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重生之把你掰直重生之把你掰直 第41节

重生之把你掰直 第41节(1/3)

作品:《重生之把你掰直

    谈天原本有些失望,但是一听说暑假租房,就立即眼神闪亮起来:“小赞你是说我们暑假不回家了?”

    “你不是说要做外贸生意么,放假了还不赶紧去赚钱?”

    谈天头点得跟鸡啄米一样:“嗯嗯,要赚的,一起租房。”

    陈赞又说:“今年暑假我们学校还有半个月的军训呢。”

    “我们学校好像也要军训,据说要一个月。”谈天一说起军训,颇有些跃跃欲试。

    陈赞是知道军训的难处的,对军训倒没怎么期待,听谈天这么一说,扯了扯嘴角,又不好打击他的热忱:“那敢情好,到时候好好练练。”

    谈天摆了个秀肱二头肌的姿势,表示信心满满:“那当然,倒时候让他们瞧瞧我的厉害。我可是个神射手啊。”他说的是他玩弹弓的水平。

    过了一会儿,谈天从qq上给陈赞发了一句话:“亲爱的,晚上不回学校了,开房去。”这个时候qq还是个新鲜事物,刚刚才被推出,陈赞知道它的便捷,老早就给网吧的电脑下载好了这个软件,早期的账号是可以自己选填的,陈赞便选填了几个账号,都是特别好记的,和谈天一人一个,数字就差了一个,也就是后来人们说的情侣号。

    但是谈天不知道所谓的情侣号,他只觉得这玩意儿怪方便的,不用出声还能聊天,不怕别人听了去。

    陈赞回了一句省略号。

    谈天发了个露大牙的笑脸:“不反对就是答应了啊。那我现在去订房间,晚点来接你。”然后发了个红艳艳的嘴唇过去。

    陈赞回了个流汗的表情。谈天的头像已经黑了,他从陈赞身边站了起来,摸了一下他的脑袋,走了。

    正月十五这天,正好是报到开学的日子。陈赞办完手续,接到老虞的电话,说是让他去他们家过元宵节。

    陈赞斟酌了一下语句:“虞叔叔,我和两个同学约好了,一起过节呢,我就不去了吧。”

    老虞在那头说:“这不早都说好了,要来我家过节的,你的同学是不是小谈和小郑啊?叫他们都来我家,一起来,人多热闹,我没他们的电话,就不一一通知了,你帮我叫一声吧。对了,我叫虞彦开车去接你们吧。”

    “不,不用了,不麻烦虞哥了,我们自己去吧,我找得到地方。”陈赞怎么好意思还让虞彦来接。

    他本来都和谈天、郑伯齐约好了,去吃火锅的。现在老虞打电话来叫吃饭,也不好不去,因为他从家上来的时候,去老虞的商场给他拜过年,礼物是送到了,但是并没有上他家拜访。当时老虞忙,也没招待他们,只说元宵节的时候上他家过节。陈赞以为就是句客套话,没想到老虞还真是言出必行。

    北京到底是文化古都,元宵节比他们老家过得热闹多了,有庙会和灯会,有舞龙、舞狮、猜灯谜活动,到处都张灯结彩,挂着争奇斗艳的灯笼。而他们老家,到了元宵节这天,偶尔会有舞龙灯活动,通常都只家家户户点灯点蜡,除了灯火旺一些,倒没什么特别的。

    老虞家的元宵节也算得上十分热闹了,家门口大红的春联显示着年还没过完,另外又新添了两个漂亮的宫灯,节日氛围十分浓厚。老虞亲自整了一大桌子美味的佳肴,都是从自家商场带回来的各地的山珍海味烹饪的。据说老虞不轻易下厨,但是一出手就是大手笔,通常只在重要场合才肯露一手。

    几个年轻人吃得赞不绝口,也把老虞夸得跟一朵花似的。吃过饭,大家坐着看元宵晚会节目,虞彦妈妈廖阿姨拿了个紫色外壳的摩托罗拉手机出来打电话,问候亲戚朋友们节日快乐。陈赞一看那手机,便知道是最新款的,有一个粗大的外接天线,这个时候算是很小巧的了。

    廖阿姨挂了电话,拿着手机笑眯眯跟大家炫耀:“这是小彦赚了钱给我买的新年礼物,这东西就是方便,去哪里都能找到。”言语中满是自豪。

    陈赞几个也不拆她的台,都非常好奇地参观廖阿姨的新手机。父母嘛,总喜欢炫耀自己的孩子,他们几个都能理解。

    陈赞开玩笑:“虞哥没有给叔叔买一台?”

