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红楼之庶子有为 第22节(1/1)
作品:《穿越红楼之庶子有为》
“没问题。”
第二天,一行人离了卫家农庄先往太原进发。
“这个县是受灾最重的,咱们去瞧瞧。”贾环指着县方向说,
“你怎么知道这个县受灾很重?”
“可以看得出来啊。”贾环指着路边的树,“还不到冬天,树上的树叶都没了,这说明什么?说明树叶被饥民吃光了,一路上我们也没见到牛马动物,连老鼠都没有,可见都被吃了。”
陆霄凤很发愁:“是啊,人都没吃的,哪还能养牛养鸡,吃了牛不知明年春耕怎么办?”
贾环说:“你想的太远了,那些灾民能不能活过今年还是问题呢,哪顾得上明年春耕,只能等来年朝廷拨下种子农具。”
禄儿和包大刚先去打探消息,贾环和柳湘莲亲自到堤上考察,冒险到河滩上一看,筑堤的材料根本不是石头,大多是蚬子壳,大水一冲就哗啦了。
“死混球。”贾环痛骂这帮蛀虫,真不把百姓生死当回事。
两人又回到客栈,包大刚和禄儿也打探回来,消息令人震惊,河道总督黄维起居奢华,不但强买强卖,还强抢民女,被他抢去的女子很多都下落不明不知生死了。
贾环脑中迅速闪过《包青天》剧情,被抢的民女关在软红堂内,正哭啼啼地盼着救星。
根据眼下掌握的情报,做为河道总督衙门贪墨是肯定的,这年头哪个官不贪,可是贪污修河堤的工程款,视百姓生死于不顾,这种行为不可原谅。知道真相是一回事,能不能惩办他是另一回事,一是没有证据,二是黄维是宰相胡有恒的人,朝中有人罩他他才敢这么狂,而且他贪下的银子,只怕会有一半上贡胡府。
“先找证据。”贾环先定下第一步骤。
“怎么找?难道你知道证据在哪儿?”柳湘莲问。
贾环高深莫测一笑,没有说话。
87
贾环不再微服私访,而是打出八府巡按的钦差仪仗朝太原进发,陆霄凤带着卫队前呼后拥,巡按这官衔还罢了,每年朝廷都会派巡按访察民情,丁酉科状元及第,连中三元的牌子一打出来,让所有看见的人眼晕,女人两眼冒心,男人又妒又羡,家长难免在淘气的孩子屁股蛋上拍两下:“就知道淘,要向大哥哥学习啊。”
这排场打出来,有不怕死的百姓拿着纸往上冲,贾环震惊,想不到山西粉比京城的更疯狂,居然这样冲上来要签名,赶紧喝止拿大棍准备打人的差役,命那人上前。
原来那人拿着纸冲过来不是要签名,是要告状喊冤,贾环命手下接了状子一看,上面告的是山西巡抚黄维强抢民女无数,而且许多民女不知所踪。
贾环答复说会细察案件上奏朝廷。这让巡抚衙门一帮子官员坐不住了。
巡抚衙门里,一帮官员围着抚台。
“这小子不会来真格的吧?”一个官员很担心,所有人都看向他们的老大。
“虽然他年轻,可是听说在京城很是干净利落的办了几件案子。不能小看啊。”
“是呀是呀。”众人附和。
黄维吸了一锅水烟,咳了一声,听差赶紧捧上银唾盒,黄维吐了这么慢条斯里地说:“慌什么?山西已经是铁打一块,多少钦差和御史都没在这块地里讨得便宜,他连中三元又怎么样?大好前程在眼前,他会冒险跟我们斗?他这样只是虚张场势,也好跟上面有个交待罢了。”
“还是抚台大人想得深远。”所有下属猛拍马屁。
“明晚我们会会他。”黄维战意十足。
晚上,山西巡抚衙门一众官员在城里最豪华的酒楼包了一桌接风宴,还召了最漂亮的舞妓助兴。除了官员还有一些在当地影响很大的商人。
贾环没有拒绝。河道衙门的官们看他肯赴宴,都觉得这人可以拿得下,并不是茅坑石头。
“连中三元有什么了不起,他毕竟还年轻。”
其它官员纷纷附和:“就是,摆这副架势无非是让我们害怕,暗示我们上贡分好处。”
黄维点头,心里盘算好了该拿出多少数目把贾环拿下。
贾环如期赴宴,没有穿官服,只穿了件月白色的儒衫,腰系玉带,头戴方巾,宽服广袖,愈发显得面如冠玉,风度翩翩,显得十分可亲。众人见了都松了一口气。
大家寒喧几句入了席,说些风花雪月之事。宴到一半,贾环把话题拐到河工上。
“前几天我视察河工,发现有相当长的堤段都是蚬子壳夹沙子堆的,平时无事还好,发大水时根本不能承受。这是怎么回事?”
黄维早知道他有此一问,早就有了说辞:“这定是底下人监工不利,我一定彻查到底,让小贾大人能对上面有个交代。”
“哦,原来只是有个交代就行。”贾环似笑非笑看着他,“大人是不是想说这段堤的监工是编外人员,是技术不过关的临时工修的?”
