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草民草民 第22节

草民 第22节(1/3)

作品:《草民

    樊家各方面的人才都不缺。航海之类的虽然不算是大众技能,但是樊家还是有人的。不过海上航行经验跟梅家人完全不能相提并论,既然这么好的机会摆在眼前,就没有理由不抓住。

    元嘉只是听个大概,就深觉复杂。相比于物资清单,人员名单的确认简直就是小事情。他相信,如今知道消息的樊家人肯定有很多夜不能寐,全都在通宵达旦地计算之中。而且为了保密,绝大部分的人员都集中在樊府。

    剩余的一些负责采购的人,也只是小节。而且他们有很多东西没必要买,只是买一些物资储备的话,在这个年头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了。

    在西南三州的事情没一样能瞒得过夏王府的。

    在夏王府将这些清单拿到手上的时候,眉头微扬:“樊家最近就在买这些东西?”

    下属点头:“没错。都是分家的那些族老在动作,二殿下那边倒是没什么动静。对了,今天几个族老住进了樊府。”

    夏王嗤笑一声:“几个贪生怕死的老东西,准备再多也带不进棺材。他们住进樊府又怎么样?他们跟二郎能比我亲?新的麦种照样有一半是夏王府的!”

    就跟夏王认为的一样,虽然盯着樊家的眼线一直没有少,但是他们都认为是为了这一次的收成。伴随着年节即将过去,在春耕之前,田地里的麦子又能收了。

    ☆、 第八十八章 兢兢业业

    西南的粮食是一年三熟,其中两熟会种水稻,另外的一熟选择的余地会比较多。

    樊家的一系列动作不可谓不大,但是临近收成的关口,谁家的动静也不小。

    元嘉的庄子上,那金灿灿的麦穗已经不知道看红了多少人的眼睛。要不是各家都看得严实,再加上庄子上还有那种诡异莫测的守卫阵法,早就有人暗搓搓干点啥了。

    不说西南方面的势力,其它的地方势力对西南的渗透也不少,偷不走,放火总行吧?

    西南人民告诉他们:不行!

    民以食为天。想从西南人民的口中夺粮食,就要有迎接人民战争的准备!

    在农耕经济为当前发展状态的时候,对于西南各方势力来说,良种更加意味着收入的增加。元嘉庄子上的良种,意味着收入的大幅度增加!

    断人财路如杀人父母。

    完全不需要整个西南的老大夏王有什么行动,整个元宵节都没消停,掀了不少以前埋伏起来的各种眼线。就连夏王都没想到,这一下能揪出那么多虫子来,明显比上一次稻种的时候还要多得多。

    作为夏王世子,夏睿诚元宵这天直接就住进了庄子里。

    看着惬意喝茶吃点心的夏睿诚,元嘉很怨念,但是他和夏睿诚不熟,于是他看樊浩轩。今天元宵节啊,当世子的就不用过节的吗?当世子的不过节,他们小老百姓还是要过节的啊!

    樊浩轩不用看元嘉的眼神,自己心里面就是满腹怨念。他本来打算今天和元元一起去曲阳城看灯会的!

    夏睿诚一看樊浩轩的冷脸就知道他在想什么:“怎么,不欢迎我这个大哥?”

    樊浩轩:“是。”

    夏睿诚:“……”

    元嘉:干得好!

    樊浩轩扑棱了一下元嘉的脑袋,嘴角微微勾了勾,转头对上夏睿诚,嘴角又打直了:“你来干嘛?”

    夏睿诚深呼吸一口气:“来给你们家看庄子。”这小子自从京城回来了之后,脾气就愈发坏了。可恨他现在打不过!

    樊浩轩:“用不着。”庄子外面有元元布置的阵法。要是阵法没用,夏睿诚也没啥用。

    夏睿诚:“……”

    元嘉:干得漂亮!

    樊浩轩把元嘉往怀里搂了搂,在元嘉耳边小声道:“出去玩不成了,咱们还是去睡个回笼觉?”

    元嘉看了看夏睿诚。好歹也是世子殿下,把人留在外面没事?

