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重生之把你掰直重生之把你掰直 第7节

重生之把你掰直 第7节(1/2)

作品:《重生之把你掰直

    “你会下吗?”谈天和谈阳问。

    陈赞自然是会下象棋的,但是这个时候他还没学呢,所以不能泄了密:“我不会,但是你爸肯定会,让他教我们。”

    谈天怀疑地问:“我爸真会下?”谈天只见过他爸打牌,没见过他爸下棋。

    陈赞说:“不信你去问他。”

    谈阳问:“赞哥你怎么知道我爸会下棋?”

    陈赞狡黠一笑:“我听他说的。”事实上是后来谈卫民年纪大了,谈阳做老板赚钱了,在城里定了居。谈卫民跟着谈阳进了城,脾气也没那么坏了,开始修心养性,不打牌了,经常去公园和几个老头子下棋消遣。这也是陈赞偶尔听谈阳说的。

    “象棋好玩吗?”谈天问他。

    陈赞点点头:“当然好玩。”就棋盘上那么小小的楚河汉界,却蕴藏着大智慧,是开发智力的极佳游戏。

    “那贵不贵?”谈天又问了一个很实际的问题。

    陈赞想了想:“不会很贵吧,大概也就是一两块钱的样子。”

    “这么贵!”谈天俨然一副守财奴的样子。

    陈赞忍不住笑了起来:“也许不需要这么多,下次去文具商店问一问就知道了。”

    三个人正说着话,陈赞远远看见有人打着一柄黑布伞,穿过湿滑的泥地,往自家来了。谈天和谈阳引颈探看,谈天说:“小赞,好像是你爷爷奶奶。”

    陈赞连忙站起身,他重生这近一个月来,还没见过爷爷奶奶呢,他知道他们去了县城的姑姑家帮忙带孩子。

    说起陈赞这个姑姑陈小芳,是他们村很了不起的一个人物。陈小芳是陈家最小的女儿,比陈赞的爸爸小了十来岁,自幼聪明伶俐,学习极好,在县城读完师范后,分配在他们乡的小学教书。

    陈小芳并不满足这点,漂亮的她拒绝了诸多的追求者,嫁给了一个比她大了十岁的离异男人。这个男人是镇中学的副校长,叫李大原,这个李大原也是个厉害角色,在短短数年时间里,便爬到了县城关镇中副校长的位子。

    陈小芳也因此调到了县小学,听说最近还在自考大专文凭,准备调到她丈夫的学校教中学。

    陈赞爷爷奶奶颇为这个女儿自豪,一家数代务农,结果出了个女先生,可不叫人扬眉吐气么,所以时时刻刻都将这个女儿挂在嘴边。

    这次他们去县城帮陈小芳带孩子,一去就是数月,要不是陈小芳的公婆过来了,老两口还不愿意回呢。

    陈赞看见爷爷一个人打着黑布伞走在前头,他姑陈小芳打着花伞搀着奶奶,小心翼翼地走在后面,肩上还背着一个帆布大口袋。不由得皱起了眉头,这种天气,怎么送老人回来了。

    奶奶看见陈赞,远远地就在雨里招起手来:“小赞,过来,你姑姑给你带糖吃了。”似乎已经忘记了正在下雨。

    陈赞看了一会,换了胶鞋,打着伞出去接老人。“爷爷奶奶,你们回来了。姑姑好。”说完伸手去搀扶他爷爷,虽然他爷爷还不到老态龙钟,但是六七十岁的年纪,摔着了可不是闹着玩的。

    陈小芳笑了一下:“小赞没出去玩啊。你爸爸妈妈呢?”

    陈赞说:“爸妈去后山茶园了,姐姐也去帮忙了。”

    奶奶埋怨了一句:“这下着雨,怎么还出去做事。我们去昌盛家算了。”

    陈赞接过话说:“二叔和婶子也在后山忙,峰峰和敏敏都在我家。”心说,这下着雨,您老还往家赶呢,要做什么事岂是被天气挡得住的。

    奶奶立即皱起眉头:“谁兴起这个劲,要包后山的?这不是拿钱打水漂么?”显然他们也是听说陈赞家承包后山的事了。

    爷爷嚷嚷道:“好了,好了,别那么多嘴,他们有自己的打算。让小赞去叫他们回来就是了。”

