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穿越红楼之庶子有为穿越红楼之庶子有为 第12节

穿越红楼之庶子有为 第12节(1/2)

作品:《穿越红楼之庶子有为

    贾环直叹气:“咱家都这样了,你们内外两管家还要窝里斗,这个家不败就没道理了。”他虽然想挽救贾家,可是也经不起他们一个二个的瞎蹦搭还窝里斗。

    看贾琏凤姐夫妻反目,贾环很无奈,不得不承认王熙凤做了一件极蠢的事。

    在古代,女人以夫为天,以夫为终身依靠,她这样得罪了东府不说,还往死里得罪了丈夫,到头来有什么好处,就算仗着王家势大,贾母宠爱,又能支持多久,为了权利,最后遭丈夫厌恨,她这样的人生能算幸福吗?

    其实以她的美貌娇艳,还有心机手段,若放下架子,软语撒娇,温柔体贴,不要贪恋权利少揽事,好生保养身子生个男孩,完全可以笼络住贾琏,夫妻恩爱,再加上王家的势力,谁也动摇不了她的地位,何苦连续伤人性命。既然已经把人害死,给些钱好好发送也是了,居然连银子都不肯出,实在太不留余地了,做事如此狠绝,难有好下场。

    贾环心里暗自叹气,这齐人之福还是不要享了,为了一己私欲,左一个右一个放在屋里,对己对人乃至对整个家都没有好处。

    又想到赵姨娘在这样的家庭居然能把儿女安全生下来养大,也着实不容易,以后要多孝敬她才是。

    至于贾琏如何安葬了二姐,后来又如何冷落秋桐,如何暗中寻访张华,凤姐又如何发卖了善姐。贾环无心过问,只是全力准备下一轮的院试。

    前面两级考试是用来淘汰劣生,选出优秀考生的,最后一级院试则是评定名次的,根据优秀与否将学生归入县学或府学学习。名次靠前的可以入府学。由提督学政主持。

    贾环自然毫不意外地在院试中取得好成绩,得以入府学学习。

    学习地点在学宫,训导指挥着学生进行了入学仪式,拜至圣先师孔子,再行拜师礼,教授大人再领着学生背一段太祖圣谕什么的,入学仪式算结束,从此成为生员一名,俗称秀才。

    课程分为礼科、射科、书科、算科。顾名思义,算科是学算术的,射科是学射术的,书科是学书法的,这对科学考试很重要,如果写不出一笔好字,就算文章再好,考官连看都不看直接刷下去了。重要的还有礼科,学习的是科考题目。乡试会试除了要考八股文,从四书五经中出题。还要考诏、诰、表,说白点就是行政应用文写作,这些都要学习。

    上课时间是每月二十天,考试时间四天共二十四天,可以不出勤,但是月考则必须参加,如果垫底两次,就会有降级甚至除名的危险。

    以贾环的学习能力,在家学习也是差不多,只是进入府学的同窗们是他以后未来的人脉,还是经常见面联络感情比较好。所以他隔三差五的去府学上课,课余时和同窗们交流感情,切磋学问,日子过得紧张充实。

    作者有话要说:  贾琏其实蛮帅的。

    -

    -

    庆贺进学考前辅导,

    返回书页

    穿越红楼之庶子有为 庆贺进学考前辅导

    第49章

    寻常人家子弟,中秀才也是件不大不小的喜事,免不了摆酒设宴,亲友庆贺。

    贾环是继贾珠之后,荣府第二个进学的子弟,比当年十四岁进学的贾珠还小了一岁,成绩也更好。赵姨娘和探春都非常高兴,只是王夫人恍若不知,也没有提摆酒请客的事,更忘了写信报告贾政,还是贾母问起这事,王夫人这才命人准备酒席宴请亲友。