    樊浩轩:“没事,有啥没做完的,直接交给他好了。”

    于是,世子殿下就主持起了收割前的事宜,什么清点各种工具啦,什么去田间地头走走啦……

    樊浩轩陪着元嘉睡了一小会儿,就起来了。他这段时间虽然也忙得马不停蹄,但是感觉还好。他是习武之人,体魄本来就强悍,而且这样的工作强度对他来说算不了什么。

    手指轻轻抚过元嘉眼底的阴影,心里面微微抽疼。明明是打算好好宠爱的人,却累他连个好觉都睡不上。

    对于过年,元嘉有多期待,他是知道的,结果连个除夕都没好好过。

    凡事以大局为重。对他这样的人来说是理所当然的事情,但是看着元嘉也跟着这样,甚至后面连一丝别扭都没有,他就心疼得慌。

    元嘉做的这些全都是为了他。明明元嘉如果不跟着他,也能过得很好。

    他低头偷亲了一下,轻手轻脚地下床,又给元嘉掖了掖被角。

    大书房里,易雪峰已经等在那里了。

    庄子的格局和一般的住家不一样。所谓的大书房是整个家中的办公地点,占据第二进的整个一排正房,两层楼。大书房里不仅用于处理整个庄子上的事务,还包括了所有元家的一切产业的汇总。

    用元嘉的话来说,就是总部。

    易雪峰在大书房里面也不是干等,手上不断处理着很多事情。他见到樊浩轩来,都没来得及打招呼,直接就拿了一张图递过去,开口声音有些哑:“大致这样,樊爷看看。”他现在是从睁眼忙到闭眼,今天早上到现在,连口水都没喝。

    樊浩轩也不计较,椅子上都堆满了各种东西。他也懒得清理,直接就站在看了一眼,半晌道:“行,就这么布置下去吧。”

    就这么一会儿,易雪峰已经忘记屋子里还有这么一位爷了,被樊浩轩出口的声音吓了一跳,手上的笔直接就在纸上划了个“s”形。

    易雪峰闭了闭眼睛缓了缓,拉了拉身边的一根细绳。不多一会儿就有小厮上前,拿了图下去。

    虽然这位爷在这么忙的时候,要求布置一场灯会,有点不怎么识趣;但是易雪峰也是有对象的人了,再想想元嘉,倒是可以理解。再说这样的事情对于易雪峰来说,还真不算是什么事。

    哪怕如今的世道大战没有小战不断,但是西南并没有遭受战火,云州更是繁华之地。今天元宵节,本来就有许多卖灯的。樊浩轩又不差钱,易雪峰的见识也足够,不过是去云州采买点东西罢了,能有多少忙活的呢?

    让易雪峰忙得飞起的不是在庄子上临时布置个灯会,也不是即将到来的农忙,而是马上就要准备远航的船队。船队上装得不可能全都是樊家族人,元嘉这边也会安排不少人过去。尤其是为了防止一家独大,各方面的人员安排要十分谨慎,别到时候给他人作嫁。

    可是现在元嘉手下,可不比在太子手下的时候,能用的人本来就少,现在培养起来的虽然已经能帮上一把手了,但是对上樊家人,易雪峰不怎么看好。

    幸亏,樊家也不是铁板一块。

    樊浩轩知道易雪峰的辛劳,临出门时难得说了一句:“我这边到时候会安排五百护卫。”

    易雪峰迅速点头:“行!”太行了!樊家那边的人员名单易雪峰早就已经拿到了手,和开始所预料的不差。第一批人大多都是以壮劳力和匠人为主,也就是几个主事的姓樊。但是元嘉这边却是打算安排一些流民过去开荒的,人员构成上本来就占了弱势,但是有五百护卫就不一样了。相信以这位樊爷的手段,其他姓樊的没一个敢叽歪的。

