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民 第19节(2/3)
作品:《草民》
浩轩这样的重量级人物坐镇,但是恢复的速度也不慢。
元嘉这些天还做了一件事情,防止疫情。
战后,绝对不会缺少一样东西——尸体。
平时自然有人收拾,但是像现在这样的世道。没人收尸的多了去了。尸体一旦腐烂很容易就造成各种病菌滋生的温床。作为和云州相邻虞州的最南端,曲阳城周边的气候其实和西南很相近,同样温热潮湿多雨,加之水系发达,平时夏天一个不注意就会有小规模的瘟疫流行,像现在这种敏感时刻就更不用说了。
西南方面接手官府很及时,但是在处理这些尸体方面,也就是拿草席裹一下尸体,然后往乱葬岗上一扔了事,连个坑都不会挖,更不用说树碑了。
元嘉悄悄去了一趟乱葬岗,差点被缭绕的阴气和晦气以及尸体腐烂的恶臭给弄死。然后,他直接设了个阵法,将乱葬岗给圈住了,再往里面放了一把火,烧了个一干二净。
这种行为在现在这个时代看来是很不对的,但是元嘉一时之间也没什么好办法,只能这么暗搓搓地做了。关于之后很快传出来的各种关于乱葬岗的恐怖传说,元嘉只能笑笑。
元嘉到衙门里的时候,麻师爷正在核对生石灰的数量,见到元嘉来就点了点头。他这个新上司挺和气的,只要将自己分内的事情做好,别的都好说。
曲阳城不是什么大城,跟云州那种是比都不能比,只有主干道上铺得是青石条,另外还有少数的两三条达官贵人居住的街道上面铺着青石砖,剩下的都是泥地。
天气好扬灰,下雨就满是泥泞。一下子将这些路面全部铺好是不现实的,元嘉只能用撒生石灰的方法。另外大部分的老百姓家里面也都是泥地,里长会直接过来领取生石灰,并且安排人撒在角角落落,尤其是容易积水受潮的地方。
生石灰价格便宜,虽然使用的数量不小,但是衙门这方面还是能够支付得起。至于消灭病虫害的事情,还需要一点点做起。
元嘉的经营理念和这些大定或者西南的官员们十分不一样。光靠收税能解决多少问题呢?衙门的收入难道只是靠收税来维持?如果衙门有钱,为什么就不能给老百姓发钱呢?
最后一句话,他也就是跟樊浩轩说。哪怕樊浩轩不通庶务,也很惊讶:“这怎么可能?”
元嘉将国营企业的概念跟樊浩轩说了一下:“譬如说,我们在顺源港弄个船厂,在曲阳城开个酒楼客栈之类的?赚到的钱,可以供给衙门使用,或者用于其它的方面,像是建立福利院,收留那些孤寡老人,无处可去的流浪汉,还有孤儿。福利院也同样可以开办一些盈利的经营项目,简单一点的,像是给军队做一些缝缝补补之类的?”
现在的经营模式基本都停留在个体化经营,资本主义萌芽还没有展开,工厂什么的都没有。一旦生产形成规模化,在有了海上贸易这条线之后,他还真不愁销路。哪怕是现在海运的风险很大,但是他们在短时间内,完全可以将货物卖给过来外来国家的海船。只要他们的货物有足够的吸引力,完全不愁卖的。
这方面,元嘉很有信心。
樊浩轩听着听着,又是被媳妇儿忽悠到了半夜。
不过这一天他不赖床了,跟着元嘉起床,还坚持给元嘉穿衣服,明明眼睛都睁不开了。
元嘉看他这样子特别可怜:“要不你还是再睡一会儿?反正今天休沐。”他只是想起来给樊浩轩做个早饭。
樊浩轩趴在元嘉肩窝里摇了摇头:“不了,我去叫鲁全他们几个过来,元元昨天晚上说的那些,咱们自己家先试着看看。”
鲁全的能耐元嘉还没见识过。但是以往跟在他身边的鲁安和鲁成,他是知道的。就目前看来,倒还不错。脑子灵活,嘴巴也紧。
元嘉将早饭做完,又将汤煲上,樊浩轩就进到了厨房里。
下人们对于这两个时不时会在厨房里腻歪的主人已经见怪不怪了,将元嘉做好的早饭摆放到餐厅里面。
樊浩轩说是去叫人,但实际上几个人哪里需要他亲自去叫,也不过是吩咐一下管家罢了。刚才他去做了早课,还洗了个澡,现在头发还湿着。
元嘉就抬手给他擦头发。
樊浩轩突然噗嗤一声笑了出来。
元嘉奇怪:“怎么了?”
