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家子农家子 第23节

农家子 第23节(1/3)

作品:《农家子

    出于种种不可说的心思,严卜源并不打算直接从青丞处下手。他找了童止戈去问了问。童止戈是个马大哈,哪里知道萧天遥是何许人也,可他有外援啊。所以这个事情最后还是落在了孟应诺的身上。

    孟应诺正在想办法在严卜源心中多占些分量,为以后打基础呢,自然是十二分上心。可惜,按照严卜源给的消息,十一二岁的少年,是京城富贵人家,还姓萧,这真是不太好找。

    而且,萧家虽然除了威震天下的捷北王萧家,在上层人家还真是姓萧的人少,至少在孟应诺看来,应该不费什么事情就能把事情查清了。

    孟应诺把朝中萧姓官家的查了一遍也没发现有这么个人,最后他还把人查到了商家之中,还是没有。这个时候,孟应诺敢肯定,萧天遥这个人的消息一定出现了差错。否则,以他这个查法,萧天遥一定可以找得到。

    最后,孟应诺干脆也不去看其他条件,只按照姓名来找,没想到找来找去找到了萧家表妹身上。孟应诺是俪贵妃一派的,在宫中也和萧天遥比较熟悉,可他从来没想到萧天遥是她。孟应诺心中升起一股奇怪的感觉,怎么会是她呢?

    就算萧家表妹深受皇宠,可这是在皇宫,戒备森严,不说这书信来往,这青丞和她这是怎么有联系的?书信来往了这么多次,他表姑俪贵妃竟然没有吱声,是不知道还是默许?要是前者,那皇上肯定知道了而且善后了其他事情。要是第二种,难道是让萧天遥接触青丞来接近严卜源?

    孟应诺迷惑了,不知道这盘棋到底是谁在摆盘,原先以为是个小事情,孟应诺这才发现,这次的事情搞不好会暴露了严卜源,想到他们一直保护的人要显于皇帝面前,那他们这么多年的隐忍和妥协就真成了一场空了。

    想到这些,孟应诺赶紧却找了他父亲,当今的镇国公孟世清孟公爷。

    孟公爷在书房和幕僚在商量朝中的形式,打算着把出兵的各项事谊准备,这次的出兵是扩展孟家在军中势力的关键一步,孟公爷费尽心血,绝对不容许有任何差错。

    孟应诺来的时候,孟公爷还惊讶了一下,知子莫若父,自己的儿子有多骄傲他是知道的。他不喜欢长辈管着,所以很少有事情来找他商量。孟公爷私底下为着有这么个优秀的儿子而骄傲可心中也有些不能做儿子主的失落。

    今天,孟应诺来找他,他心中却是有些担心了,但久居上位,他早就练就了泰山崩于顶而面不改色的本事了,是以心中对这孟应诺来找他心绪波动,可还是让他在旁等着,让幕僚先退下了。

    孟公爷的书房布局简洁明了,强上除了一把犀牛角做的弓,没有那些文人雅士喜欢的诗词书画。不过,那张弓却是只有五六成新,可入手光滑圆润,一看就知道被主人精心保管呵护。

    孟应诺看了看这张弓,知道这是他那位威名赫赫的表舅舅留给他父亲的。他父亲把它挂在这儿,是要时时刻刻的提醒自己,他的表舅捷北王萧风的深仇大恨还未给他报的意思。

    孟应诺一想到表舅舅留下的骨血要暴露给皇帝知道,以皇帝的心狠手辣肯定会斩草除根的,那他们家和俪贵妃这些年所做的就都白做了。所以,他对着自己的父亲把这些日子查到的东西说给了父亲听。

    毕竟在孟应诺心中父亲就是一座能遮风挡雨的大山,有他在,孟应诺在心中就有了依靠和信心。当然,为着他心底小小的私心,他并未提及严卜源对着青丞的心思,还在诉说的时候遮掩了一二。

    孟公爷听完之后,沉吟半响,书房中就静了下来。阳光从屋子的窗子上洒下,映到了桌角上,把坐在椅子上的孟公爷隐在了半暗半明间,看不清他的表情。

    孟应诺站在旁边,也不敢说什么。他知道知道父亲对着严卜源期望甚大,甚至于倾注了他半生的心血,要是真的提早暴露了。他真怕为了保护严卜源,他父亲会仓惶起事,那样不仅报不了仇还赔上了萧家最后的希望。

