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穿越红楼之庶子有为穿越红楼之庶子有为 第20节

穿越红楼之庶子有为 第20节(1/2)

作品:《穿越红楼之庶子有为

    “就是人的指纹。”贾环摆出电视上看来的名侦探分析案情的酷酷表情。

    “指纹?”

    “对,犯人画供,或是签买卖契约不是要按手印吗?当官的在吏部取执照也要按手印,这就是指纹。”

    杨彬糊涂了:“指纹是每个人都有的,可是只能用印泥印在白纸上才能看出来,那佛龛上的指纹谁能看得见呢?”

    贾环说:“我可以配一种药,涂在被犯人摸过的东西上,上面的指纹就可以显出来了,然后和那十五个人的指纹一对照,就可以查出是谁干的啦。”

    这种方法闻所未闻,杨彬目瞪口呆地看着他。半天才问:“这法子没听说过,你是从哪知道的?”

    贾环做高深莫测状,微笑:“我是状元,博览群书,自然知道许多别人没听说的东西。杨大人只要派人守护好佛龛,不要让人把指纹擦掉,等三天后我制出药水就可以查指纹了。”

    杨彬不是科举出身,对有文曲星下凡之称的状元郎很有神秘感,居然相信了。

    于是两人密议一番,分头行动,贾环回家制药水。杨彬则招集看守佛堂的十五个太监,拿了红色印泥和白纸,让那十五个人当场按下手印以备查对指纹,然后派人看守佛堂和锦盒。

    很快,贾环的办案方法就传了出去,所有人都无比好奇,伸长脖子准备看他怎么取指纹。林彬得知过来看他,直接从梨香院通街的角门进到后院正屋,就看见贾环正在桌前写东西,屋里并没有药罐之类的物件。纳闷道:“你不是要制药水查指纹吗?怎么这么悠闲?”

    拿起桌上的纸一看,不看则已,一看吐血,原来是无比狗血的种马小说大纲,正文也写了几万字了。

    “都什么时候了,你还有闲心写小说?药水制好了?”

    贾环把桌上的纸收好,摒退所有下人,低声说:“鉴定指纹一说,别人信也罢了,你也信了,智商太低了吧。”

    林彬笑了:“就知道你在搞鬼。对了,你写小说做什么?真的是闲得蛋疼了。”

    贾环捶他一下:“你才闲得蛋疼呢,我是想办报纸。”

    林彬一点就透,恍然笑道:“你想影响舆论。”

    “这是目的之一,还有就是开启民智。”贾环收起笑容,很严肃地说,“你不是想发展工商业么?现在的国情还不允许,我们可以创造这样的条件。”

    仅仅是靠权利还不够,还得有一些辅助手段。所以,贾环想办报纸,介绍一些先进的思想文化以及西方的科学技术。也要刊登国内一些大事,还要借机发表一些对国事的看法,影响民众,尤其是士林。

    朝廷有按期发行的京报,登载朝廷大事和官员升降调迁什么的,但是没有市井民情方面的新闻,仅限于官员阅读,相当于内部参考。贾环想弥补这一方面,这个时代的造纸印刷技术和出版发行业已经发展到相当完备的水平,技术层面不成问题。

    “舆论的作用不可小看,你记得吗?在现代,再烂再臭的事情只要一上焦点访谈,马上就有解决的希望,否则就被会包住烂到内部。所以百姓们把解决问题的指望放在媒体身上,这和古代人把公平寄希望于清官和侠客是一种心理,就是对法律的失望。”

    “没错,在法制不健全的社会,舆论的作用可以强大到干涉司法的地步。”林彬表示同意,又想到另外一个问题,“那你想怎样把报纸推广出去?”

    “你忘了金大侠是怎么办《明报》的?”

    “对哦,他就是为了推销报纸才写武侠小说的,你也要写武侠?”