“小贾大人真是明察秋毫。”黄维彻底放了心,本来他打算探探贾环的底,如果对方强硬的话,就推出几个小棋子平息民愤,给上面一个交代。现在看来贾环很识趣,主动把堤毁人亡冲淹良田的责任推到编外人员或临时工身上,真是懂事,这样的人将来一定前途光明。
山西众官见见钦差如此聪明识相,都放了心,开始推杯把盏。
一帮人团团敬酒,连吃带喝,虽然外面百姓遭灾,无数人流离失所没有饭吃,但是招待钦差的宴会规格绝对不低,主菜是一品燕窝,还有鹿唇、熊掌、象鼻等罕见的珍物,尤其是一味龙凤呈翔更是不得了,凤凰羽毛全是掐头去尾的绿豆芽做成,豆芽中空,里面塞了鸡茸,龙麟则是用火腿裹鸡丝,费工费时,耗资万贯。
贾环吃到嘴里,并不觉得比街头小店的回锅肉更强,一盘算这桌菜的费用,只怕没一:“看来他们要的是账册信件,是黄维的人。”
柳湘莲说:“我试试。”
柳湘莲上前一拱手,道:“在下柳湘莲,洪门老祖门下,做点海砂子买卖,都是线上的朋友,请瓤把子高抬高手行个方便。”
“即然你主动递门坎,只要你们把身上所有东西留下。”匪首挥着刀子。
柳湘莲扭头对贾环低声说:“看来是真盗匪不是官兵。”
贾环也小声说:“他们虽然会江湖黑话,可是手里的兵器却是相同规格。不是国家正规军,哪里来的如此统一的正规武器?”
柳湘莲更加心惊:“难道这帮盗匪是黄维一伙的,飞鸽传书到这里要他们劫杀我们。”
“肯定是啦。”贾环盘算着该怎么办,五人对的很好,你不要挑刺了好不好?”
两人边走边谈到客厅。这个院子是礼部下属礼宾司管的一处府院,专门接待外国使臣,院宇宽大,种植着各样花草树木,后院的小客厅,外面雕梁画栋,里面是西式洛可可风格的陈设,宾主在沙发上落坐,仆人很快献上茶来。
巴加里喝的是咖啡,贾环说:“我不介意你分我一点喝。”
“你能喝得惯?”巴加里惊讶,这东西他也曾当宝贝一样捧出来请要好的官员喝,但是那些人无一不皱眉咂嘴。
“无所谓啦,本官对外洋一切都抱着新奇的态度,很愿意为促进中外交流做贡献。”
巴加里很高兴,亲手给他也冲了一杯咖啡。贾环端起印着玫瑰花的精瓷小杯,先闻了闻,久违的香味直扑鼻端。
宾主二人边喝边谈,贾环先问:“使臣大人身负帮助传教任务,不知做得怎么样?”
巴加里愁眉苦脸:“很困难,我们的人办善堂,收养孤儿,照顾老人病人,做了许多好事,可是中国人还是不愿接受我们的宗教,有的地方甚至驱赶传教士。”
这种情况贾环早就心里有数,说:“这也是意料之中的事,想当年佛教从外国传入我国时,也经历了一个艰难而漫长的过程,有的朝代还杀僧毁寺严禁传播佛教,经过多年的融合,佛教才在中国大地上扎下根,成为中国文化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这个我明白,可是这里的难度超过了我们的预计。”巴加里抱怨道,如果天主教也象佛教那样经过好几百年才能让中华接受,实在是郁闷,他根本活不到见功的那一天。
贾环指点他:“那是因为中国有着数动了皇帝,便不再说话,有时候话要说半截,剩下一半让对方脑补去,他只告诉皇帝,那帮盗匪人多,武器是正规军才有的统一规格的兵器。地点在山西,离京城不是很远,这些信息加起来,足够让疑心病重的皇帝进行强大的脑补。
半晌,皇帝说话了:“你看让谁去剿匪比较好?”
皇帝居然开始征求他的意思,可见对他已经越来越重视,贾环不敢表现喜色,仍然一副忠诚的样子,说:“为免打草惊蛇,就地使用山西兵力就可以,只需几天就可报捷。”
皇帝开始寻思,道:“听你说太原那边的西大营是和黄维一气,东大营却和他不一气,就用东营的那个参将吧,姓陆是不是?”
“皇上英明。”贾环真心感动,本来想让陆霄凤立功的,你自己说出来,那就不用我费事了。
贾环又拿出用油纸包的账册,这是柳湘莲回家后又回转到驿站马棚取回来的。
皇帝翻看,只见许多款项来去不明,还有黄维这几年朝廷那些人的进献,说白了就是分赃,难怪这么多人替他上好话。
“这账册你可给人看过?”皇帝莫名问了这么一句。
贾环说:“这账册事关重大,牵涉朝中多位大员,臣宁死不能让人利用这账册要胁皇上,所以臣冒死将账册偷出,未经第二人之眼,直接交给皇上。”
穿越红楼之庶子有为 第22节(1/1),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