    孟公爷沉吟了半响,最后开口了,他声音低沉中带着安抚人心的力量,对着心中惶恐没有什么头绪的儿子说道:“诺儿,我们的好皇帝现在打算做个好父亲,把对着阿风的愧疚来弥补萧天遥这个丫头,谁让她明面上是萧家唯一的后人了。不过,那也是建立在萧天遥是个女子威胁不到他梁氏江山的前提下。”

    孟公爷嘴角露出一丝不屑,冷笑道:“看样子,皇帝是准备要成全青丞和天遥了。毕竟,萧天遥代表着萧家,现在皇子越来越大了。要是其中一个娶了天遥这个丫头,太子之位就定了。皇帝才不惑之年,怎么愿意有人威胁到他的权利。罗青丞出身农家,就是和孟家亲近些,也不是心腹,要是天遥这个丫头喜欢,他既可以减轻自己心中的一些罪孽,又能平衡了皇子间的势力,一举两得,何乐不为。”

    孟应诺知道他父亲是分析给他听,他也猜到了几分,可现在最担心的是严卜源的身份暴露,毕竟那是他们最大的希望和未来了。

    看着儿子脸上露出了担忧的神色,他心中暗叹:诺儿还是岁数小啊,虽然能力不错,可还是经历的事情少了,做不到不露声色啊。

    孟公爷想着还要好好的磨练一下孟应诺,可嘴里还是说道:“诺儿,为父知道你怕皇帝查青丞的家世情况查到了卜源身上。可他从小养于严家,长于罗家,只要我们不动就没人能联想到卜源的身世蹊跷。我们是心中知道才心虚作怪,可世人都知道萧家的后人现在在皇宫的明珠殿,养于俪贵妃之手那就行了。自古成大事,要做到不露声色,沉的住气,要是自己先慌了阵脚,不用他人动手,就已露败相。”

    “皇帝肯定是已经查清了罗青丞的情况,可对着卜源却没任何的动作就说明他没发现。这样也好,至少在这段时间卜源是安全的。而以后?卜源终有一天会站在最高处,重振萧家的辉煌。”

    孟应诺被他父亲那成竹在胸的气势所感染,心中也升起了一股豪情万丈,先前的担心和不安渐渐退去,他对着孟公爷说道:“父亲,我们孟家一定会辅助萧家成就大业。我们要为表舅和小叔讨回公道!”

    孟公爷想起了那个温柔而俊朗的表兄,那是待他如亲兄的萧家表哥啊,还有他那调皮却贴心的亲弟弟,就这样死在了当今的皇帝手上,就为了那虚无缥缈的离间和挑拨。说到底还是为着他大梁的江山就把凭着一个莫须有的罪名害了他最在乎的两个人,以为给他些好处给他些甜头,他就要感恩戴德,忘记那些刻于心底的伤痛。他要罪魁祸首血债血还,以他最在乎的东西来报仇。

    严卜源有了危机感,可童止戈又没有来准确的消息,所以他这些天都很是缠着青丞。至少人在他眼皮底下才让他安心些。

    在青丞心中严卜源不是他弟弟而是他儿子似得,对着从小宠到大的孩子,青丞的心里总是特别的心软,很是迁就严卜源。就算严卜源有些无理取闹的话,青丞也只当做小孩子闹脾气很是包容。

    严卜源也发现了青丞这样的心态,他以前为着青丞对着他的宠溺沾沾自喜,以此来确认了他在青丞心中的地位。可现在他知道了自家的心思,他就很烦躁了。他要的是青丞的喜欢,可有哪个人会像恋人一样喜欢上自己疼爱的小辈。反正严卜源确定了,青丞是不会喜欢的。

