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穿越之青青麦穗穿越之青青麦穗 第34节

穿越之青青麦穗 第34节(3/4)

作品:《穿越之青青麦穗

缝儿。

    “二哥,你要想知道为了啥,那还不容易,找李原呐。”西韦给卫成出主意。

    “老五说的对,李原成天跟着小老七,老七啥事他都知道,一问一个准。”西阳一边往嘴里塞吃的,一边接话道。大哥做的菜就是好吃!可惜,现在大哥不总做了,吃一回得多吃点儿。

    “这个主意不错,明儿我问问李原去。”卫成一听,马上明白,自己真够笨,没想到这个。

    吃过饭,卫成到前前房间看了看,他们为了等老七,吃饭晚,仨小的等不及,西远做菜,卫成领西韦西阳给仨孩儿喂饱了,领着遛会儿食,都哄睡午觉了。如今,前前床上,挨着仨个小脑袋瓜,睡得很熟。

    长朔黑甜一觉,直睡到日落西山,晚霞的余晖撒在院子里,几个哥哥说笑的声音从窗户那儿传进来。真舒服啊!长朔伸了个懒腰,有些不乐意起,五哥说的对,大哥现在这个卧房比正院那个还好。

    他现在住的就是西远原来的房间,长朔是大哥的盲目崇拜者,西远一搬到这个院子,长朔马上申请,要大哥原来那个房间,住进去后心里美滋滋,咧着嘴乐了好几天。

    如今,这个卧房比那个还好,嗯,以后自个成亲了,一定照大哥卧房的样子收拾,有空得找冬梅商量一下,长朔心里想到。

    西韦和西阳两个很奇葩,看长朔一直睡着,猜大哥答应给长朔做好吃的,一定会做,所以,赖在西院根本没打算走,一人占据了沙发,一个占据了摇椅,一边吃东西,一边聊天,惬意的很。把卫成急够呛,看来今天一直到天黑,甭想二人世界了。

    所以,晚饭的时候,哥几个团团坐着又来了一顿。

    卫成说找李原问问,没有马上找,因为在他心里,这不啥大事;再一个,李二虎俩人奔着他来的,长朔给看完病,开了药方,有些药他们家有,有些没有,他还要领着李二虎去买药,采买一些生活用品;安置好了两个人,秋收又到了。

    家里的田,加上他和西远的,小四百多亩,还要帮长朔收拾药田,整整忙活了二十多天,才暂时告一段落。

    这天,卫成骑马从田里回来,走到村头老榆树下,看见一个身影蹲在地上,那不是李原么?他怎么没跟老七在地里?

    心里疑惑,卫成下马走了过去,拿鞭稍敲了李原肩膀一下,“干啥呢在这?”

    “二,二少爷?”李原砰的一下蹦起来,一看是卫成,咧嘴笑了一下。

    “咋了这是,谁招你了,怎么还哭了?”李原眼圈通红,眼泪在脸上还没擦干净呢。

    “没事儿,没事儿,嘿嘿。”李原扯了个比哭还难看的笑。

    “没事儿咋哭咧咧的?这能叫没事?”卫成敲了一下他的头,“谁给你气受了?小老七?不能啊。”卫成一边问一边思索。

    “真没事儿,我就是,我就是想我娘了。”李原支支吾吾的。

    “拉倒吧,你还记得你娘啥模样吗?十五六年了,现在才想,糊弄鬼呢?”李原很小的时候,他娘就没了,所以印象不深,要说想娘想哭了,谁都不会信。

    “那咋的,就不兴我没事儿琢磨琢磨,想想啊,咱又不是石头缝里蹦出来的。”李原又换上了他那副嬉皮笑脸的模样。

    “少耍贫嘴,要说快说,不说的话,我走了。”卫成懒得理他,翻身上马,准备回家,就李原那无赖样儿,能欺负他的人不多。

    “二少爷,”李原见卫成真要走,迟疑了一下,突然,像下了狠心似的,往前跑了两步,拦在卫成马前,红马“咴咴”叫了几声,抬了抬蹄,它通些人性,经历过战争,对主人不利的人,有时候抬蹄就踢。

    “说吧,啥事?”卫成抚了抚红马的鬃毛,红马安静了下来,马蹄在地上踏了两踏。

    ☆、第152章 诊金

    卫成骑在马上,等李原说因由,李原踌躇了一下,梗着脖子喊道,“二少爷,四少爷和三老爷忒气人了!”

