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穿越之青青麦穗穿越之青青麦穗 第15节

穿越之青青麦穗 第15节(1/4)

作品:《穿越之青青麦穗

    就这样,小作坊做的东西,一点一点的,都卖了出去。孩子们手里也都有了银钱,西远指点他们,把手里的账簿一一记算明白。

    小狗蛋没有账簿,他也不会记,可是他知道谁对他最好。所以村里有货郎来卖东西的时候,小小的狗蛋,用兜里的钱买了两小块灶糖,欢天喜地的跑来给奶奶。

    奶奶拿着孙子给买的灶糖,当时就哭了。

    “奶?”狗蛋蒙了,不知道为啥自己给奶奶糖,奶奶还哭了,是自己做错了吗?

    “没事,小儿啊,奶这是高兴的。奶尝尝,我们小儿买的糖指正好吃。”奶奶牙口不好,不过,还是把狗蛋给买的糖含在嘴里,另一块塞到狗蛋嘴里让孩子自己吃。

    狗蛋高高兴兴地含着糖,跑到奶奶屋子的套间,里面西阳和西勇住,狗蛋要找西勇玩。不过这时候西勇没在,狗蛋就爬上西勇写字桌前的椅子上。

    此时,西远没事儿歪在自己屋子的炕上,考虑家里和村里以后的事情。

    前两天程义来了,问西远孩子们做的吃食,以后村里大人能不能做。别人不知道,程义可是知道,他家程南赚了多少钱。

    西远没犹豫就点头了,这也是他对村子以后的打算。听程义的谋划,想在村子四周,没有种庄稼的田头路边都栽些果树,虑算着村里以后可以靠这个赚点钱。

    西远看程义一副踌躇满志的样子,实在不忍心打击他。不过还是指出,做东西不难,难得是怎么卖出去。现在他们做得少,在聚德楼就卖出去了,如果做多就不行了。

    做出来的东西能不能卖出去是最关键的问题。另外想要自己村里做的东西好卖,还要把好质量关,最好在村里建个加工作坊,可以考虑让村里家家入股合作的方式,这样里面每户都有股份,都有分红,涉及到自身利益,就不会有人使坏了。

    程义一听,本来信心满满的,现在一下子蔫了,你看他在别的方面行,这个事情还真不懂,没做过。

    西远叫他不要着急,果树可以慢慢栽,载好的果树两三年才结果子,到时候一定会有办法的。

    程义一听,眼睛又亮了起来,西家小远在这方面的能力他是知道的,关键是这件事他想不想管,愿不愿意出力。如果肯管的话,一定能够干成。

    西远考虑的则是,自己家赚的钱,太过依赖聚德楼了,有孙叶在还好说,万一哪天孙家发生变化,聚德楼发生变化,自己家来钱路子一下就被切断了,这种事情不由自我掌控的感觉并不好,所以,必须有一个独立赚钱的法子,不必依赖任何人。

    所以西远筹划能不能自己家开店。当初他在聚德楼卖吃食价格牌子上,标上“西记”,也是出于这个打算,不过后来家里事情一件接着一件,一直到现在他也没有时间和精力去实行。

    自己家有了店,以后村里产的东西都可以拿去卖。开店要有本金啊,钱啊,可真是有多少都不嫌多。

    程义走了以后,西远又在炕上躺了一会,起来去奶奶屋里溜达一圈。奶奶不在,西远腿勤快了一下,进套间看奶奶在不在,老人有时候会在里面收拾西阳和西勇的东西。

    套间里,狗蛋正跪在椅子上,手里拿着笔,一笔一划地往纸上写着什么。可能察觉到不对劲,狗蛋一抬头,看见大堂兄正站在门口瞅着他!

    狗蛋手一慌,急忙往椅子下跳,写字的笔连同纸,都被他带着,稀里哗啦掉到了地下。

    狗蛋吓傻了,站在椅子旁边,他知道大哥不待见他们家,所以对大哥一直抱着又尊敬又畏惧的心理。大哥从来没有说过要教他识字,也从来没有教过他写字,写字的笔和纸都很金贵,他背着大哥用笔和纸,现在被大哥给逮个正着!