    樊浩轩交代完,就重新回了院子。

    元嘉感觉自己一觉睡了没多久,但实际上别人已经连午饭都吃完了。

    “看你睡得熟,没叫你。”樊浩轩看了看元嘉的脸色,果然比早上要好多了。

    元嘉洗完脸,迷糊的眼睛也清醒了,顺手擦了一把樊浩轩的额头:“在忙什么呢?”额头都有汗了。

    现在毕竟还是正月里,哪怕云州不算冷,但是要出汗还是不容易的。

    樊浩轩看着元嘉自然的动作,简直像是被擦在心口,顿时就火热起来。原本拉着元嘉的手直接就揽住了腰往自己怀里带:“元元……”

    元嘉都不用看樊浩轩的脸色,直接听他拖长的音就知道这货又动情了。那不就是擦把脸吗?他没咋样啊?

    好在樊浩轩这回没打算就地正法,只是抱了一会儿,埋首在元嘉头颈上啃了两口:“先吃饭。”

    元嘉没好气地把他拍开,然后手心被舔了一口。

    樊浩轩的动作很快,直接将元嘉抱坐在腿上:“先吃饭。”

    元嘉:我造先吃饭啊!吃饭好好吃啊!爪子放哪里呢?

    一顿饭吃得元嘉心力交瘁。作为一个心理上已经快奔三的大男人,还被人这么抱着喂饭,还要时不时被骚扰两下,简直没脸见人。

    樊浩轩今天就没打算让元嘉出去见人,见元嘉没打算午睡,就带人到院子里,看他一上午忙活的成果:“小心,站远点。”

    因为庄子大院的改建,元嘉现在住的这一进房子私密性很好。易雪峰还给整了个小花园,里面有石桌石凳。樊浩轩一上午就在石桌上忙活。

    元嘉自觉地拿出两个坐垫,放在两个石凳上才坐下,看着桌子上面的东西,也不动手:“这是什么?”

    樊浩轩坐上另外一个放了坐垫的石凳,将一朵有了骨架的荷花灯递过去:“灯。咱们去不成曲阳城,直接在家里面摆灯看,也省得跟人挤来挤去。”

    没有糊纸,更加谈不上上色的灯,样子其实不怎么样。东西不大,元嘉的一个巴掌就能放下,毛刺修得很干净。这不是元嘉收到的第一份礼物,却是元嘉第一次收到樊浩轩送给他的花。

    他和樊浩轩其实差不多。哪怕樊浩轩送给他的东西不少,很多还是自己动手亲自做的,也都是以实用性为第一考量,但是这样一朵花……

    “谢谢。”

    樊浩轩原本在低头继续做灯,听到元嘉的声音不对,抬头就看到元嘉的眼眶有些微红,赶紧放下手上的工具:“怎么了?”

    元嘉摇了摇头,想说什么却又不知道该说什么,半天才呐呐:“我……我都没送过你什么东西。”这个男人从一开始就对他那么好,好到现在他都怀疑自己值不值得。

    樊浩轩微微瞠目,随即笑着亲了亲眼睑:“元元不是已经把自己送给我了吗?”

    元嘉感动的表情差点就裂了。

    ☆、 第八十九章 彻夜不眠

    元宵是个大节。哪怕如今世道乱了,这一夜没没了宵禁。

    仗着各种关系蹲守在元嘉庄子上的各方势力的代表们,对于错过今年的元宵节,心中也是不无遗憾;但是只要一想到,他们如今在这里蹲守的目的,想到那金灿灿沉甸甸,明显比自家种的麦子更加肥胖得多的麦穗,他们心中又是一片火热。

    天色渐暗,庄上的人却兴奋了起来,纷纷换上了过年穿的新衣服。各家的大姑娘小媳妇全都打扮起来,家里的男人们携家带口地手上提着纸扎的灯笼往大院那边集合。

    咦?这架势可不像是要休息啊!

    元宵节除了看灯之外,更重要的是代表了出年关。庄户们这会儿不应该早早休息养精蓄锐,以待接下来的收割吗?