    “什么?虎子和老叔?他们咋,是不是磋磨我们老七了?”卫成一听,愣了一下,万万没有想到是西虎和三叔的事情,这俩人一个是狗蛋的爹一个是哥,李原成天跟着狗蛋,所以,李原只说了这么一句话,卫成就猜到一定与狗蛋相关。

    “嗯,”李原点了点头,“他们太缺德了,就认钱,也不管七少爷咋样。”李原越说越生气,两个拳头捏的嘎巴响,恨不得打那俩人两拳的样子。

    “你是个死人吗?”卫成跳下马来,拿鞭稍敲了李原一下,“就由着他们欺负老七?身上这俩脚印咋回事,他们踢你了?”李原身上明晃晃俩大脚印,刚才卫成着急回家,没怎么着眼看,现在不急,马上发现了。

    “嗯,可是,他们一个是七少爷的爹,一个是哥。”李原瞪着眼睛,满眼的不甘。

    “这榆木脑袋。我问你,你可是我们家的家奴?”卫成拉着李原坐到树下。

    “不是。”李原挠了挠脑袋,当初年纪小,觉得做了家奴生活就有了保障,为此,还跟大少爷磨叽了好几天,直到大少爷把栓子哥他们的契约拿出来,他找七少爷问了,才不情不愿地签了雇佣契约,现在他年纪大了,才晓得卖身为奴和自由平民有了多大区别。

    “那不得拉,你怕他们干什么?”卫成道。

    “他们不是七少爷家的人嘛。”李原底气不足,他是跟大少爷签订的契约,按理,如果不是大少爷不要他,别人谁发话都不好使,所以,他真没必要怕四少爷和三老爷。

    “我问你,大哥当初为什么收留你到我家,又为什么让你跟着老七,别的事情都不用管?”卫成真是恨铁不成钢,恨不得把李原揍一顿,想想狗蛋昨天那俩黑眼圈,一定跟他那哥和爹干的好事分不开。

    “为了,为了照顾七少爷,大少爷说七少爷人单纯,容易被骗,怕他被别人欺负,我跟着,给七少爷撑腰。”李原越说声音越低,七少爷的事情,一直都由他来打理,西家人从未指派其他活计给他,只要跟着七少爷就好。

    找七少爷看病的人,事先都要经过他过滤一下,征询七少爷心意之后,再决定要不要接诊,可是,他碍于三老爷、四少爷的身份,没敢吱声,给七少爷添了不少烦乱……

    李原越想心里越不得劲,自己的确是失职了,自从他打理七少爷的事情以来,西家从上到下,很少有人横加干涉,全部由他全权处理,这是多大的信任啊,他却辜负了大少爷的期望!

    人家李北就不一样,三老爷和三太太想去鸡场,拿一篮子鸡蛋拎两只鸡,没等进去呢,人李北就给拦住了,啥,要鸡蛋要鸡?这鸡和鸡蛋可不是我们自己个的,是东家的,要是想要,我跟管事的栓子说一下,他要是答应了你再来。

    跟栓子说,栓子直接就回,行,我问下老爷和少爷,他们答应的事我一定照办,您明儿后个只管来。

    西老三公母俩一听,哪里还敢磨叽,马上回头,连鸡场门都进不去。

    想过问一下药田,人家栓子也说了,这药田虽说是七少爷管着,可是家里老爷说了,有啥事还得禀明,经过他们同意才能去办。所以,西老三两口子也插不上手。

    至于城里的药铺,更不用说了。虎子有一次打马虎眼,想从铺子里支取些银钱花,铺子掌柜没给,让他找张财,张财理都没理,铺子的账本往前一递,你想要支取?谈何容易,别说是你,家里其他少爷来了,都得有大少爷的凭据,不然,谁都取不出一文来,虎子马上夹着尾巴跑了。

    只是到了他这里,被三老爷,四少爷合伙给唬住了,害得七少爷跟着受了委屈!