    奶奶遂不再抱怨,说:“小赞,去叫你妈妈回来做饭,说你姑姑来了。”

    陈赞哦了一声,没有说什么。

    到了走廊下,几个人放下伞跺着脚上的泥。陈赞端了凳子给大人们坐:“爷爷奶奶坐,姑姑你也请坐,我去叫爸妈回来。”

    陈赞堂弟陈峰和堂妹陈敏都围过来喊爷爷奶奶,拿眼偷瞧烫着卷发、穿着喇叭裤的姑姑,不敢认人。

    爷爷奶奶也是欢喜孙子孙女的,一人拉了一个在脚边,让他们叫姑姑,两个小的矜持着,开不了口。

    谈天和谈阳看了一会,对陈赞那个一身洋气的姑姑有些忌惮,连忙跟陈赞打个招呼,飞跑回自己家去了。

    陈赞并不忌惮他姑,虽然陈小芳对陈赞并不算友好,对他们家也有点居高临下的感觉。这个时候他们两家的关系还没有破裂,面子上还是维持得过去的。

    而关系僵化要从陈小芳的儿子李俊瑞病了说起。陈赞记得有一年夏天,陈小芳外出学习,将两岁多大的儿子李俊瑞送到陈赞爷爷奶奶这儿照看。

    结果那孩子哭闹得特别厉害,爷爷奶奶以为他只是离不了妈妈,所以也没当回事,结果后来就高烧不退,送去医院一查,原来是患上了小儿麻痹症,因为耽误了治疗,左腿落下了残疾,耽误了孩子一辈子。

    小俊瑞病了之后,中年得子的李大原对岳父母怀恨在心,从那以后就不登门拜访。陈小芳也觉得是娘家人害了她儿子,同娘家便疏远起来。

    爷爷奶奶也觉得是自己害了外孙子,心怀愧疚,落下了心病,不过两年,便相继病逝了。

    后来陈巧师范毕业,陈昌隆夫妇原本想托妹妹妹夫帮忙,去一所好一点的学校教书,但是陈小芳夫妇并不答应帮忙,他们对娘家人耽误俊瑞治病的事一直记恨于心。

    陈巧心气高,也不愿意仰仗姑父姑妈,自己辞职去闯荡,结果才出了事。陈赞清晰地记得,后来陈巧病了之后,这个姑姑就完全不与他家来往了,因为娘家一而再再而三地使她蒙羞,实在不值得来往。

    陈赞还知道,后来他那个谢了顶的姑父李大原,在快六十岁时还爬上了校长的位置,并且与一个年轻的女教师保持不正当的关系,诚然,他有权,别人送上门去,岂会有不接收的道理。

    而陈小芳失了矜持与高傲,如泼妇一般大闹城关镇中,李大原再次提出离婚。陈赞爸爸和二叔得知消息去看望陈小芳,但是陈小芳并不领情,冷言冷语地将哥哥们赶了回去,自己带着残疾的儿子单独过,晚景不可谓不凄凉。

    陈赞想着这些事,不禁唏嘘不已。他打着伞出了门,泥一脚水一脚上了后山,雨中茫茫都是苍翠的茶树,厚实的叶子上滴答着水珠,有的树上还有不少青青的小茶果。

    陈赞踮起脚尖,依然看不见人在哪里,便大喊了一声:“妈,妈,我姑来了,奶奶叫你回家做饭。”

    过了不多会儿,刘双双戴着斗笠,披着塑料薄膜做成的简陋雨披出现了:“你爷爷奶奶和你姑回来了,还有谁?你姑父来了吗?”