樊浩轩抓着元嘉的手一拉一抱,就将站在他背后的元嘉给拉到了自己腿上,重重亲了一口:“我在想我家元元也会给哥擦头发了。”
元嘉还是莫名:“这个有什么不对?”他刚开始全赖樊浩轩的照顾,是因为什么东西都不认识,那时候又身无长物。现在他来了都快大半年了,都已婚人士了,不仅娶了个高富帅,连自己都成土豪了。再说他本来心理年龄就比樊浩轩大,给樊浩轩擦个头发怎么了?
樊浩轩按着元嘉的后脑勺,又索了个绵长的亲吻,才道:“成亲前,一直是我在照顾你;成亲后,现在元元越来越多照顾我了。”
元嘉想到当时自己什么都不会的样子,皱了皱眉:“我总不能一直什么都不会啊。”
樊浩轩愣了一下,突然微笑起来:“嗯,元元说的对。”他也总不能什么都不会,一直仰赖着元元的帮助,哪怕元元自己不觉得什么,他也不好就这样理所当然。该他学会的还是得学会。
☆、 第七十六章 瞪眼看书
元嘉终于知道,为什么樊浩轩能够十项全能了。
事实上,樊浩轩一旦下定决心要学什么事情,不是说钻研精神,而是那种专注度,是很少有人能够企及的。
将精神长时间集中在一样事情上面,不说枯燥,还是一件非常消耗体力的事情。至少元嘉就做不到连续半天时间保持相当的注意力。
元嘉将汤勺放到樊浩轩的嘴边:“张嘴,啊。”
从元嘉平平如气运珠的语气中,就不难听出,这不是夫夫之间甜蜜的喂食。
樊浩轩在听到声音后也只是张开嘴,等元嘉将汤倒进他的口中后,也不知道尝出什么味道了没有,直接就吞咽了下去,眼睛半分都没有离开过眼前的书上面。
元嘉几乎要对着书运气了。可是这书也是他编的。
战后重建是一门涉及到方方面面的学问。元嘉现在正在做,编纂起来倒是不费劲,因为是要教樊浩轩的,上面的数据也很详实。
另外还有关于物流方面的事情。
物流才是目前的重中之重。之前樊浩轩叫来的人,不仅是以鲁全为代表的樊家人马,还有麻师爷和军队方面的一些相关人员。
元嘉知道的只是现代物流的一些框架,这些人花了好几天时间,将这个框架做了一些填充。直到现在,各方面的信息还在反馈中。这些信息全都源自于珍贵的实践结果。元嘉等人用这些结果不断修正着框架内容。
另外,从顺源港至饶城的航线也正式开通,每周往来一次。
幸好,曲阳城的灾后重建工作已经告一段落,接下来的民生建设问题,樊浩轩也有意接手,元嘉倒是也没有多忙,还能抽得出时间来给樊浩轩投喂。
他对樊浩轩投喂着投喂着,突然就将樊浩轩手上的书抽走。
樊浩轩的眼神跟着书走,愣了一会儿才将将视线投到元嘉的脸上,眼神里全是疑惑:“元元?”他家元元这是怎么了?“谁惹我们家元元生气了?”
