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一品驸马爷一品驸马爷 第30节

一品驸马爷 第30节(2/3)

作品:《一品驸马爷

 赵英把谢则安找进宫,骂了个狗血淋头。

    谢则安说:“您可别冤枉我,那晚殿下叫人把我扣在床上一个时辰。他倒好,在旁边风流快活,让我听了一场活春宫!”他掀起衣袖,“您看,我这还淤青着呢。殿下警告我别出去拈花惹草,乖乖和晏宁过日子……父皇您行行好,下次别让我干这种事了!”

    赵英说:“你没和他说是我让你领他去的?”

    谢则安说:“唉,为了完成父皇您的嘱托,我自己扛着殿下的怒火,硬是没把父皇您招出来。我的手腕现在还火辣辣地疼,欺瞒大舅哥的愧疚感也时刻折磨着我的心,吃饭不香了,睡觉不安了,一直煎熬啊,煎熬……”说完整个人还很配合地变成了蔫了吧唧的状态,活像没了水的小白菜。

    赵英乐得不行:“行了,知道你委屈了,你和沈卿弄的那个报纸我直接给你们批了总行了吧?”

    谢则安顿时精神抖擞:“父皇英明神武!”

    赵英:“……”

    第88章

    谢则安又开始了新的忙碌。

    他在和沈存中合伙搞报纸。

    这时代已经有类似报纸的东西出现了,叫“邸报”。邸,是指地方高官驻京办事处,这驻京办的负责人要在京城收集最新的动况,手抄一份送到地方高官手里,以保证地方高官能及时通晓朝中风向。

    连官员都需要这样才能得知京城的事儿,百姓就更不用说了。

    当然,谢则安搞这个的初衷不是想改变信息传播方式。

    谢则安是受燕冲之托想办法安置前线退下来的士兵。

    西边打了六年,伤兵残将多了不少,这样的人即使回到家中也不能下地耕作。经商或者给人当伙计之类的,在这时代往往会被人瞧不起,所以谢则安要向赵英求个恩准,把这些人组成一个“官营报社”。这些人可以回到自己的家乡收集“新闻”传回经常,也可以在京城将报纸排好版飞送过来后在当地印刷售卖,只要在驿站旁造个简易的印刷房就成了。

    这样一来这些人是在为朝廷做事,不需要入贱籍。报纸本身就有盈利,一旦运作起来根本不需要朝廷拿出钱来支持,赵英在询问过几位重臣的意见之后心里早认同了这件事,所以谢则安装乖卖巧时他顺势同意了。

    整个计划说起来简单,做起来却不容易。真正意义上的报纸不同于邸报,不管是版面还是内容都得好好参详!

    巧的是,去年姚鼎言母亲去世,姚鼎言不得不停官守孝三年。

    谢则安只能求助于徐君诚。

    徐君诚远见过人,谢则安没提报纸的用处他已经想到了许多。

    徐君诚神色慎重:“这事真的能成?”

    谢则安说:“沈先生弄出了转轮排字法,活字印刷比以前快多了,每天引可能来不及,可以做成旬报,分为上旬、中旬、下旬。这样不管京城还是地方上都有足够的地方来筹措。”

    徐君诚说:“你还想一下子连地方上铺开?”

    谢则安说:“当然,弄一处也是弄,弄两处也是弄。即使是最南边和最北边,春夏秋三季用飞奴传送,冬季用快马马不停蹄地赶送过去,十天之内也能抵达。内容和板式送到地方之后,要印出来最慢也不过是一两天的事。我们这个旬报一问世,必须要抵达我们大庆管辖着的每一个州。”

    谢则安说得不算多激昂,徐君诚却听得动容不已。

    谢则安做事比旁人都要有魄力,在别人还在犹豫着能不能成的时候他已经把目光放到更远的地方。

    京城——甚至举国上下发生的大事,会在一旬之内传遍每一个州!

    有多少人敢想这种事?

    有多少人能想出这样的东西?