    “没有,就我姑。”陈赞摇摇头。

    刘双双答:“好了,我知道了。”又大声对着茶园里说,“昌盛,你和明丽中午也别回去做了,去我家吃吧,小芳回来了,你们哥俩陪陪她。”对于这个全家最有出息的小姑子,刘双双还是高看一眼的,没准哪天就要求小姑子帮忙。

    陈赞二婶张明丽回了一句:“嫂子,那我也回去帮你做饭吧。”

    刘双双想了想:“好,一起回去吧。巧巧,你也回来,别忙了,让你爸和你叔忙去。”

    20、第二十章 白费心情

    一大家子,难得到得这么齐,老老少少加起来十多个了。为了招待小姑子,刘双双还狠心杀了家里打鸣的公鸡,七拼八凑弄了一桌子菜,甚至还动用了陈赞平时攒的菌干。

    陈赞心里叹了口气,他何尝不知道母亲的想法,但是有些事情,却是努力了也没法达成的。

    刘双双一个劲地劝陈小芳吃菜,热情得连陈赞都有些挂不住了,但是又不好驳妈妈的面子。倒是陈昌隆看不下去了:“双双,小芳自己知道吃,都是自家人,不用那么见外。你自己吃吧。”

    奶奶给陈赞和陈峰两个孙子一人夹了一只鸡腿,她的用意很明显,孙儿比孙女重要,其实陈敏才是这个桌上最小的孩子。

    陈赞看了瘪着嘴要哭的陈敏,连忙将碗里的鸡腿夹给陈敏:“谢谢奶奶,我不爱吃鸡腿。敏敏,给你吃。”及时制止了一场即将爆发的混乱。

    张明丽连忙安抚女儿:“敏敏乖,快谢谢赞哥哥。”

    陈敏破涕为笑,一边啃着鸡腿,一边模模糊糊地说了一声:“谢谢赞多多。”

    陈昌隆和刘双双看着懂事的儿子,欣慰地笑了。爷爷也夸道:“小赞长大了,懂事了啊。”

    陈赞低头啃着鸡爪子不做声。奶奶看见孙子不吃肉,拣最没肉的部位啃,连忙加了一块胸脯肉要放到陈赞碗里来:“小赞吃鸡肉。”

    陈赞最不爱吃鸡胸脯那块儿,除非是炒鸡丁,他连忙端着碗离开了:“谢谢奶奶,你自己吃吧,我想吃自己会夹的。”

    陈小芳笑了一声:“陈赞懂事多了啊。”

    刘双双连忙说:“小芳啊,我家小赞今年期中考试考了第一名呢,等后年他就上初中了,让他考你们学校怎么样?”

    陈小芳顿了一下,露出一个不自在的笑脸:“到时候再看吧。其实只要成绩好,在哪个学校都一样的,也未必非要到县城去上学。况且县城虽然教学质量好一点,但诱惑太多,学坏也是极容易的。”

    陈赞在一旁听着,面目表情地看了一眼姑妈,她不愿意自己去,自己还不稀罕呢,上辈子他没去城关镇中读书,也照样考北京的重本。

    陈小芳其实是担心侄儿到自己学校去读书,要住在自己家里,这样就有很多不便,所以不愿意领这个事。

    刘双双连忙说:“这倒也是。但是小赞很听话懂事,不会学坏的。”

    爷爷奶奶当然也希望女儿拉一把自己家里人,所以奶奶也说:“小芳,你们学校到底还是好些,到时候让小赞去读吧。”

    陈小芳放下碗筷,有些为难地看着父母:“妈,你又不是不知道,我们学校都是通读生,没有宿舍。到时候小赞只能来我家住,刚好大原的侄女明年要上中学,到时候肯定是住在我家的。我家房子只有那么宽,陈赞又是个男孩,你让我怎么安排?难道让陈赞到外头去租房子住?”

    一时间大人们都沉默了,原本热闹的气氛有些压抑。陈赞开口为大家解难:“妈,到时候我要考二中的,不用到县里去上学。”

    刘双双转过脸来看神情淡漠的儿子,眼睛有些泛红。陈赞对着妈妈笑了一下。刘双双深吸了口气,平复了一下情绪:“好,小赞上二中也行,离家也近,我们也可以随时去看你。”

    陈昌隆也松了口气:“就是啊,二中还有高中呢,到时候直接在那里升高中也可以。”

    二叔陈昌盛也说:“小赞,只要学习好,在哪里都是一样的。你看你姐姐,在乡里读中学,还不照样在县里拿名次。”

    陈赞笑一笑:“二叔说的是。”三两口扒完饭放下碗到屋子外面去了,这屋子里气氛紧张压抑,呆久了影响人的性格。

    不多时陈巧也出来了,陈赞正蹲在地上和陈峰玩弹珠,陈巧蹲下来:“弟,你别往心里去,小姑那人是这样的。你去二中读书,比在县城还好呢,二中的教学质量也不比一中的差多少,爸妈可以经常去看你,给你带吃的。”

    陈赞点点头:“嗯,我知道。”他一定会去二中上学的,不仅他自己去,还要带上谈天也去,毕竟谈天就是上中学那几年学坏的,他要看好他了。

    陈赞突然说:“姐,你下周从学校回来,帮我带点邮票和信封回来吧。”

    陈巧有些意外:“你要写信?写给谁?”