元嘉斩钉截铁:“你!”绝逼不能承认自己吃醋了,不然这货得多得意?不对,得意肯定不至于,但绝对会被压得三天起不了床。
虽然元嘉心里面这么想着,但是还是毫不犹豫地低头吻住了樊浩轩。
这不是一个交换亲昵的亲吻,樊浩轩虽然还有些不解,但是对于这种事情他是很乐意配合的。书房是一个很私密的场所,完全不用担心有人会闯进来。
尤其樊浩轩其实已经好几天没有纾解了,欲望一旦勾起,点火的元嘉又在身边,又是这样的一种状态,结局几乎不做二想。
樊浩轩点了灯。微微摇曳的火光下,元嘉的眼角微红,还带着一丝泪痕。他的手指轻轻抚过那丝泪痕,又俯身在上面印下轻吻。激情平息之后,他就知道为什么元嘉会是这副表现了。
他这些天确实冷落了元嘉,所以他的元元不高兴了,还用这样的方式来争夺他的注意力。
不得不说,他被取悦了。嘴角的笑容完全掩不住,感觉到前所未有的快乐和满足,幸福的感觉在胸口几乎要满溢出来。
他禁不住地轻声呢喃:“我的元元……我的……”原本心里还有的一丝摇摆,完全消失了。
哪怕他还会再质疑,为什么元嘉会看上他,他也不会再不安心,这次真的确定了,元嘉的心里不仅是有他的,不仅是把他当成可以依靠的兄长,是真的将他这个人当做契兄来看待的。
如果元嘉醒着就会发现,樊浩轩看着他的眼神,比看着书本的眼神要专注得多。那种眼睛里完全只有他一个人的存在的感觉,完全没有任何掩饰。
但是,元嘉睡着了,并且成功预言了三天起不了床。
元嘉起不了床没关系,樊浩轩干脆将学习地点搬到了床上。
之前他看起书来那叫一个废寝忘食,但是现在床上躺着一个元嘉,他倒是将大半的注意力全放到元嘉身上了。
元嘉由着樊浩轩一手照顾着他的饮食起居,完全不假他人之手,也不知道该怎么表示。他心底里面肯定是高兴的,但是这样一来,樊浩轩的学习进度下降了,也是不争的事实。
在元嘉能够起床的时候,曲阳城迎来了秋收。
曲阳城地界上虽然也是一年三熟,但是收获的时间相对西南三州还是要晚一些。
樊浩轩主持了这次秋收。
在这种时候,格外容易出事。
曲阳城因为元嘉的缘故,虽然也是干旱,但是并没有减产多少,相比较往年,减产大概一至两成。但是因为苛捐杂税去除了,只收一些基础的税,老百姓们倒是比往年最终获得了更多的粮食。
西南三州并没有遭逢旱灾,虽然这一季的良种还没来得及推广,但收获也和往年持平。
一时之间,西南三州突然就变成了人间乐土。在夏王派出的人马的宣传之下,吸引了一大批移民。
西南适合耕地的地方虽然不多,但是也不少,至今为止还有不少荒地。无论是开垦,还是各行各业,人永远都不嫌多。
可惜的是,这一批人被济州截流了一小半。
济州的平稳安定是所有人都看得见的。梁禄作为前太子,身边哪怕没有了易雪峰,没有了樊浩轩,也是人才济济。济州地界又不算大,被他管理得井井有条。
西南三州地处偏远,如何丰衣足食还只是传闻;但是济州的平稳却是眼前马上就能够看到的。
得知这一消息的时候,不仅夏王掀了桌子,夏睿诚也同样掀了桌子。夏王妃倒是也想掀桌,无奈弱女子力气不够,夏王府的桌子都厚重结实,最后只能砸了个杯子。
而作为虞州的一部分,曲阳城一城迎来的流民数量,几乎和济州一州的数量相当。
并不是说这么多流民曲阳城消化不了。事实上,曲阳城欢迎还来不及。作为当初被流寇严重肆虐的重灾区,哪怕几个城内并没有怎么受灾,但是周围的很多村子都遭受了不小的灾祸。现在不说是荒地,就是现有的农田都有许多无人耕种。
再加上防线的建设,和根据元嘉的各种规划的建设,曲阳城太需要人了。
在知道大量流民的涌入之前,衙门内所有人都严阵以待。
流民,在代表着人口增加的同时,还有伴随着许多问题;诸如最常见的疾病,还有安全问题。流寇也是从流民中来的。
整个曲阳城地区,对流民完全没有好感。几乎所有人哪怕不反感敌视,也保持着相当的戒心。
在气运珠标识技能之下,流寇这个大问题反倒变成了能够最优先解决的问题。但是剩下的问题也不少。
麻师爷带领着一干人,不断在确认各项资源:“大夫有多少?妙手堂的大夫们还没同意?”