    狗蛋双手背在身后,低着头,无措的站在那里。

    西远也很吃惊,这个孩子,西家小狗蛋,因为对三叔三婶的厌恶,他从未把目光在这个孩子身上停留过,或者他内心里,希望三叔一家永远不要出现在他面前,可是,小狗蛋却是这样一个让人心疼的存在!

    西远走过去,弯身把地上的纸和笔捡起来,看到上面歪歪扭扭的写着几个字。狗蛋脸涨得通红,眼里汪着一泡泪,他这种行为属于偷偷摸摸,不光彩,大哥一定会骂他的!尽管他从未听过大哥骂人,但是在狗蛋心中,被大哥骂一句比让他爹打一顿还难受。

    “来,狗蛋,别害怕,哥不骂你。哥问你,你咋会写这几个字的?”西远尽量和颜悦色,这个孩子被吓坏了。

    “我,我,我问,问的小,小勇。”狗蛋声音里都打着颤。

    “除了认识这几个字,你还会不会别的?”西远尽量放柔和表情,可是狗蛋根本就没抬头。

    “我,我还会背‘人之初,性本善。’”。

    “哦?那把你会背的都背给大哥听听,大哥就不生气了。”

    “真的?”狗蛋抬起头看了大哥一眼,大哥正笑眯眯地看着他,受到鼓励,狗蛋胆气壮了些,开始给西远背。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狗蛋一开始磕磕巴巴,背着背着就忘了刚才的事情,抬头看看大哥笑着的模样,又受到了鼓励,越背越顺溜。

    这下西远是真震惊了:小狗蛋,竟然背下了小半本《三字经》!尽管中间有些地方不全对,背错了。

    “好孩子,真不错。你这,这是跟谁学的?”西远都结巴了。

    “小勇教我的,我听小勇背,我就跟着记,有时候没记住,就问小勇。”受到大哥的鼓励,狗蛋双眼亮晶晶地说。

    “字会些多少?”

    “就会这几个。”狗蛋的眼神又暗淡下来,学认字和学背书不一样,小勇只会写下来让他看,不会给他讲解,狗蛋不怎么能记住。

    “明天早晨,大哥教小勇他们的时候,你也来吧,跟小勇他们一起学识字,好不好?”西远不得不承认,所谓“歹竹子出好笋”,说的就是小狗蛋了,三叔三婶那一对夫妻,竟然生出了这样一个好孩子。

    上一世西远先是做学生,然后教学生,一辈子没离开学校。作为一名曾经的园丁,别的老师西远不知道,反正他喜欢两类学生,一类是学习好的,你讲的东西能够很快消化吸收,让老师觉得自己的付出有所收获;一类是努力的,尽管成绩不多么拔尖,但是学习态度认真,积极进取。

    所以,即使出于曾经的职业敏感,西远也想对狗蛋好点。不能让一个小生命,在他努力向着阳光奔跑的时候,漠然视之,置之不理。

    “真的?大哥……”狗蛋不敢置信地瞪大眼睛,大哥让自己跟他一起识字?!

    “是真的。笔啥的大哥那有,明儿你到点儿过来就成。”

    “哎,我知道了,大哥!”狗蛋欢喜地都要疯了,原地蹦了两个高,转身就往外跑,他要把这个好消息告诉奶奶去!

    就这样,西家小狗蛋,因为父母觉得这个孩子不和他们一条心,懒得给取大名,一直狗蛋狗蛋叫着的,后来还是大堂兄给他取名为西方的小狗蛋,以他自己特有的方式,走进西家长兄的视线,开始了他看似平凡而又不乏精彩的人生!

    ☆、第72章 小舅

    日子过得很快,转眼落了第一场轻雪,不过,雪下得不大,几天以后就化光了,但是天气还是渐渐冷了起来,地表开始上冻,冬天就要来临了。

    第一场雪过去没几天,小舅突然来了西家。他以前很少来,知道自己家穷,亲戚什么的尽量不走动,没的招人嫌。

    不来姐姐家也是不想给姐姐添事,现在不一样了,姐姐帮着盖了房子,家里粮食也够,一家人都不知道怎么表达心里的感激,总想为姐姐家做点什么来回报,可是姐姐家啥也不缺,他能想到的,就是西韦总跟他念叨,想捉只鸟养着玩。