    陈赞摇摇头:“没有写信,我有用。”上次林老师说了,他的作文写得不错,要将他的作文推荐报社去。陈赞本来没当回事,算起来自己也是快三十岁的人了,怎么好意思去和小学生抢资源。

    但是现在赚钱那么难,自己可不能光靠吃饭和跑步长身高啊,还得补充营养,他还要先攒点钱以防不时之需。现在家里刚包了后山,开销大,经济无比紧张,所以必须要尽自己的能力赚钱了。

    菌子已经没有可捡的了,冬笋还要过一阵子才能挖,这段时间根本就赚不了钱。而发表作文有稿费可拿,一篇作文应该能有几块钱吧,虽然不多,也是聊胜于无,要不试试好了。

    说干就干,陈赞试着以小学生的口吻写作文,但要写好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他自己怎么看也怎么不满意,总觉得矫情又做作。最后心一横,将稿子交到林老师那儿去了,把个大难题扔给林老师了。

    过了两天,林老师告诉他,作文已经帮他改好寄到报社去了。陈赞囧了一下,这连邮费都给自己省了啊。刚开始陈赞还有些记挂这事,但是过了半个月,都没什么回音,便知道这事黄了,遂不再记挂,转而想别的法子赚钱。

    天气越来越冷,陈赞开始犯懒了,早上留恋温暖的被窝拖拖拉拉不愿意起来。有一天早上,谈天都到屋外叫他了:“小赞,跑步去了吗?”

    陈赞一个激灵,头脑清明起来:谈天这家伙都起来了,自己岂会有赖床的道理,一二三,起!他用力一掀被子,冰凉的空气立即包裹起他,冷得打了个哆嗦,他迅速穿上衣服鞋袜,匆匆从床上跳下来。

    谈天等了一会儿,没听见动静,自言自语地说:“难道已经走了?不该啊,今天我比平时还起得早。”

    陈赞拉开门,打了个哈欠,呼出浓浓的白气:“这儿呢。”

    谈天都跑出去几步了,收住脚回过头来:“小赞你还没走呢?”

    陈赞揉了一把脸,把脸上的红晕揉掉:“嗯,才起来。走吧。”

    谈天把脚步放慢,和陈赞并排跑,没有菌子捡后,谈阳就不跟着他们一起跑步了。

    陈赞看他只穿了件毛衣,一件不厚的外套,光脚穿着解放鞋:“坛子你不冷啊?袜子都不穿。”

    谈天嘿嘿笑:“不觉得冷啊。袜子有一只不见了,就没穿了。”

    陈赞看了一下他的脸,虽然穿得少,但脸色依旧是黑里透红的,可见并不是打肿脸充胖子。心说:这家伙火力真壮!

    跑到后山处,谈天还习惯性地往松树林里去转一圈,陈赞不去松林,而是转到竹林去看了一下,地面还没有任何裂痕,冬笋看样子还没长大呢。

    谈天没找到任何菌子,回头来找陈赞:“哎,一个菌也没看到。你在找什么?”没有菌子,就没有钱赚,谈天俨然已经是个小财迷了。

    “找冬笋。”陈赞头也不回,用脚扫了一下地上的叶子,继续找裂痕。

    “在哪里,有吗?”谈天果真被吸引过来,挖冬笋,几乎是每个山里人都有的经历,就算是自己没挖过,也跟大人去挖过。

    陈赞摇了摇头:“没有,应该还要过一阵子。”

    谈天问:“你说冬笋拿到街上去卖,能卖钱吗?”

    陈赞看着谈天,用手点一下他的脑袋:“能,你这个财迷!”

    谈天立即浮想联翩起来:“嘿嘿,那就太好了,这么多竹子,肯定能长很多冬笋,到


    重生之把你掰直 第7节(1/2),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