    李原恨不得扇自己两个耳光,实际上他也真这么做了,扇了自己俩巴掌以后,李原蹦了起来,“二少爷,我错了,以后绝对不会了。要不,你打我一顿吧。”立在那里,一副等着受罚的样子。

    “行了,行了,别整这些没用的。”卫成几句话撬开了李原的榆木脑袋,目的达到,马上关心到底三叔和虎子干了啥缺德事情,“说吧,他们咋祸害老七了?”

    原来,狗蛋不是医术好嘛,现在彦绥县都知道莲花村有个小神医。又因为今年来莲花村游玩的人比较多,这样好个地方,人们来玩,难免对此地的人和事好奇,没事儿坐在一起,聊天侃大山时,互相聊些莲花村的逸闻趣事。

    要说莲花村的逸闻趣事可是不少,人家出了四举人,俩公差,还有一位小神医,据说是药到病除,妙手回春,曾经有个病人,都在家等死了,后来,家里人抱着试试看的年头,求来人家小神医给治病,结果,人家两副药下去,给治好了。

    其实那件事说的有些悬乎,本来是庸医误诊,病人得的是肠胃感冒,大夫给当成风寒感冒治疗的,话说大冬天的得肠胃感冒的人的确有些少,这个大夫也是个死脑筋,结果病人越吃药,病得越厉害,后来渐渐性命不保的趋势。

    后来,请去了长朔,长朔心思单纯,不会东想西想,诊断出来病症如何,就给开啥样的药方,感冒常常就是这样,药如果吃对症了,两副药就好,如果不对症,严重的都会有生命危险,所谓的小感冒拖成大病,也不是没有。

    但是,老百姓不懂啊,人家老大夫看了治了好几天,没治好的病,叫西家小大夫两副药给治好了。

    他们家人跟村里人讲了,村里人跟认识的亲戚朋友讲了,最后,一传十十传百,把这件事传的神乎其神。

    不过,狗蛋的医术的确精湛,这跟他用心专一,不为别的事情分神息息相关,有那么一类人,某些方面拥有过人的天赋,一旦能够潜心从事这方面的事情,就会做出惊人的成就。

    但是,世事不由人,所以,很多这样的天才从事着自己不喜欢不擅长的事,上天赐予的禀赋不得伸展,生生埋没。

    好在,狗蛋有大哥从小给予的良好环境,他自己又肯专心研究,所以,还是无比幸运的。当然,我们狗蛋的确治好了好几例疑难杂症,狗蛋的医术,如今不仅在彦绥,在滨江府也可以说是数得上的。

    因为自己的确有这样的实力,又因为大家的口口相传,基本上,来过莲花村的人,都知道这里有个小神医,不过,不大能见得到,人家夏天在药田与林地里忙碌,冬日在家里潜心医药,家人保护的好,一般二般的人,见长朔不大容易。

    不过,长朔不好见,但是有的人好见啊。

    西家老大家老二家门户高,家里人都忙乎正事,外人轻易搭不上话,但是,西老三家不是啊。

    他们父子每日里除了游手好闲就是游手好闲,吃饱喝得,就是找人扯闲篇,天南地北胡扯一通,因为家里其他人争气,村里人虽然知道他们父子啥德行,却也不得不跟着高看一眼,西老大,西老二再不得意这个三兄弟,不也给盖了房子,供着吃喝嘛,亲兄弟,打折骨头连着筋,怎么都比别人亲,不然,咋没看见西家给两事旁人盖个房供吃喝呢。

    要说西家,现在已经不是一般农家了,那几百亩田,还有每天用车往出拉的鸡蛋,还有一眼望不到头的药田,真像个聚宝盆似的,净等着在家里数钱了。

    西家起家,一开始村里可能有人不忿,闲言闲语,如今却不得不承认,人家真的发迹了,跟他们不一样了。

    虽然彼此拉开了距离,但是毕竟乡里乡亲,谁知道以后会不会有事情求到人家头上呢,所以,甘不甘心另说,跟人家凑凑近乎,搞好关系很主要。所以,村民虽然不待见西老三家,但是,还是跟他们来往。这也是靠近西家的,一个不算捷径的捷径。