    “不是,我针对的读者群是那些小知识分子,为了扩大读者群,可以加武侠因素,但是不能是纯武侠。那些文人认为侠以武犯禁,不喜欢武侠的,但是老百姓又渴望侠客为他们申张正义,所以侠客是少不了的。为什么《包青天》这么红,因为它满足了中国人的清官情结和侠客情结。”

    贾环说着给他看了大纲。

    小说名定为《定风尘》,主角是个家境不错的读书人,这种人遍地都是,这样的设定容易使读者有代入感,正在家刻苦读书准备赶考时,突然遭了难全家被抄,这种情节能引起读者的关注度。起因是主角父亲是朝中尚书,因为制止兼并土地而被政敌就是某个奸相下了毒手。

    看到这里,林彬叫了一声:“这么明显的影射政事,不太好吧。”

    “文里有没说奸相是谁,总之,很迎合了现在的人们痛恨奸相,以及渴望得到土地过太平日子的心里。”

    林彬继续往下看,宰相家兼并土地八十万亩,还指使下面的人毁堤淹田,趁灾难借机贱买农民的田地。后面还有一段注:“这一段要充分调动读者痛恨奸臣同情百姓的情绪。”

    然后主角就踏上了为父申冤,同时要将其父的理想继续下去的漫漫长路,充分体现了“三年无改父之道”的孝道理念,很容易招当代士人的好感。

    遇上很多艰难险阻,有英俊侠客相助,有美貌佳人支持,最后主角斗倒大坏蛋,考中状元,举荐贤才,沙场征战抵御外侮,平反冤狱,把其父的施政理想贯彻下去,从此国库充盈,耕者有其田,物阜民丰,天下大治,同时主角也高居宰相,虎躯一震,王霸之气尽显,敌人闻风丧胆,或奔逃求馓,或争当小弟,佳人则是一见钟情二见倾心三见非君不行,最后主角把一路支持他的红颜知己都纳入后宅……

    林彬看了汗死,说:“你不是顶鄙视那些种马么?我要在后宅广纳美女你还说我不要脸来着,怎么你的主角这么种马?”

    贾环不以为然:“这叫迎合读者口味,你知道世人的理想是什么?”

    “知道,有一首诗专门表达了世人的理想人生。”林彬背起来,“父作高官子状元、绕家络,上下交流全靠底下人传话,这就是领导动动嘴,小兵跑断腿。

    这传话的重要性,贾环非常清楚,比如红楼梦中的小红,就因为传了次话得到了王熙凤的赏识和提拔,只听她小嘴叭叭的爷爷奶奶的说了一大堆,旁听的李纨,看书的读者全都稀里糊涂,唯有使唤她说话的王熙凤听懂了,觉得她是个好苗子,从此把她收到身边教导。可见为领导传话是一项多么不得了的技术。

    即了解传话的重要性,自然不遗余力,他的天资不是上等,好在他知道用勤补拙,领导发话下来,赶紧用随身带着的小本小笔记着。领导有些不解,他说:“害怕漏掉一个字,误了差使,所以记下来,师父过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

    领导不大相信状元会记性不好,但是见他如此一丝不苟小心仔细生怕出一点差错,倒也喜欢他这样谦虚谨慎的态度,愿意把更重要的事交待给他。

    贾环在皇帝,内阁,六部,及京里各衙门间跑腿,不怕辛苦,对一些吃力不讨好的差事也从不推辞,领导交待的任务更是保质保量的如期完成,对前辈同事谦虚求教,从来没有骄傲的表现。

    前辈们起初对他持观望态度,等过了些日子,看这孩子虽然年少得志,却没有一点骄狂的样子,做事勤快谨慎,待人谦虚宽厚,说话有分寸,渐渐开始接纳他。

    这天一下班,贾环就看见卫守义在宫门口等他,原来是给他送东西,一套极小巧的笔墨,雕花白铜墨盒,细巧的小笔,翡翠笔套,很适合随身携带记点什么,一看就知道是谁送的。除了那个人,还有谁这么细心的暗中照顾他。摸着那白铜墨盒,贾环忍不住心酸,现在,连跟他多说两句话都不敢,还要做出一副冷淡的样子表示和他没关系。再一想到那人托付给他的女人孩子,更觉身上担子重,秋露有孕的事很快就要公开,为了更好的保护她,还是搬出去自立门户更放心一些。