“药材呢?我们现在的药材都安置好了没?”
“北门!全都在北门!说了多少次了,谁让你们搬去东门的?东门有地方放吗?”
“北门那边的老百姓闹事了?衙役都是死人吗?还不过去!不想住的就搬,城里空房子多得是,差不多的给换了。”
“杂粮杂粮杂粮,不是陈米!看看这些是什么?全都是沙子,当咱们是傻子吗?这是谁家做的‘善事’?”
樊浩轩看了一会,也跟着上手指挥起来。
麻师爷一看樊浩轩上手,心不由得一提。这位爷之前处理庶务拖后腿的印象太深刻,让他有些提心吊胆;说是跟着元嘉在学吧,可是这才几天?
结果樊浩轩的表现让麻师爷刮目相看。樊浩轩的命令下得并不算快,但是在忙乱的眼下,却没有一丝出错的地方。反倒是麻师爷因为分神去看樊浩轩,险些出了错。
元嘉不知道什么时候走了出来。他这会儿并没有像在衙门里一样,直接接手樊浩轩的工作,而是一言不发地看着樊浩轩渐渐上手。
流民的到来就像是植物大战僵尸·无尽模式。他们总是一大波一大波地过来。
整个曲阳城的衙门忙得团团转,不得不做了一次扩招,设立了一个专门的部门来专门负责流民的安置工作。
在接待了三批流民之后,衙门也总结出了一条行之有效的方法。
流民们身无长物,但是吃饭用药各种生活相关,全都不是免费的。
那流民们吃什么呢?用工来抵。
都是一些很辛苦的工作,但是只要努力,无论男女都能不饿肚子,不挨冻。
甚至樊家还借着流民的“东风”,暗搓搓地开办了几个小作坊,算是工厂的雏形,招工进行集中流水线生产。哪怕暂时还没看出多大的效益,但是社会秩序并没有发生动荡。
曲阳城当地人也并没有因为流民的到来,而降低生活质量。尤其是富户们担心的,为了要养活这批人,他们是不是要开仓救济的问题。
确实,很多富户们哪怕是在战乱年代也是不愁吃穿的,甚至还会做一些慈善,譬如说开个粥棚施粥之类的。
但是在流民们到来之前,衙门内就特意对有条件做这些善事的人家,进行了挨家挨户的劝告,不要施粥不要施药,所有东西一律不免费。
这种看似不近人情的作法,其实却是为了让流民们没有不劳而获的想法。
反正现在这样做,也没人饿死。
方法传回了西南,夏王看着信良久,低喃:“……元嘉……”
☆、 第七十七章 盘龙镇
一套新的方法在行之有效之前,都会有一段磨合期,长短不定。
安置流民的方法已经确认可行,整个西南也就照章办事了。至于什么作坊工厂,还是物流之类的,樊浩轩暂时还没有公之于众的打算。
他这次将手上的势力拿出来的部分,差不多已经占到了能动用的八成。
“他们吃太多了。”樊浩轩一本正
草民 第19节(2/3),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