    徐君诚说:“三郎,你想我做点什么?”

    谢则安说:“我想请先生帮我找些人来报馆帮忙。”

    徐君诚问:“怎么样的人?”

    谢则安说:“首先,要能公正对待‘新闻’,不好结党营私,将报纸变成斗争工具;第二,要有一定的才思和才干,这个范围比较广,擅长阅稿的、擅长校稿的、擅长排版的,甚至擅长管人的,都可以;最后,也是最不能少的一点,要能摸着自己的良心做事。这份旬报上可以有争论、可以有质疑,但不能有一句假话,上面的任何一句话都要有人能揣着良心出来负责。错了没关系,更正就行了,弄虚作假的话这个报纸就失去它出现的意义了。”

    徐君诚夸道:“说得好。”他拍拍谢则安的肩膀,“我会尽可能地帮你物色好人选。”

    谢则安说:“谢谢先生!”

    徐君诚说:“你可以写信给你姚先生和谭先生,让他们也给你推荐些人选。”

    谢则安笑眯眯地说:“好!”

    谢则安离开徐府后回到家中,找上了谢望博。

    谢望博早盯着谢则安这个报纸了,听谢则安说赵英批了,不等谢则安往下说就拍着胸脯保证:“主编的位置交给我好了。”他事先已经向谢则安了解过所有职位,一眼相中了主编宝座。

    对于这种狮子开大口的可耻行为,谢则安只能说:“……就这么定了!”

    谢则安和谢望博商量好“招聘”流程,又跑去找秦明德“开会”。沈存中弄出的转轮排字法是将活字按照声母排好,找字时只需要转动转轮就能轻松找到大部分的汉字,大大加快了找字和排版的速度。

    有了这个工具,字数比较多的书籍都可以正式用上活字印刷了。到地方要搞推广活字印刷可能还得几年,因而谢则安准备让地方的印刷房都用相对比较便捷的油印法。

    技术已经不是问题了——

    去年第一批字典的印刷成功,象征着这两个新印刷术的成熟!

    这也是谢则安敢在赵英和徐君诚面前夸下海口的原因。

    谢则安忙碌了小半个月才清闲下来,眨眼已到了春末。

    这段时间谢则安空暇的时间不多,谢小妹见谢则安终于忙完了,摇晃着他的手臂撒娇:“说好要带我出去玩的,哥哥你说话不算话。”

    谢则安刮刮她的鼻子:“好好好,带你们出去。”

    长孙二娘也在,她穿着一身锦衣,眼若寒星,面如冠玉,像个漂亮的公子哥儿。她说道:“正好可以让我新练出来的人跟着,练练她们遇事时的应对能力。”

    谢则安总觉得怪怪的:“为什么你说得好像我们一定会惹事一样?”

    长孙二娘说:“难道不是?”

    谢大郎听得笑了起来。

    谢则安:“……”

    谢家小弟由于年纪太小,被划出了出行队伍之外,谢则安领着一行人浩浩荡荡地出了门。

    没想到刚走出不远,前方突然有了状况,竟是有纨绔子弟在调戏美人儿。谢则安仔细一瞧,那美人儿居然很眼熟——更要命的是美人儿不止一个,是两个!

    正是流云坊那对姐妹花。

    长孙二娘最看不得有人欺负女孩子,当下让底下的“娘子兵”冲上去救人。

    “娘子兵”还没动手,众人眼前一花,那登徒子竟已被姐妹花之一一脚踹翻在地。

    再望去时,那两个娇滴滴的姐妹花又含娇带怯地站在那里,怎么看怎么弱不禁风。

    想到流云坊里的遭遇,谢则安叽叽又疼了起来!

    这两朵姐妹花好凶残!

    谢则安正要装看不见,姐妹花却没放过他,可着劲朝他招手:“驸马爷,终于又见面了,我们都很想您呐!”