    上了车子,贾环又把钱槐禄儿叫上来,问:“你们有什么法子能让我搬出来住。我早出晚归在外面干活,担心家里姨娘会不会和太太不对付,又担心房里的丫头们会不会跟别人起冲突,很不放心。”

    钱槐为难,道:“这事赵姨奶奶也跟老爷说过,说你成天上衙门早出晚归,太过辛苦了,想让你搬到离衙门近的地方住,可是老太太、老爷都觉得这是变相分家,不好。”

    “分家就分家,家产我一文不要,都给宝玉,这总可以了吧。”

    两个管家吃了一惊:“为了搬出去你宁愿不要家产?”

    作者有话要说:对不起,今天来晚了,看倾世皇妃看得正h,忘了更文了

    82

    穿越红楼之庶子有为 解决难题发现暗卫

    “分家就分家,家产我一文不要,都给宝玉,这总可以了吧。”

    两个管家吃了一惊:“为了搬出去你宁愿不要家产?”

    “男子汉大丈夫,只患事业不立,家产什么的都是身外之物,可以自己挣,没有也不要紧。”贾环豪气万丈,荣府早就寅吃卯粮只剩空架子了,这家产不要也罢。

    禄儿赞赏点头:“说的是,男子汉事业为先,争夺祖上产业怪没出息的。”

    贾环期盼地看着他,禄儿面无表情又补一句:“但是我也没办法能让爷顺利搬出去。”

    贾环又郁闷了,拿起小本和小笔又想写点什么,偏偏没灵感,只好和小厮聊天。

    “最近京城新出的京城晚报你们看了吧?”

    钱槐说:“看了,上面登着劈柴胡同有家酒楼新开张,头三天免费试吃,我们啥时候……”

    “就知道吃。”贾环吼他,“难道你不会关心点别的,比如孤山樵客写的那篇小说怎么样,读者反响如何?”

    钱槐说:“是《定风尘》吗?这文一出来就非常受欢迎,火得不行,有茶馆酒肆开始拿这个说书,听众不少,凡是拿这个说书来招揽顾客的酒楼,人气都很旺。”

    贾环第一反应是我成大神了,第二反应是我的版权被侵犯了。可是找他们理论也没意思,他们肯定说我是帮你宣传,你应该感激我,我白拿你的小说卖,那是看得起你,否则那些不识字的人能知道你的小说么?

    算了,不理他们。继续问关心的问题:“那些登载生活世情的版块,大家都是什么反应?”

    禄儿说:“女人比较关注那些广告,什么店有减价货,什么店新开张优惠什么的,男人对新闻感兴趣。比如,上个月那个老人被撞的案子。”

    上个月出了件说大不大说小不小的事,一个老太太在城外乡间小路上散步时被一辆飞奔的马车撞倒了,于是一个叫张瑞的小伙子把她扶起,又送她就医,然后老太婆的家人怀疑是那小伙子撞了人,要他赔钱,老太婆被撞后昏倒,不知道是谁干的,而当时在清晨,行人很少,不能为双方提供有力证明,于是官司就这么打起来。

    贾环想了想,说:“我记得这案子是上个月发生的,现在已经二十几天过去了,怎么还是新闻?”

    一直没说话的禄儿开口:“因为这案子迟迟判不下来,搞得民意沸腾,老百姓很关注这件事,所以仍然算是新闻。而且这案子的难点不在于没有目击证人,而是双方当事人,一个是胡相爷府里管家的老娘,另一个是骆相爷的小厮,应天府不敢判,因为不管他怎么判都会被另一方说成他巴结某某人,会被对方攻击。”

    “切,该怎样就怎样好了,管他当事人的后台是谁。”贾环对应天府的办事效率表示鄙视,“如果是我接这个案子,你们喝完一碗茶的功夫就可以结案了。”

