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草民草民 第17节

草民 第17节(1/3)

作品:《草民

    樊浩轩的手掌流连在元嘉的后背:“元元,我很高兴。”

    元嘉觉得现在的姿势略别扭,调整了一下才问道:“刚才没来得及问你,怎么大半夜了还不睡?”

    樊浩轩对着元嘉的肩窝蹭了蹭:“等着元元从天上掉下来。”他得了心病,那次去剿匪的时候就意识到了,后来两个人成亲了,这种感觉就稍稍压下去了一点。

    却没想到两个人的分别那么快,那心病才压下去一点,伴随着黑夜,伴随着喊杀声,又提了起来。

    索性,这一次元嘉掉下来了。

    樊浩轩伸手将元嘉搂得更紧,总觉得像是做梦一样。可是怀里的这个人,总是在他最需要的时候出现,哪怕有了气运珠,也没有舍弃他的想法。

    他记得那时候关于两个人的亲事,元嘉是反对的。成亲,是他一个人说的。可是元嘉来了,乖乖嫁给他了。

    元嘉翻了个白眼。他又不是林妹妹,什么天上掉下来的?暗暗想着樊浩轩这不会是失眠了吧?他有心开解,但实在累得够呛,很快就睡着了。

    樊浩轩也像是踏实了。等到第二天一早,亲兵进来伺候的时候,樊浩轩还睡着,让亲兵觉得很是意外。

    夏王对于樊浩轩的培养,是个人都看得出来。樊浩轩的表现也在诸将眼中看得分明。这位虽然开头的时候经验明显不足,但是学习的速度非常快,一路走来虽然没有遭遇到太顽强的抵抗,樊浩轩的表现也是可圈可点。

    直到大军行至台林县。台林县是县城,城池却是标准的城高池深——这是为了防止海盗的侵袭。在顺源港开埠之前,台林县才是海盗们的洗劫重点。最惨烈的一次,台林县还遭遇过数千海盗的攻击,台林县一度易手,等到援军到达的时候,台林县的地都被染红了。

    自从那次之后,哪怕现在有了顺源港这道防线,台林县也从来没有放弃过筑城,在附近人称——海龟。

    攻打台林县是一场硬仗,樊浩轩也第一次有机会带领一支千人部队,直接诱开了台林县的城门,在进入台林县之后,还直接捡到了台林县的县令。

    元嘉到的时候,其实战火方熄。

    樊浩轩一直绷紧的神经,也随着战火而放松下来,开始有时间想些别的事情。脑子一放空,各种元嘉的事情就钻了进来。他一会儿担心元嘉有没有好好吃饭,一会儿又担心樊家的那些族老有没有为难元嘉,一会儿又担心夏王妃有没有把元嘉给拐了……

    被亲卫叫醒的时候,樊浩轩有一瞬间的茫然,才挥手让亲卫出去。

    他现在住的是县城内原本的一处大户人家空置的宅院。这户人家大概是见机早,早就收拾东西不知道跑哪里去了。走得比较匆忙,别说是笨重的家具,就连一些简单的日常用品都没有带走。

    房子的格局倒是和云州的樊府差不多,也就是小了一点。

    樊浩轩慢慢坐起身,摸了摸手臂上的几道红痕,微微笑了笑。这是元嘉抓的,可见他昨天晚上不是做梦。他翻身重新倒回床上,元嘉真的来了。

    心里面再怎么暗爽,樊浩轩也不可能真的赖床。

    战后的事情有很多。夏王当然不会是强盗风格,打一枪换一个地方。夏王来了,就没打算走。

    安民告示一早就贴了出来,安排数支小队走街串巷进行宣讲,又令县衙等官员照常办事。不想照常的,那就发还,反正就别待在台林县里。

    夏王将事情草草安排完,第二天就带着人马继续北上。

    樊浩轩带着一千人马驻守台林县,兼管顺源港。

    一千人对于一个繁华的县城来说,若是百姓真心想抵抗,也不是没有一战之力的。但是老百姓们都挺实在的。夏王的军队进入台林县后,军纪非常好,非但没有扰民,反倒肃清了不少趁乱干坏事的毛贼。

    老百姓们再一看,县衙里坐着的还是他们的县令嘛,顿时就定下了神。这不定神也没办法,外面的世道乱着呢,在城里至少还能勉强度日,出去可就真的朝不保夕了。

    樊浩轩微微松了一口气,他这边不仅要做的是安抚台林县的百姓,还必须保障军队运输线的畅通,忙到一半,他又抬头微微笑了笑,想着不知道今天晚上元嘉会不会过来?