    贾母赏了些好东西,还考虑到他进了学,在学宫读书,同窗往来,还要参加文会,难免应酬多,怕失了体面,每月给他拨十两银子交际费,不走公中,直接从自己的账上支。

    贾琏也送了一份丰厚的礼,意外的是贾赦重重送了一份礼,有金银锞子,金项圈,还有笔墨纸砚及绸缎等物,尤其贵重的是一柄玉如意,玉色莹洁温润,相当值钱。至于管事和下人,要讨贾母的好,又不敢惹太太不快,只得跟着送了不轻不重的礼表示一下。

    更意外的是庆贺酒宴上,贾赦居然也过来参加,更更意外的是,席间他当着贾母的面拍着贾环的脑袋说:“以后就这样好好干,这世袭的前程就跑不了你袭了。”

    贾环一头黑线,王夫人脸色一变,随即又恢复到端庄贵妇人状,贾母忙说:“无非中个秀才,哪里虑到那么远。”

    中国宗法制度上,虽然有立嫡不立庶的规定,但是具体操作时也不是不能变通。比如皇家就是如此,自太祖起,就很少有立嫡长的,几代皇帝都是庶出。可是贾赦当着疼爱宝玉的贾母的面说这话,是存心给二房添堵?还是向贾母挑衅,表达对她偏心的不满?

    这些贾环都不知道,心里直埋怨贾赦,你大房跟二房斗,别把我扯上行不?

    宝玉和姐妹们也有礼物相赠,或一诗或一扇,应景而已。只是探春额外加厚,除了东西之外,还亲手做了鞋袜给他,又出钱给园子小厨房,在秋爽斋摆了小宴,和亲母弟弟饮宴,一家三口其乐融融。

    赵姨娘看着贾环新换上的鞋袜,想起前事,不由啧啧感叹:“真难得,这可是你姐姐破天荒头一回给你做针线,以前只给宝玉做,如今也终于给你做一回,你可,开春就是道考,只有一二等的好成绩才有乡试资格,也是不能轻忽的。

    依然是在考场集合、点名、入场,考官训话,发下试卷,因是预考,没有正式大考那样麻烦,不需糊名也不需誊录,只考一天,考题也很正,题意完整明确,并不难。

    主考是一省最高教育长官,提督学政大人,简称提学,相当于现代的省教育局长了。一边监考一边阅卷,要阅这么多试卷,也是件累活,所以难免应付差使,一般只看开头几句,觉得不行就直接弃了。只有名人、熟人,或是特别好的文,才会多看一会儿。

    所以说名人效应不可小看,有心计的家长都把自家子弟的文卷送到文名显赫的前辈那里求“指正”,搁现代类似炒作,若是能够扬名,以后的考试中好处不言而喻。

    没有家族帮着扬名,也没有熟人关系的考生只能凭自己的真功夫硬闯了,比如贾环这种。

    这样也没坏处,乡试会试都是糊名誊录的,考生信息一糊上谁知道你是谁,名气再大也没用,凭真本事一路杀到乡试的考生自然不怕了。

    贾环依旧是谨慎仔细,等多数人交了卷他才交,提学已经看得疲惫不堪,打算改天再阅,待看到贾环的卷子,一下子被他工整端丽的书法吸引,再看内容,不禁拍案叫好,陪考官员问好在何处,提学说:“文辞倒罢了,难得的是有见解。一般书生们只是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哪里有自己独到的见解。这文就好在不空洞,有内容,见解独到却没有故作惊人之语,毫无哗众取宠之意。可见这考生思维、学识、眼光都达到了很高的地步,而且谦虚谨慎。”

    提学很高兴地在卷上划了圈,阅完卷后把所有考生分了等次,贾环自然在一等里头,还有二等及三等前十名,都获得了乡试资格。

    贾环报了自己选修的一经,就等着发下准考记录了。不禁感叹,难怪贾珠同学进了学,身体也垮了,还没进乡试考场就挂了。这科举考试真的很摧残身体健康的。

    转眼夏末秋初,贾政出差回来,贾环和宝玉前一天迎出一站地,贾政回来自然问问功课,在家里共享天伦。这次贾政外放,差使办得还算过得去,上司看他勤谨,终于把他的从五品员外郎升到正五品郎中,全家大摆酒宴庆贺。