    严卜源和青丞生活了这么多年,他还是有些知道青丞喜欢小辈喜欢天真无邪的那样,可要是娶妻子,据他旁敲侧击的打听来的,是那种成熟稳重的女子。

    严卜源自然不是女子,可按照青丞喜欢女子的款,那他要是让青丞能喜欢上他,那他首先就要让青丞觉得他长大了,稳重了。按照童止戈的话,男人就要能给喜欢的人撑起一片天。

    所以,严卜源现在是怎么也要让青丞对他转变观念,让青丞知道他长大了。是个能让他依靠的人了,而不是要他哄着保护这的孩子了。

    ☆、80·挨打

    经过半个月的朝堂争论,在大契屠杀了云城最近的木石镇整个村落时,皇帝大怒,下旨对大契发兵,以正国威。更是以镇国公孟世清为主帅,统领三军,发兵云城。

    随着这一举动,孟系实力大增,同时以俪贵妃名下的二皇子风头一时无两。众人纷纷猜测等镇国公凯旋回朝之时,就是二皇子正名储位之日。而宫中传闻,不日俪贵妃将请旨,把萧天遥配给二皇子做正妃。

    消息传到三皇子耳中,早就学会掩盖自己情绪的三皇子狠狠的砸碎了最喜欢的青瓷杯,面色如土,随即狰狞的掩盖了他本来很是耐看的好皮相。嘴里碎碎念念似得的喊着:“为什么?为什么?”

    孟应诺作为镇国公世子一时间也名声大噪,在国子监中,虽然孟应诺低调行事,可也挡不住心思活络的人纷纷来讨交情。而潘允旗在这个时候旗帜鲜明的倒向了三皇子一派,为三皇子效力。

    青丞知道了潘允旗终于如愿以偿的巴上了三皇子,也不得不感叹潘允旗的心思城府。雪中送炭好过锦上添花百倍,这是人人都知道的,可既然是雪中自然危机多多,潘允旗能在这个时候放手一搏,以获取三皇子的好感和信任,这样的魄力也不是人人都有的。

    而三皇子也如青丞所料,对着潘允旗此时的投靠是大加赞赏,把潘允旗奉为上宾,俨然有把潘允旗当做第一心腹看待的趋势。而对着孟应诺,三皇子也死了拉拢的心思,冷淡了很多,虽然明面上还未撕破脸,但是私底下却是暗潮汹涌。

    青丞作为孟应诺一系的人,现在这个特殊时期对着三皇子一派那是有多远就走多远,绝对不会没眼色的给三皇子和孟应诺他们当炮灰。可麻烦不是青丞想避就能避开的。

    三皇子从宫中出来,今日他的眼线回报他说,俪贵妃今日就会向皇帝请奏,萧天遥和二皇子的亲事。三皇子认为,以俪贵妃的得宠程度和萧天遥特殊的身份,他父皇是不会不答应的。可一旦萧天遥嫁给了二皇子,孟家也就是二皇子最有力的后盾,太子之位十之八、九也要落在了二皇子的身上了。

    想着那个只会舞刀弄枪的二哥,三皇子心中气愤极了。明明他出生比那个二哥强多了,一个奴婢之子,只不过比他先出生几个月,命好的给了俪贵妃做儿子就处处压他一头。

    明明他的文章策论比那个武夫高出那么多,明明他出生于太后的母族,可遇上了本朝第一世家出身的俪贵妃,他就生生矮了一头。他努力的拉拢孟家,积极的去讨萧天遥的喜欢,可最后还是镜中花水中月,到头来一场空。

    三皇子心灰意冷,可心灰意冷之下是一团熊熊燃烧的怒火,他本来想不去国子监的,他不想让别人看他的笑话,他是皇子,就算输了也一样高高在上,让别人仰望。

    但是心中憋着的气却让他不敢在宫中,怕做出什么冲动的事情让自己的后悔。于是,他还是去了国子监。至少在国子监他身份最高,就算有些出格,也没人管的了他。

    而潘允旗这些日子过的并没有外人看着那么风光,三皇子心气极高,他和三皇子是同窗,自然知道三皇子很注重给他带来利益的人。潘允旗本来是想借着主和之事在国子监压住孟家一派,让三皇子看看他的本事,也是他给三皇子的一份投名状。

    可没想到半路杀出个罗青丞,逼的他铩羽而归,生生的在三皇子面前丢了大脸,甚至于要不是他有个好师傅,在国子监中的领头地位也会被抹杀了。一想到自己本来大好的前程就被罗青丞这个不起眼的乡巴佬给毁了,潘允旗就恨的牙痒痒。