    这些派来在庄子上蹲守的人,多半是各方势力的心腹;但是他们的身份还不足以住进大院,只能在庄户家中借宿。一段日子下来,双方也都熟悉了。他们还能忍住没问,庄户们却已经笑呵呵地打着招呼:“方管事,大院里有灯会呢,一起去啊!”

    于是,大部分人就将信将疑地跟着去了。

    大院前面有一大片平地。等地里的麦子收获之后,就会放在这里晒。现在空着,就拿来放灯。

    这会儿天还没全暗,各家的灯都还没点起来。平地上已经摆了错落的石灯笼,隐隐划出路径来。樊浩轩带着元嘉出来,点了第一只石灯笼,然后就有人依次将石灯笼点燃。

    人群中也不知道为什么就发出阵阵欢呼。跟着就将自家的灯也点了起来。平地上准备了一些架子,能将灯挂起来。

    庄户大都不识字,猜灯谜什么的也免了。有几家脑子活泛的支了摊子,卖点元宵甜汤之类的。

    夏睿诚站在大院第一进房的二楼,俯瞰下去对整个平地一目了然。

    樊浩轩带着元嘉上来的时候,看到夏睿诚在发呆,两人对看一眼,还是樊浩轩开口问:“大哥,这是怎么了?”

    夏睿诚抬头看了樊浩轩和元嘉一眼,也不做声。

    樊浩轩也就没问,和元嘉坐了下来,吃元宵。

    元嘉一碗吃完,才听到夏睿诚慢悠悠地感慨:“自幼看惯了云州的灯会,本以为热闹非凡,没想到……”他的话有些说不下去。他的意思也不是想说这个。

    和云州城的灯会相比,眼前的这个灯会无论是从哪里都比不上。哪怕有易雪峰特意从云州城内采购的各种灯,但毕竟匆忙,要说多么精致华美,肯定是算不上的。更别提和往年那些大家富户们,动辄二三层楼高低的灯相提并论。

    庄户们的手艺也不能和匠人们相比,手上的灯大多粗糙,式样也差不多是最简单的那种,却看得出也是精心打磨过的。

    而就是这么一个城里人完全看不上眼,堪称简陋的灯会,却让整个庄子都沸腾起来。

    易雪峰凑热闹,在一个石灯笼下面支了个摊子,专门卖孔明灯。两文钱一个,还能写上一句祝词。结果一整个晚上,他忙得连头都没怎么抬起来。

    边上还有特意买了来,摆摊用的各种绢花头绳之类的小物件,差不多全是成本价出售,一样忙得不可开交。

    夏睿诚看了一会,情绪倒是缓了过来,端起有点放凉的元宵,没让换热的,直接就吃了起来。一个小碗里面三个元宵,夏睿诚一口一个很快就吃完了。

    “雪峰先生今天做亏本生意了。”夏睿诚起了个话头,“往年雪峰先生的一副字,在京城可多少人求着。”

    孔明灯这玩意儿,放上去就烧没了。夏睿诚觉得略可惜。

    元嘉看着易雪峰捉着一个庄户小孩儿的手,在灯上一笔一划地写,笑道:“有什么关系,千金难买我高兴!”

    樊浩轩凑上去附和:“嗯,元元高兴就好。”

    夏睿诚不语。今天这场简陋的灯会,短时间内操办起来,确实耗费了不少人力物力。虽然比起元嘉来说是九牛一毛,但是对庄户们来说却不一样。

    关键是,这样的九牛一毛,有多少主人家会给自己的庄户们操办呢?

    在夏睿诚的印象中,没有。

    是这些庄户们不值得好好对待吗?

    这些庄户们给主人家种田,一年到头忙忙碌碌,主人家米烂陈仓,庄户们大部分时候甚至连饱饭都吃不上。庄户们裁一件新衣,都要节衣缩食不知道多少时日。

    在云州城郊,这样的庄子不少。这个庄子上的庄户们以前的生活和其它地方比起来,已经算是强上不少;但是和现在比起来呢?

    一盏孔明灯两文钱,三文钱的一朵绢花,庄户们掏钱根本就不带犹豫的。人人身上都穿上了新


    草民 第22节(1/3),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