    廖阿姨说:“他爸喜欢大哥大,说那个有老板派头,嫌摩托罗拉小了。我觉得小巧的好,多方便啊。这是儿子的心意,头一回知道孝顺爹妈了。”

    老虞在一旁拌元宵馅儿,听老婆这么一说,哈哈笑:“我等着虞彦给我买最新款的手机呢,我就看中摩托罗拉那个最新款了,不过国内现在还没得卖。虞彦,听见没,先给我攒钱,等有了给我卖。”

    虞彦嘿嘿笑:“老爸,您不用我给您买一套幸福苑二期?”幸福苑是最近很火的一个楼盘。

    老虞哈哈大笑:“你要是有钱,就去给我买套吧。”

    陈赞看着这和睦的一家子,不由得会心笑了起来,举凡白手起家的人,家庭还能如此和睦,在暴发时代的中国,实在是很难得了。说到买房子,陈赞不由得感慨起来,这个时候北京二环内的房子也才几千块钱一平米,要是现在有闲钱,买几套房子囤起来,以后就是好几倍甚至十几倍的增值,这是稳赚不赔的买卖。

    要不要告诉老虞,让他们囤点呢。不过老虞未必愿意把钱拿来购置不动产,钱在他手里流动才有赚头。

    陈赞说:“虞哥你想买房?”

    虞彦摇摇头:“说着玩呢,没那么多钱。”

    陈赞笑起来:“我倒是想买套房子呢,现在房价便宜,趁早买了,就不怕以后涨价了。”

    陈赞这话一出口,所有的人都看着他,谈天第一个问:“小赞你以后要留在北京?”

    陈赞笑一笑:“也未必留在北京啊,不过可能会在这边先工作几年,总得有个住的地方吧,以后等走的时候转手卖掉也不亏,肯定有得赚。”

    老虞点点头:“说得没错,以后我们北京的房价肯定会涨起来的,前几年还只有一两千块一平方呢,现在均价都涨到四五千了,贵的都到八九千了,以后肯定还会再涨。”

    廖阿姨张大了嘴:“以后还会涨啊?”

    这回连谈天都点头了:“肯定会涨,像我们这样从外地来上学的,留京的越来越多,还有从外地来北京谋生的,肯定有不少人都想留在大城市的。”谈天对那年从北京回家途中见到的火车拥挤状况深有感触,这些年进城务工的人员只怕有增无减。

    郑伯齐是学建筑的,对房地产的大致形势还是有点概念的,他也说:“照目前房地产的走向来看,房价只会走高不低的。”

    廖阿姨转过头来拍了一下儿子的肩:“儿子,赶紧买套幸福苑二期吧。留着以后娶媳妇儿用。”

    虞彦笑起来:“妈,我都还没毕业呢,早着呢。”

    “房子放着又不会坏,先买,别到时候涨价了哭都来不及。”廖阿姨说,“首付妈借给你,每月贷款你自己还,你们那网吧一个月都能赚几万,还个贷款应该没问题吧。”

    虞彦哭笑不得:“我和陈赞还打算扩大规模呢,至少还得添几十台电脑。”

    陈赞说:“电脑慢点添也没关系,供一套房也要不了多少钱。”

    老虞拌好元宵馅儿:“好了,买房子的事明天再说,现在都来包元宵。过节不吃元宵,哪里有气氛。”

    大家都从位子上跳起来,去洗手包元宵,元宵馅儿有几种,豆沙馅儿的、芝麻馅儿的、花生馅儿的,无一例外,都是甜的,元宵节吃元宵,吃的就是团团圆圆、甜甜蜜蜜的节日氛围。

    谈天再来找陈赞的时候,正赶上陈赞去打水,陈赞拎着四个壶,谈天赶紧接过去两个:“怎么打这么多,是要洗澡吗?洗澡去澡堂子,暖和,人少的时候去就行了。”北京的冬天漫长得很,有时候到四月棉袄还脱不下身。

    陈赞笑笑:“没有,顺便帮同学打。”

    “你们宿舍打水也是轮着来的?”谈天宿舍就是这样的。

    陈赞说:“是啊。”

    两人走着,谈天突然问:“你上次在老虞家,说买房子的事是真的啊?”