    所有人的目光齐刷刷地集中到谢则安身上。

    地上躺着的登徒子闻言啐骂:“清高什么,还不是出来卖的!我看流云坊能护你们到几时!迟早我要让你们求生不得求死不能!”瞄见谢则安一行人身后跟着一批身材健壮的“娘子军”,对方放完狠话后灰溜溜地跑了。

    集中在谢则安的目光变得更为古怪。

    谢则安:“……”

    姐妹花见谢则安处境窘迫,相视而笑。

    她们状似无意解释道:“上回去相国寺里上香也遇到了方才那种事儿,多亏了驸马爷您仗义解救,还没来得及道谢驸马爷您就走了!”

    一下子从“逛窑子的驸马爷”变成“做好事不留名的驸马爷”,谢则安心情十分复杂。

    他忍不住转头看向晏宁公主。

    晏宁公主的目光在那双姐妹花身上打转,看了看那姣好的身段,又看了看那清丽的五官,心中泛酸之余又动了把她们从流云坊赎出来的念头。

    谢则安一看晏宁公主那表情就知道她在想什么。

    他直接说:“无缘见面不识,有缘定会相逢,无需放在心上。”说完拉着晏宁公主走了。

    晏宁公主心中一暖,更坚定了为谢则安圈定“再娶人选”的决心。她小声说:“三郎,她们虽然出身差了点,但若是纳为妾室的话倒也不是什么问题……”

    谢则安很想扒开这家伙被封建思想荼毒得不轻的小脑袋,帮她把这些奇葩想法统统抹掉。

    即使是封建社会教出来的妹子,至少也会有点妒忌心吧……

    他果然没魅力啊!

    谢则安牵着晏宁公主的小手儿压马路。

    谢大郎和长孙二娘、谢小妹走一块,长孙二娘看了看前面的两个人,转头看向谢大郎:“大郎你也到了娶妻的年龄,怎么没点动静?”

    谢大郎摇摇头。

    长孙二娘转开头。

    谢大郎虽不能说话,她却明白谢大郎的意思,他是觉得自己口不能言,娶妻是害了别人,不想考虑这件事。

    这世道总是这么不公平,好人总遇到不好的事。

    长孙二娘看向谢小妹:“小妹你是不是也要考虑了?你和你嫂子一样大,你嫂子都和你哥哥成亲五年多了。”

    谢小妹一点都不害臊:“我要找和大郎哥或者和哥哥一样的!要可靠又帅气,还得疼我!”

    长孙二娘莞尔一笑,牵起她的手往前走。

    这时谢则安和晏宁公主忽然停了下来,因为有一行人策马而来,引得行人不得不避让。

    谢则安把晏宁公主护到身后,只听“吁——”地一声,领头的人拉住了缰绳,停在他们跟前。

    马上坐着的竟是赵崇昭,他看了眼谢则安和晏宁公主交握的手,喊道:“三郎。”

    谢则安还没说话,晏宁公主已从他身后走了出来,问赵崇昭:“哥哥这是去哪里?”

    赵崇昭说:“我出城去玩玩,宁儿你和三郎要一起吗?”

    晏宁公主说:“哥哥又说笑了,我哪能骑马。”

    赵崇昭原想说“那正好,三郎去就行了”,可他知道谢则安肯定不会抛下妹妹和他走。他心里烧着一团火,烧得他心脏火辣辣地疼,这可是他最疼爱的妹妹,他怎么可以对她心生妒忌!

    赵崇昭说:“那我们走了。”

    赵崇昭一马当先,率着身后的谢曦等人扬长而去。

    谢则安怔了怔,领着晏宁公主几人继续在街上玩儿,一路挑些有趣的东西买回家。

    第89章

    谢曦做了一件不该做的事。

    赵崇昭心情不好,谢曦想办法让他高兴起来。一打听,谢曦得知赵崇昭曾经建过一个“兽园”,又被赵英令人封了。

    谢曦写信回潼川谢家的父亲那边,让他想办法弄点奇珍异兽过来,自己圈了一个山头弄出了“百兽山”。

    赵崇昭还挺满意的,宫里不给养猛兽,有人帮他在外头弄一个也不错。

    谢曦做这些事极有效率,小半个月已弄好。他父亲对外露了口风是太子要的,与他父亲相识的人纷纷搜罗当地兽类,关在笼子里一路赶送到京城,生怕慢了一步就赶不上这次的好事了。

    赵崇昭这是和谢曦去“验收成果”,在百兽山玩到傍晚才回宫。

    谢曦自觉又讨好了赵崇昭,乐滋滋地回家睡觉。谁说他们入京要靠四房的?有了太子这座靠山,以后四房指不定得求着他们呢!