    一旁的亲卫看了,头皮都要炸开了。二殿下笑了!太恐怖了!这是要干什么?

    元嘉很没心事的赖床了,一觉睡到太阳半天高,被易雪峰抓了起来,弄上驴车去巡视庄子了。

    易雪峰不知道元嘉到底干了什么,但是这不妨碍他看出来,凡事元嘉经过的地方,那些水稻都更加健壮。就算他分辨不出细节来,庄子上那些老农也能分辨得出来。

    现在水稻还是秧苗,但是照这样的涨势,只要老天爷别不给脸,这一季的收成肯定喜人。

    在这样的期待下,传来消息——吴洲大旱!

    ☆、 第六十六章 旱情

    大定幅员辽阔,建国以来,几乎每年不是这里旱就那里涝,几乎所有人都习惯了。朝堂上面的大臣们,应急预案那是一个比一个熟悉。

    无非就是赈灾,安抚百姓,做好卫生医疗工作,做好灾后重建工作等等等等;有贪污的,砍掉几个。要是灾情面积大,一时半会儿的控制不住,那皇帝就下个罪己诏,祭拜一下老天爷,说自己哪里做的不好啦之类的,反正一拖二拖的,事情总能够解决,快一点和慢一点的区别而已。

    但是,只要灾难发生地在吴州,就不会是小事。

    吴州是鱼米之乡,是整个大定的主要产粮地。整个京畿地区的粮食,半数以上都来自于吴州,更别说军队方面的粮草供给。

    但这不表示吴州地区的百姓日子就好过。种出来再多的粮食,他们也几乎吃不到当年的新米,能够换到足够的陈米,就已经够幸运的了。

    现在吴州一发旱灾,几乎所有百姓都已经绝望了。往年收成最好的时候,还能喝上粥,现在地上都旱得裂开了小口子……

    “已经有卖儿卖女,虞州大概过不了多久,就会有吴州的流民过来。”易雪峰说着自己知道的情况。

    元嘉看着地里健壮的稻苗,一点都开心不起来。虞州现在是个什么状况,元嘉虽然没有亲眼目睹,但是流寇成灾的事情,他也不是第一天听说了。

    这些流寇原本都是老百姓,要不是日子过不下去,干嘛去当流寇呢?

    百姓在吴州的日子过不下去,在虞州就能过了吗?

    元嘉忽然想到:吴州和虞州毗邻,吴州旱灾,虞州怎么样?

    想到这里,元嘉就有些坐不住。樊浩轩还带着人在虞州呢。昨天晚上他过去瞅了一眼,具体啥事情都没问,光顾着滚床单了……

    元嘉倒是想立刻直奔到樊浩轩那边呢。但是台林县可不比樊府,不是樊浩轩的一言堂,就连留下来的兵,直属上司也是夏王,樊浩轩现在充其量只是个临时工。

    元嘉怎么样都得等到樊浩轩独处的时候,才能过去,保险起见就是半夜。

    现在不过是刚过午后,元嘉想了想:“多准备些食材,一会儿我下厨。”

    元嘉已经很久没有下厨了。

    易雪峰想到当初吃到的菜色,眼神晶亮,答应得很痛快。庄子上人多,家里伙食本来就不差,诸如鸡鸭鹅猪牛羊之类已经开始自己养了,蔬菜什么的就更简单了。

    现在蔬菜的收入已经占到庄子收入的很大比例。蔬菜普遍成熟期短。在元嘉疏通了地气的庄子上种出来,简直就是疯长。

    元嘉当天做了一个下午的饭菜,易雪峰在旁边举了半天筷子,就等来了两菜一汤。吴南还帮着切菜切肉呢。元嘉给多留了两盘菜。

    易雪峰觉得当个管家太糟心了!待遇忒差!经常还要被老板骂!争取个福利还要看家属!