    “有这个打算。”

    谈天有些紧张地继续问:“那、那你说以后我们还要在北京工作几年也是真的?”因为谈天始终记得陈赞说过要回家去发展的事。

    陈赞点点头:“是啊,但是咱们的前期资金不足,得准备点启动资金啊。而且我们都要去积累点工作经验才行。你是怎么打算的?”

    谈天连忙点头:“我也想在北京工作几年。”说实话,要不是陈赞惦记着建设家乡的宏伟计划,谈天更愿意和他一起留在北京,天高皇帝远,家中父母都管不着,就不用那么早跟家里人摊牌了。现在知道陈赞也有留京的打算,自然是喜不自禁,无论怎么样,他们至少能有几年的逍遥时光。谈天一想到这里,就忍不住呵呵笑起来。

    陈赞知道谈天傻笑什么,也没有出声打破他的美梦,心里反而有点酸,他们两个,注定是困难重重的吧。

    谈天回过神来,问:“咱们什么时候买房?”

    陈赞鼓起了腮帮子:“这个恐怕还要等一阵子,现在是有心无力啊,一是没钱,二是我们的户口都在学校,集体户口是不能单独拿出来买房的。”

    谈天挥起了拳头:“看来我得努力去赚钱买房子了。”买了房,就有了家,他和陈赞的小家啊,谈天觉得动力十足。

    99、第九十六章 又有桃花 ...

    新学期,两人都忙得很。陈赞忙着学习,忙着参加辩论赛,他又去应聘了校刊的学生记者一职,负责采访组稿,自己还要写点稿子投稿,有空还要去网吧看看,忙得是无暇分身。

    谈天忙着学习,参加学校的篮球比赛,学吉他,做家教赚钱,因为体育比较突出,还被吸纳进了系里的体育部,有空了还得去上网找寻外贸客户资源。当然,两个人还得忙着约会。

    日子紧张又忙碌,但是因为心有着落,有着共同奋斗的目标,从不觉得疲累和茫然,从来都是精神满满,充满了干劲和力量。

    四月,春风终于吹到了京城,仿佛是一夜之间,春便来到了。人们迫不及待地将身上厚重的冬衣脱去,换上轻便的春装。

    春日的阳光终于有了暖意,照在依旧灰扑扑的京城上,但是天空蔚蓝干净起来。枝条上褐色的芽苞终于泛出点绿意;二月兰早就悄悄地铺满了校园的山坡草地;桃花是早春的花儿,也悄悄地绽露出娇红;连翘跟南方的迎春花儿一样,此际已经繁花似锦,黄澄澄的一丛连着一丛,煞是明媚;海棠、丁香、榆叶梅等等也在酝酿着最盛大的花事……

    美丽迷人的北国之春,热烈而又隆重。唯一不足之处,便是太过短暂,稍不留神,便转瞬即逝。

    因为过于短暂热烈,故北京的春天显得格外隆重。压抑了整个一冬,人们在春光中难耐内心的雀跃,呼朋引伴去郊游踏青。

    周末,陈赞班上组织大家去香山植物园踏青,陈赞想着有一个星期没见到谈天了,便打个电话过去,问他要不要跟自己去游园,也无需和他们班同学一起走,分别去,到地方再约,这样既能避人耳目,又能一起玩。

    不巧谈天吉他协会里组织大家去爬长城,也正好想问陈赞有没有时间去。陈赞有些遗憾:“长城你不是都去过了,要不不去长城了,跟我去植物园吧。”现在是最好的去植物园的时节,去早了,花没开,晚了,花都谢了。