    人心趋炎附势,就是如此,这是世态常情,何时何地都是这样。

    卫老三和虎子,没事往人群里一扎,开始白话,啥他们家有几百亩地,多少药田,养了多少鸡,城里铺子开了几家等等。

    村里人耳朵里听着,嘴里恭维着,心里嘲笑着,还真当他们不知道呢,这些哪里有一样是你家的?都是人家西老大,西老二的,嗯,就那五十亩药田,据说是给了你家小儿子,不过,听说得的银钱老太太给把着,也到不了你们手,有个啥吹的。

    西老三和虎子也不傻,村里人表面上恭维,背地里瞧不起他们,他们心里也清楚。西明文西明武虽然给他们盖了个窝,供吃供喝,也只是保障他们不至于冻饿而死罢了,要说天天吃喝多好,还真不能够。

    这爷俩好吃懒做,没事等着房顶往下掉钱的主,以前家里还种几亩田,现在种都不种了,佃给了别人。他们家都是地主了,他们还去锄地,多丢人啊。

    本来,当初给建房子的时候,按照西明武的意思,给建个土房得了,他看不上老三一家。其实,西明文也看不上。

    后来还是西远发话了,他说,你给建个土房,土房需要精心维护,年年上泥抹墙,瞧他们那懒样,准保不会做,没两年就得住倒了,到时候还得给盖,不如建个砖房,扛糟害,不是为了他们,只求自己一个省心。

    西明文,西明文一听,还真是这么回事,因此给建了几间青砖房,一个是为了安安老爷子老太太的心,一个是为了不给自己添麻烦。

    砖房虽然住着,不过,西老三家多余的银钱却是没有。

    想吃点好吃的,穿好料子的衣裳,享受享受生活,那得有钱啊。

    西老三媳妇,没事儿找不点要,不点给的有限,而且,老婶还私藏起一些,搭帮娘家那头。狼多肉少,哪里够他们花的。虎子成亲后,想跟媳妇用私房钱买点啥,手头不富裕,买不了,只好想些歪主意。

    话说,那些来游玩的人,知道了莲花村有个小神医,回去认识的人里,有得了啥不好治的病,自然会想起来,建议来这里碰碰运气,看能不能请得动人家。

    狗蛋不好找,找到了也有李原挡着,所以,并不是每一个人都能够把病看了。人就是这样,越不容易得到,越觉得好,有那富人家,明明不是啥大病症,也想请一请西小大夫。

    以前这样的,基本上都被李原给挡回去了,七少爷说了,救人一命算是积善行德,有没有钱都给治,只当做好事练习医术了,那些病不重,还来请的,纯粹没事儿瞎折腾,给多少钱都不去。李原很听七少爷的话,严格执行着。

    结果,那些有钱人,越请不到越想请。有人打听,看能不能通过莲花村的人脉,把人请到,他们可以高价钱出诊费。

    你别说,啥时候都有贪财的,就有村里人给指点,西家小大夫,你找他和西家其他人没用,人家不缺你那俩钱,给多少都打动不了,要想奏效,得找他亲爹亲哥,估计把他俩打发满意了,能给想辙。

    西老三和虎子一开始,还没应,端着西家人的架子,可是,架不住人家诊金蹭蹭往上长,等长到五十两的时候,他们矜持不住了,哎,你别说,这还真是个来钱道,不用费事,只是让狗蛋给看看诊,把把脉,开个药方,钱就到手,真不错。

    所以,他们私下里收下了诊金,觑空逮着狗蛋,叫狗蛋去给看诊。狗蛋一开始没在意,说白了那是他爹和他哥,他也没法子,不乐意也给看了。

    人们一看,这招挺好使,后来找李原没用,就来找西老三和西虎,只要钱给的到位,那爷俩不管啥情况都敢应承。

    为此,李原跟西老三虎子嚷嚷过两回,可是,人家说白了是七少爷的爹和


    穿越之青青麦穗 第34节(3/4),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