    家属吴南:“哥,啊~”

    易雪峰张嘴等投喂:“嗯,这个好吃。小南多吃点。”第一次大批量生产出来的蚝油被乌纳人带走了,他们自己手上的蚝油也不多。原本是打算将蚝油推广到西南各地的饭庄酒楼,但是现在这个世道,还是直接走海船靠谱一点。

    吴南张嘴:“啊~”

    易雪峰投喂之。

    另一边在台林县,元嘉也正在投喂樊浩轩。

    要说樊浩轩对军伍生涯最大的不习惯,除了元嘉不在之外,就是吃不到元嘉的手艺。

    对于樊浩轩来说,带着食物出现的元嘉,简直让心都化开了。

    唯一的美中不足就是:“元元,下次来早一点。”他今天特意在床上等,结果等得都快睡着了,元嘉才来。

    从掌中天地里面拿出来的食物还是温的,樊浩轩第一次吃得有些狼吞虎咽。

    “我怕来得早,会被人看到。”元嘉看着有些心疼。这军营里是没东西吃?怎么像是饿了三天的样子?

    樊浩轩顿了顿,说道:“没关系,这里等入夜之后都不会有人。就算有事情,也会在外面先通禀。”

    元嘉一边照顾着樊浩轩吃饭,一边还挡住樊浩轩要投喂他的筷子:“我吃过了,你自己吃。”

    台林县里的条件不比樊府,这个时间已经没人伺候了。樊浩轩去打了半桶井水,回来洗漱:“元元是不是想到县城里面看看?”

    元嘉皱了皱眉头:“听说吴州大旱。”

    樊浩轩不乐意见他皱眉,用手指点了点他的眉心:“虞州也快了,今年都没怎么好好下过雨。台林县这边还好些,听说种田用水都是去大河里面挑过来的。有几个村子为了抢水的事情,已经打破头了。”

    他在台林县也没有特别的具体事务,说是总揽全局,但是他有气运珠的标识技能,哪里有敌对的红点,一看就知道了。在他的眼皮子底下,真心闹不出什么事情来。

    用别人的话来说,那就是如有神助。

    樊浩轩每天干的事情,除了督工之外,就是一遍遍地来回巡逻,再派出人马巡视周围的村子。一个县城当然不可能就这么个城,必须是统领周边十几个以上的村子,地盘很大。这些地盘上,肯定还会有一些抵抗力量。樊浩轩留下来的目的之一,也是为了将这部分力量扫除。

    这些天,他没有少了解这方面的情况。整治乱民或者匪寇,他都没问题,但是涉及到庶务这方面的内容,他几乎是束手无策的。

    面对元嘉,樊浩轩也不用硬撑,倚靠在元嘉的肩头诉苦:“县令有些推脱,说老百姓们已经在自己想办法了。我再问,他也不说。其他人也是一样,就我一个人不知道。”

    他现在用着原来的这帮子人马,也是出于无奈。一个县城能靠着军队打下来,但是不能靠着军队去治理。在短时间内,他势必会用这些人,原先看着还算识时务,县衙的这些人并不甘心归属,是在预料之中的。但是他们既然当初点头了,到现在再来玩下绊子之类的事情,到时候就别怪他翻脸。

    不知道樊浩轩心头在想暴力念头的元嘉,被这种小孩子回家向大人告状的感觉,逗得轻笑出声:“明天在台林县里买一间空房,我好过来。”总觉得那所谓的办法,让他有些不好的预感。

    灾难如果靠着老百姓自己的办法,就能够撑过去,那就形不成灾难。干旱这种天灾,在他那个科技昌明的时代都是无解的话题,最多也就是能够保障人民生活用水,其它的方面做到缓解罢了。灾难还是灾难,它并不回以人的主观意识为转移。