    谈天迟疑了一下:“这次不是去八达岭,而是箭扣的野长城,是我们吉他协会组织去的,有北京当地的朋友带路,早就约好了。你要不要跟我们一起去,我们还要在那边住一晚,看日出。”

    陈赞十分心动,但是想到是他们协会的活动,并非他们班级的活动,自己的身份不尴不尬的,有些不好交代,便说:“算了,你们去吧。下次你再带我去。注意安全,听说那边儿还没开发,山地很陡,比较危险,你千万要小心啊。”

    谈天点头:“嗯,我会知道的,一定全须全尾回来见你,顺便给你带块城砖回来。”

    陈赞笑起来:“说胡话,人安全回来就行了。”其实陈赞心里还是有点打鼓的,他上辈子去爬过司马台长城,那边已经是极险峻了,据说箭扣比司马台还险,便忍不住替谈天担心。

    箭扣长城位于怀柔县境内,以地形险要闻名,古代修长城是为防外地入侵而修的,所以都是借地形而修,越是陡峻,越要往那里修,这样敌人便越不过这天堑和人工共同修筑的防线。

    箭扣段的长城就是修在一处呈“w”状的山形上,远看似一张拉满的弓,扣箭待发,因此而得名。因为地势险要,受人为破坏较轻,保存了原长城的风貌,但也因历史久远,自然风化也比较严重,好多地方已经损毁,近来已经成为人们探险寻古的好去处。

    出发的时候谈天才发现,去的其实才只有八个人,四男四女。组织这次活动的是他们协会的副会长,一个叫肖杨的女生,电气工程系大二的学生,长得眉清目秀,留一头利落的短发,看起来十分俏皮干练,不过吉他弹得一顶一的好。另外还有一个向导,也是北京本地的男生,航空宇航工程系的大三学生范明宇。谈天知道范明宇在追肖杨,因为他们的策划,才有了这次活动。

    童尧也跟着一起来了。童尧是他们吉他协会中吉他弹得最好的一拨人,据说他从初中时就开始学吉他了,因此在协会里很受器重,也是谈天这种菜鸟的老师。

    谈天本以为去的人会很多,因为整个协会有上百号人,要是有活动,起码也有几十个人参加吧,结果集合的时候发现只有几个人,便觉得有些蹊跷。问肖杨,肖杨说:“箭扣比较险峻,去的人多了怕照顾不周全,不太安全,人少一点便于管理。”

    上车之后,童尧赶紧拉着谈天一起并排坐了,肖杨作为组织者,是最后上来的,看见谈天和童尧坐在一起,便开玩笑似的说:“童尧,咱们换个位置呗,你和晓燕一起坐?”

    童尧连忙摆手:“不用,我就和谈天坐吧,我有点学习上的问题想请教谈天。”

    肖杨瘪瘪嘴,不甘地说了一句:“你可真爱学习,出来玩也不忘记学习。”

    谈天有些懵懂地看看肖杨和童尧,觉得有点不对。一路上童尧只找谈天说话,肖杨和另一个女生不时插进话题来。谈天再迟钝也看出端倪来了,四男四女,正好四对,难道这是名义上的旅游,实际上是为了联谊?

    所以在肖杨第三次将吃的递给谈天的时候,谈天连忙拒绝了。肖杨满脸失望地转过身去,童尧笑嘻嘻地看着谈天,谈天抓了抓耳朵,难道肖杨对自己有意思?这个疑问一直持续到到达目的地之后。

    箭扣的长城实在是险峻雄奇,令人肃然起敬,那么陡峻的山峰,那么狭窄的山头,长城就从山头上蜿蜒爬过,当初这长城的修筑,不知道沾染了多少匠人的汗水和鲜血呢。

    谈天尚未从震惊中回味过来,童尧拉了他一把,朝正在和箭扣村老乡交涉的肖杨努了努嘴:“肖杨姐对你有意思呢。”

    谈天顿时尴尬起来了:“你开玩笑吧。”

    童尧嘿嘿笑了一声,其实这次出游的目的他是知道的,肖杨虽然说是社团内组织的活动,但并没有真正通知到所有人,只是有目的性的通知了一些人。谈天不知道,还以为是全社团活动,正好他对


    重生之把你掰直 第41节(1/3),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