝毫的得意,看着远处姹紫嫣红的花:“当年,把卜源放在外到底是对还是错呢?”声音轻的只有她自己可以听见。
青丞这边却有了麻烦,罗老爷子年纪大了,为此就是天天燕窝鱼翅补着,身子骨也不行了。也是前些天受了些寒气,这几天就病下了,御医来看过,说罗老爷子是到时间了,让罗家人有个心理准备。
罗家众人都呆了,没想到一向健朗的罗老爷子说不行就不行了。青丞更是直接请辞了官职,在家随身的伺候着罗老爷子。罗老太太也在旁一步不离的陪着罗老爷子,睡劝她去休息都不行。
一时间,罗家气氛低迷,再不愿意,罗宝根和钱氏也准备起了罗老爷子的后事准备。青丞看着日渐消瘦的爷爷,心中的悲伤无法言语,只能事事亲手服侍,不假人手,好让老爷子最后一段日子过的舒服些。
罗老爷子也知道自己没什么时间了,对着青丞和罗老太太经常说过去的事情。说当年罗老太太站在河边洗衣服,他一眼就看中了,之后就喜欢经常关注罗老太太的事情,一直到求了家中人去罗老太太家去求亲。
罗老太太尽管年纪大了,可当着大孙子面说这些事还是会嗔怪一下罗老爷子。罗老太太也说往事,她第一次见到罗老爷子的时候是第一次来她们家下聘的时候,她就知道了这个一说话就会脸红的小子就是她以后要过一辈子的人了。
罗青丞也很是感慨,两个性子可以说是南辕北辙,可却在一起相互扶持了一辈子。
两个人回忆往事,会说到各自的老人,孩子。青丞在旁边听着,受益匪浅,他这个时候才真正的感受到了这对老夫妻深厚的感情。这些感情不是一句一话可以说出来的,可却深深的印在心底,慢慢发酵。
有时候,罗宝根也会过来凑凑热闹,钱氏也来表表孝心。罗家人好像都装作罗老爷子只是病了,过不了多长时间就会好的样子,没人愿意说一句不好。下人们更是不敢说一句不吉利的话,就怕冲撞了主子们。
一切就在不禁意间发生,让你无能为力。
那夜夜晚,星空非常的明亮,漫天的星星漂亮极了。罗老爷子兴致颇高,他拉着罗宝根先说了好些话,还下床出去走了一圈,晚上还要了第二碗饭。
那天,罗老爷子话说的十分的多,他先生吩咐了罗宝根几句,无非是要好好的过,把罗家顾好。还告诫罗宝根不要被富贵迷了眼,好好的做事待人。
最后,他留下青丞说话:“青丞,你是个好孩子,爷爷一直都知道。家中有了你,我和奶奶才彻底的放下心来。爷爷也知道,你娘对着你好是好,可毕竟手指头还有长短,总归有些不同的。爷爷要你记着,你和青和都是罗家的子孙,万万不可为着一些事情离了心,要知道罗家本就底子薄,你们兄弟要相互扶持,罗家才能兴旺。”
青丞郑重道:“爷爷,你放心吧。我知道的,我一定会好好的护着罗家的人,让罗家子嗣繁茂,代代相传。不会辜负爷爷的期望的!”他的心中却是十分的难受,毕竟,他这辈子恐怕是不会有孩子了,可他不能把这个消息告诉自己的爷爷,让他带着担心和忧愁。
罗老爷子很是高兴:“好!好!好!爷爷知道青丞孝顺,可爷爷也希望你开心,人一辈子就那么长的日子,一眨眼有时候就是一辈子。你从小就心思重,也怪我和你爹,整日的要你光宗耀祖,把你小小年纪就逼成了小大人,是我们对不住你啊。”
青丞赶紧说道:“爷爷,你说什么呢。你和爹是我好,我还不知道吗?还有,我的性子是天生的,你们给了我疼爱,庇护和关爱。处处想着我,为着我,哪还有对不住我的地方。还是孙儿不孝,还给爷爷添了烦忧。”
罗老爷子笑了笑说道
农家子 第35节(4/5),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