    樊浩轩的效率很高。主要也是台林县里空置的房子不少,他很快买下了一间靠近城门的房子。

    其实按着元嘉的目的,他倒是很希望在县城外找到一个比较隐蔽的地方。但是虞州不比西南三州,虽说台林县现在名义上已经被控制了,但是少不得还有一些危险因素。在这一点上,元嘉肯定是听樊浩轩的。

    就算安置在城内,也就是一个遁术的事情。

    樊浩轩不放心,死活跟着。

    元嘉只能放弃四处走走的打算,按着樊浩轩的县志上的记载,直接就往村落的地方而去。

    他们出来的早,这会儿天还没有完全黑下来。

    在樊府,这样的时候已经应该掌灯了。不远处的村子里,却看不到一点火光。整个村子就像死了一样。

    两个人连续走了七八个村子都是这个样子。

    光线太暗,元嘉不得不蹲在地头,就着樊浩轩手上的火折子的光线,查看地里面的庄稼,和自己庄子上的那些对比,简直就是营养不良的病童。尽管还没枯死,前景也不是太妙。

    台林县这个地方偏南,气候和西南三州差不多,作物也是一年三熟,算是一个比较富饶的地方。所以先是被海盗盯上,后来又能有钱筑得起海龟城。

    元嘉抬头看了看天空,拉着樊浩轩又去了下一个村子。

    元嘉还没站稳,就听到一阵敲打和哭闹声隐隐约约传来。

    别说元嘉,连樊浩轩的眉头也皱了起来。

    考虑到不方便被人看到,元嘉选择的“着陆点”都距离村民的聚居地有一段不算近的距离。在这个距离上面,他们都能听到声音,这动静绝对不小。

    这时候天已经完全暗了下来,火光在黑暗中能够传出很远的距离。

    樊浩轩背着元嘉一路落地无声地飞奔过去,就见一个几个壮汉从一户人家家里面,拉出一个不过三四岁大的小男孩。孩子的母亲被几个粗壮的妇人摁在地上,哭得声嘶力竭。孩子的父亲双手肃立在一旁,表情麻木呆滞。

    壮汉边上有个穿着一身五颜六色衣服的男人,手上牵着一个略微大一点的小女孩。

    小女孩看着不断哭闹的小男孩,踮起脚尖,伸手拍了拍:“小虎不哭呀,姐姐带你去玩。明天姐姐要给河伯当新娘子呢,小虎来给姐姐当兄弟,背我好不好啊?”

    小男孩不太明白,看了看小女孩,再看看家里的爹娘,点了点头:“娘,小虎不哭,娘也不要哭。”

    给河伯当新娘子!

    元嘉只觉得后背的汗毛都炸开了!

    ☆、 第六十七章 妖道

    祭祀这种东西,几乎是永远都不会过时的。

    拜祭祖宗,拜祭先贤,一直到拜祭飘渺的神佛。

    这是信仰的一种,在一个人的一生中会对各个方面都产生影响。

    信仰,在很多时候,更是人们手里握着的最后一根稻草。

    元嘉很想冲上去说一声:“你们抓错稻草了!”但是他知道,没有人会相信他。

    信仰这种东西,在很多时候都是无关对错的,就算他们知道这么一对童男童女投了河,也不一定能让河水涨回来,让雨水降下来,就算再舍不得自己家的孩子,在这样的世道下面,他们根本就没得选择。

    有时候人在这样的情况下,很容易就做出过激的事情。譬如说,一样要去祭河神,凭什么让我们家孩子去,你家没孩子吗?由此引发的争端,可大可小。关键是仇恨的种子一旦埋下,就极难根除。

    这些对于主持的神棍却是没有关系的。事后没效果,那就是“心不诚”,必须再次献祭。

    死两个孩子能影响到天气?别逗了好吗?

    元嘉气得发抖。

    樊


    草民 第17节(1/3),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