    所以,小舅来没有别的事,给西韦和卫成送鸟笼和鸟来了。

    当看到小舅提的鸟笼时,西韦一蹦老高,急忙跑过去自己拎着。卫成也没禁住诱惑,跑过去接过另一个鸟笼。

    小舅站在西家院里,看着两个外甥的高兴样,咧着嘴笑,露出一口雪白的牙。尽管不会过日子,但是姥家人包括西远娘都有一个好习惯,就是爱干净。小舅和大舅即使破衣烂衫的时候,也穿得干干净净,何况,他现在身上穿的是西远娘夏天给他做的新衣服,整个人精精神神,帅小伙一个。

    “小舅,这是大舅给我和二哥扎的鸟笼?”西韦费力的把鸟笼提起,逗着里面的鸟,大舅扎的鸟笼一大一小,西韦提的那个,都有他腿高了。

    “嗯,你大舅给扎了一个滚笼,一个鸟笼,你们俩以后可以用滚笼滚苏雀儿(巧音)了。”小舅给西韦示范滚笼的使用方法。

    笼子里面有两只鸟,都是红脑瓜盖,一只有红肚囊,一只没有,小舅说这叫苏雀儿,有红肚囊的是公的。

    “我逮了好几个,这俩是最好的,脑瓜盖上的毛又红又新鲜,眼睛大还有神,叫的响还冲。”小舅笑嘻嘻地跟西韦显摆。

    “真的哎!”西韦和卫成拿着谷穗去逗,两只苏雀儿就“嘟噜、嘟噜”地叫。

    西远还真没见过这种鸟,前世他小时候,家里那边野生鸟兽就少了,人类对自然的破坏,使得生物远离。

    “都说是野鸡比家鸡傻,乌鸡比野鸡傻,苏雀儿比乌鸡傻。这个雀儿啊,是个呆雀儿,你把滚笼往树上一挂,里面的油子(苏雀儿)一叫唤,别的苏雀儿就往这飞,看到里面的谷穗就想吃,然后就掉滚笼里了,有时候能滚到好几十只。”爷爷边看着大舅扎的鸟笼边说。

    “真的?”西远也惊奇了,还有这么傻的鸟?他觉得野鸡都够傻的了。

    “不信你等下雪的,把滚笼往院子里一挂就能滚着。”爷爷一口断言。

    “啊?这么好!”西韦和卫成可是兴奋了,他们以前可是用弹弓嘣的,半天也打不下来一只。

    “你大舅这是下了多大的功夫!这鸟笼扎的,我看着比盖房子都费劲。”奶奶也站在鸟笼前看,不过她的关注点不在鸟上,而是在鸟笼上。

    “那是啊,我大舅扎的,好看吧,哥?”西韦还记得哥哥当初的“仇”那。

    “是,是,那是你大舅,不是我大舅,行不?”西远都无奈了,要是问西韦,他和大舅小舅比谁好,西远严重怀疑西韦的回答不会是他。

    不过,大舅的手艺的确不赖,滚笼是用最普通的高粱秸秆和蒿子秆扎的,呈“品”字型,带了五个小窗户,还有一个门。光看着就比较复杂,也不知道怎么一点一点扎成的。

    “他大舅给扎这两雀儿笼费了不少事吧?”奶奶问。

    “嗯,打从小韦夏天去,一走就开始扎,先扎了一个嫌不好,又扎的。”小舅摸了摸脑袋,不好意思地笑了。

    “这俩雀儿你给滚的?”爷爷问,这都不用猜。

    “我在野地老榆树底下滚的,抓了好几天,嘿嘿。”小舅一笑,又露出一口白牙。

    “快别顾着说话了,让他小舅上屋里来坐。成子,小韦,你俩也把笼子拎屋里玩吧,外边怪冷的。”奶奶往屋里让小舅。

    “没事,婶子,不冷。”小舅憨憨地笑。

    “不冷也进屋,快点。”奶奶开着门把小舅让到里屋。西远娘看着自家兄弟来了,心里欢喜,琢磨给做点啥好吃的。

    “姐,你家这屋子可真好。”小舅还是第一次来姐姐新家,去年姐姐家盖房子的时候,他和大哥也来帮过忙,不过当时西远没在家,去彦绥城了,后来收拾屋子里面的时候,就没过来,搬家的时候,老爷子没让来,说是不想给闺女丢人。