    谢则安原是不知道这件事的,结果第二天戴石来报说“出事儿了,老虎入城伤了好多百姓”。戴石等人已成了谢则安的眼睛和耳朵,有什么急事第一时间会来找谢则安。

    谢则安听戴石说得急,问道:“怎么回事?”

    戴石说:“就是从潼川到京城的路上有两只老虎进了城,咬伤了很多百姓。官府去查的时候发现那老虎不是从山里来的,而是被人带来的,带着它们的人已经不知所踪,但笼子还扔在那儿。”

    谢则安皱起眉:“谁没事抓两老虎到处带?”

    这年头不像后世,见到只野生老虎就抓起来送到动物园,目前很多地方还像非洲大草原似的,游蛇猛兽遍地走,狮子老虎处处有,一般人见了只能躲开,打虎英雄可不多!

    戴石说:“官人,是我疏忽了。出了事我才发现谢曦在郊外弄了个百兽山,昨儿还带太子殿下去过玩儿,这桩命案说不定要落到太子殿下头上了。”

    谢则安心里咯噔一跳。

    对东宫诸事他如今是睁眼瞎,什么都不知情。可怜那么多人命……

    谢则安说:“那边的知府怎么说?”

    戴石说:“知府原想把事情遮掩下来,没想到衙役回禀时裕王世子正巧在那儿,当下指着知府鼻子大骂,说再也不认他这个朋友,然后回府叫人彻查这件事了。”

    谢则安拿出地图圈了一下,那地方正巧是裕王封地。裕王世子赵昂很有名气,不过不是夸他的,而是笑他的。

    赵昂脾气耿直,经常被人骗,比方说有人把甜瓜涂成红色的送到他面前说有种新瓜出现了,卖出去肯定能赚大钱,他二话不说把自己的零花都给了出去。结果当然是对方拿着钱跑了……

    谢则安见过这个虎头虎脑的小子几回,长得还挺像小时候的赵崇昭,只是眼睛更圆些,看到新鲜的东西把眼一瞪,能比铜铃还大,而且亮得不行。更要紧的是这家伙看着老实,见到他妹妹后却死活不肯走了,一到京城就跑来找他妹妹,哀求着他妹妹讲故事听。

    谢小妹大约是第一次遇到这么热情的“粉丝”,对和自己同年的赵昂颇为喜欢,一个故事讲上三遍也不会不耐烦。

    听到赵昂搅和进去了,谢则安说:“这小子还真是一点都没变,要是他和殿下杠上了恐怕会吃亏。”他想了想,“最近也没什么事了,我先入宫见陛下,再去那边一趟。”

    戴石忍不住说:“官人,我觉得你没必要管这些混账事。”

    戴石是最早跟着谢则安的人,谢曦最近的春风得意让戴石心寒不已。谢曦哪里比得过谢则安?谢则安看着爱玩,做的却都是正经事,不像谢曦那样只知曲意奉承!

    戴石说:“陛下知道后必然会严惩太子殿下,过后太子殿下又会报复裕王世子,不管官人你帮哪一边都没好处。”

    谢则安说:“有些事确实没好处,但必须去做。严惩能怎么惩?左右不会真正让他疼;报复能怎么报复?肯定不会冲着赵昂本身去。他们要是真斗起来,倒霉的是底下的人和被殃及的百姓。赵昂那小子天真得很,初生


    一品驸马爷 第30节(2/3),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