    文人最重名声,就是他再恨罗青丞,可刚刚和罗青丞有了矛盾就去报复罗青丞,这不是明摆着告诉别人他是个心胸狭窄的,睚眦必报的。这样,他可就真的要糟了。

    所以,尽管潘允旗恨不得让罗青丞消失,可他硬是忍着,对着罗青丞见了面还客客气气,没有半分不到之处都给人挑不出来。果然,外人都称赞自己度量宽广,宅心仁厚是君子的楷模。

    但这不代表潘允旗真的不在乎,反而是越压抑越难受,他从厌恶罗青丞到了现在狠毒了罗青丞。潘允旗是无时无刻都希望能好好的教训罗青丞,把自己心中的那口抑郁的闷气给发泄出来。

    等到了朝廷发兵,三皇子失势,潘允旗知道现在就是他等待着的机会,能更好的得到三皇子的信任。所以,他毫不犹豫的投靠了三皇子。

    可皇家那是好混的,三皇子虽然感念于他的衷心可对着他也只是看着好看,其实并没有给他什么实际的好处,他原先打算着的三皇子身边第一人好似做到了,可只有他知道,三皇子其实最倚重的还是他的表兄展成辉,他只是个幌子。

    潘允旗心中有着一股郁郁不得志的气闷,他自己认为就是因为和罗青丞之争败北,三皇子认为他不堪大用才对他如此,所以他把一身的闷气都放到了罗青丞的身上。

    而青丞在国子监秉着好好学习,低调做人的原则,潘允旗时常想找麻烦也都找不到什么大麻烦。

    而三皇子黑着脸过来,潘允旗作为他的得力下手自然是全程跟着的。青丞这些天躲着三皇子一行人,今天也是这样,看着远处三皇子和潘允旗在一起,他赶紧改变路线,准备换条小路过去。

    可惜,今天幸运女神不在家,青丞被眼尖的潘允旗看到了。且大声的喊道:“那不是罗解元吗,怎么见了三皇子就走了,也不来请安?不会是巴上了孟世子就不把三皇子放在眼里了吧。”

    潘允旗话中的酸味飘出了老远,青丞想装作没听见都不可能。,见躲不过,青丞只好过去给三皇子请安,拱手道:“给三皇子请安!”

    潘允旗其实刚刚只是想让三皇子对着罗青丞反感,可话一出口就暗叫不好。因为三皇子平时对着孟应诺很是热情,连带着对着罗青丞也算是客气,他现在这么明晃晃的给罗青丞下眼药,实在是有违他君子的名声,还给三皇子留下个小肚鸡肠的印象。

    在潘允旗准备给自己找个台阶下,挽回自己在三皇子面前的形象时,三皇子却是另一种想法。他先前才知道他的二皇兄和孟家算是彻彻底底的连成一片了,对着孟应诺自然不再有什么情面,对他来说孟应诺不再对他有价值,甚至是对着他有危害,这样的人他是不会手软的,只要有机会他一定把孟应诺干掉。

    而平时他对着罗青丞自然是看不上眼的,他也知道潘允旗对着罗青丞的不顺眼,要是搁在过去,他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就算了。毕竟当时孟家还有争取的可能,犯不着为着个小人物就破坏了和孟家有可能的结盟。而现在嘛?孟家已经旗帜鲜明的站到了他二皇兄那边,自然就是他的敌人。

    对待敌人他是不会手软的,敌人的朋友就是自己的敌人,想到先前得到的消息,俪贵妃要请旨为萧天遥和二皇兄指婚,他心中就一阵气闷。俪贵妃的外祖是孟家,要不是孟家默许了,俪贵妃也不能这么干。

    既然孟家这么不给他面子,他今天就要好好的教训教训这个罗青丞,告诉众人他是皇子,虽然拿孟家没什么办法,可对着依附于孟家的人他有的是办法,让他们不敢像苍蝇似得围着孟家团团转。

    有了这个念头,三皇子看着青丞是怎么看怎么的不顺眼,对着青丞冷着脸说道:“大胆,罗青丞,不要仗着有孟应诺给你撑腰就不把本宫放在眼里,你一介草民,见着本宫为何不跪?这是蔑视本宫,蔑视皇室吗?”三皇子对着青丞就是一阵责难,他想着以不敬皇子给罗青丞治个大不敬的罪


    农家子 第23节(1/3),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