    这还是他第一次看姐姐家的新房,小舅觉得快赶上万德镇的地主老财家了。福和庄离万德镇近,小舅没事就去溜达,所以对万德镇比较熟悉。

    “好啊?好你就多住几天,咱爹和娘不都挺好的吗?”弟弟难得来家里一趟,西远娘打算留他住两天。

    “不住了,咱爹说了,不让我住,怕我在这讨人嫌。”一提老爷子小舅就一脸无奈。

    “没事,除了老爷子老太太,剩下的就是你姐夫和外甥,谁能嫌你。”

    “那也不住了,要不回去又得骂我。”

    姐俩正在这里讨论留不留的问题呢,院子里大燕走了进来。

    “奶,我听小韦说他小舅来了?”西韦根本在家呆不住,早提着鸟笼跟村里孩子显摆去了,西远拦了半天没拦住,嘱咐卫成跟着点,别好容易做成的鸟笼,再让他显摆坏了,到时候有得他哭的。

    “嗯,来了,燕儿啊,你是……”奶奶问大燕,大燕不会无缘无故打探小舅的事。

    “奶,你让他小舅在这住一晚上,我上回不跟你说过,我娘家村里跟我挺好的那个闺女,正好我前些天跟她要个鞋样子,她明儿给我送来,您看看能不能让他们俩偷着相看相看。”

    奶奶瞅了瞅大燕,一个鞋样子人家就跑一趟给你送来?这瞎话编的。不过,那个闺女奶奶倒是真见着过,也觉得不错。

    秋收后,村里人忙着起围墙,外村人听说了,有人跑过来看热闹,尽管他们每年出徭役都做过,知道咋弄,可是十里八乡的,村子都没有围墙,就莲花村起围墙,大家都当个新鲜事来瞧,实在是乡村的日子太过平淡,难得有啥事让人们兴奋一段时间。

    农闲时,外村人三五成群的过莲花村这边,瞧一瞧,看一看,互相熟不熟的还拉个话。有的人觉得莲花村人是在没事给自己找事,不过只要有心的人,就知道这件事的重要性。羡慕莲花村有人敢担事,能出头把事情搞起来。

    大燕没成亲以前,在娘家的时候,有一个挺好的姐妹,姓王,名字叫二丫。大燕听奶奶提过西家小舅的亲事后,就留了心,觉得两个人挺合适。

    二丫在同村人好奇,也来莲花村瞧热闹的时候,跟着过来一回。她主要是想来看看大燕,看着大燕家过得比想象的好,二丫既安慰又羡慕。

    大燕明白二丫的心思,也没废话,领着她到村里干活的地方看了看,然后借口渴了,去西家喝水,把二丫领到了西家。

    当时老太太还有西远娘都在,看大燕领来了个闺女,很热心的给拿水拿吃的,大燕故意在西家多坐了一会,让西家人相看相看,还借机把西远也叫了出来,让西远也瞧了瞧。

    大燕熟悉西家,知道他们家大事大多都是西远拿主意,所以,她把能做主的人都叫齐了。

    等二丫走了,奶奶瞧着西远就笑。西远还没明白呢,单纯的以为就是口渴了,顺路领同村姐妹来串门,顺便坐坐呢。

    可奶奶经过的事情多啊,差不多就猜出了大燕的意思。

    事后,老太太又细细地问了问大燕,大燕也没瞒着掖着,有啥说啥,“奶,二丫和我一样糟心,我是亲爹娘没正事。她爹娘倒是挺好的,就是前两年没了。现在二丫和哥哥嫂子过,她哥是个老实头,嫂子有点不是东西,看我们家拿我换了十两银子,她嫂子好像也开始打上二丫主意了,二丫为这事跟我哭了好几回。”大燕一五一十地跟奶奶学二丫家的事情,这些事还得摆在明处,省得以后知道了,她受埋怨。

    “这闺女咋样?”奶奶最关心的是二丫本人,要是也像大燕一样的,她不介意多花点钱给西家小舅娶


    穿越之青青麦穗 第15节(1/4),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