    换上以前,听他这么说有人会笑他说大话,可是经他上次干净利落了结诏书被盗案,令所有人不敢小看,这家伙做事剑走偏锋,不可以常理断之。说不定他真的轻松断了案子也未可知。

    第二天,贾环照常入宫上班,因为两天后是端午节,节日有两天假期,所以提前要把该做活做完。上了班先处理手头的文件,又到乾清宫送内阁的票拟,回到内阁值房,咕噜咕噜灌下两碗茶,抓起扇子猛扇:“今年天气热得早,不知道南边端午汛能不能平安过去,若是再发了水灾,我们又有得忙了。”

    曾存仁说:“难得你操心这些百姓的安危。”

    林彬问道:“你怎么去了这么久?”

    贾环答道:“我去送票拟,户部工部又抬杠,老头子拿这些事问我,我能不答?”

    曾存仁关心地说:“他有没有为难你?近来因为张玳上奏的事,皇上心情不好。”

    贾环说:“为难倒是没有为难。说实话,我觉得张玳也太沽名了,他上奏批评皇上沾染酒色财气什么的,简直是无事生非嘛。”

    “怎么讲?”

    “酒能助兴,从官到民有几个不喝酒?食色,性也,谁没有老婆?说皇上敛财,可是百姓们谁不想有积蓄?儿子淘气仆人办错了事换上你难道不生气?那些官们自己都做不到的事,却要皇上做,一不如意就上折子谏,好象是不畏权势的诤臣似的。其实就是想为自己博个诤臣之名,却连老头子的个人私生活也管,换上谁都会生气。”

    林彬正要说话,忽然脸色大变。贾环还没发觉,只管说:“结果老头子一生气,后果很严重,本来分派事情一次不说完,又让我多跑几遍腿,累死了……”

    贾环终于觉得不对劲,转头一看,吓得腿一软跪倒在地。屋里所有人都跪倒在地。

    门口的皇帝板着脸,说:“朕动动嘴,你就要跑断腿,觉得委屈是吧?”

    “臣不敢有此意,皇上智珠在握,成竹在胸,臣替皇上跑腿传话,能学到不少东西,正求之不得。臣对皇上的敬仰之情有如滔滔江水,连绵不绝,又如黄河泛滥……”贾环吓得语无伦次。

    皇帝一挑眉,仍然不放过他,又道:“你刚才说谁是老头子啊?”

    值房里的人吓得满头冒汗,年长的前辈忍不住瞪贾环一眼,这个臭小子。

    贾环却镇定地说:“老头子自然指的是皇上了。”

    所有人吓得大惊,这小子疯了,不赶紧为自己出言不逊请罪,反而当面直说皇帝是老头子,不想活了。

    只听贾环又说:“皇上称万岁,自然是老,皇上是万民之主,即为‘首’,首者,‘头’也。皇上是真龙天子,是为‘子’,三者合起来,就是‘老头子’。”

    皇帝笑了:“就你嘴滑。你在家也这么叫你爹么?”

    “臣父当不起‘老头子’的称号。臣一见到皇上就能感觉到一股强烈的皇气涌来,对皇上崇敬孺慕之情,如菜地里的萝卜……”贾环又开始猛拍。

    皇帝纳闷了:“怎么讲?”

    “不能自拔。”

    皇帝板了一会儿脸,也撑不住笑了:“臭小子真滑头,你才是菜地里的萝卜呢。”

    其他人见皇帝笑了,才松了一口气。

    皇帝早就来了,故意不使人通报才听到他们几个的谈话,心里震惊又百感交集,贾环说的那番话粗听起来没什么,细细回味,他的出发点却是把皇帝当成一个普通人看待,而不是象其他人那样把皇帝看成圣人当成天神,一点毛病不能有,一点错误也不许犯,否则就要上书力谏。皇帝还不能生气,否则就是堵塞言路,是昏君。

    皇帝活这把年纪,受惯了被高标准严要求对待,今日是头一回被人在平等的地位上把他当成一个普通人,这样被人宽容地对待,平生第一次。

    皇帝心里委屈稍微疏解


    穿越红楼之庶子有为 第20节(1/2),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