    贾环一旁冷眼旁观,并没有分享这喜悦,贾政是贵妃之父,就算无能些,只要不犯大错,只是熬资格也不会十几年的光阴才升了半级,而经他保荐的贾雨村升官却升得贼快。除了两人的本事才干差异,是不是科举出身直接决定了以后的仕途发展快慢,难怪无数读书人拼了命要挤科举这根独木桥。

    他要想出人头地,无论如何要考个功名出来。

    八月初三是贾母大寿,从七月起荣宁二府就开始做准备,陆续收礼。从二十八日起,两府张灯结彩,齐开筵宴。

    而这年也是乡试年,八月八日是开考的日子,贾府上下忙乱着为贾母贺寿,一时也顾不上为贾环考试操持。

    好在何国维的叔父何润科举出身,对这个很有经验,三个月前就在考场附近租了一家安静精洁的民宅,单独占了一所院子,让他们几个同学搬进去准备,厨子、火夫、买办等人全都安排妥贴,不需费心。否则邻近考试时,学子蜂拥而至,考场附近客栈价钱爆涨,连民居都挤满了,有钱也找不到房子。

    陈九成也提前两个月给贾环做考前辅导,说:“乡试不比预考只考一天,而是考三场,每场三天,共九天。好些第一次参加乡试的考生,都受不了考试强度,乃致崩溃发疯。你的性子坚韧,考前又做了大量题,想必能受得住,但是也要仔细,即要用功,也不能累着,如此紧要关头,: 贾赦席间他当着贾母的面拍着贾环的脑袋说:“以后就这样好好干,

    这世袭的前程就跑不了你袭了。”出自第75回中秋宴上,这里提前一下。

    大意差不多,在有嫡子,嫡孙的情况下,好象世袭轮不到庶子,似乎贾赦故意给二房添堵呢。

    -

    -

    考前准备萧景送行,

    返回书页

    穿越红楼之庶子有为 考前准备萧景送行

    离乡试还有几个月,张洪意外来访,给贾环送来了一卷东西。

    自从萧景成亲之后,贾环就不再与他来往了,不知道他派人送东西何意,待打开那卷东西一看,不由得眼眶一热,差点滴下泪来,原来那东西是一些前辈大家的程文,而这些前辈是很有可能出任这次应天乡试考官的人,有时候,揣摩考官的喜恶也是有用处的,因为这些人掌握着你的命运。

    张洪转达了萧景的话:“王爷说了,虽然这些人的品德有高有低,可是他们都是从童生一路考下来的两榜进士,写的文章或平正,或端丽,或奇峻,都有值得学习之处。”

    “你要逢迎考官的喜好”这话实在难以说出口,就算说出来,以贾环那敏感的自尊心也未必能接受。萧景完全了解他,所以直接送了些范文过来。

    贾环完全领会了萧景说不出口的意思,虽然两人相隔两处,不方便见面,彼此的默契却反而增加了。

    考试前夕,除了要调整身体状态,继续揣摩程文温习经书,还要尽早为考试做物质准备。

    乡试考三场,入闱考生是不许出考场的,所以准备的东西一定要齐全,不可大意,有句话不是有“绊倒:“这是号顶,号房年久失修,搞不定漏雨什么的,若是淋了试卷,直接打入蓝榜,任你笔下生花都没用。四十文,不贵。”

    几个人被他吓出一身汗,赶紧掏钱。

    小贩又说:“瞧我家的门帘多好,号舍一面没有门,到时蚊虫咬得你们一身包,看你们怎么考试。五十文,物美价廉啊。”

    几个人又一哆嗦,好象已经被蚊子咬得一身包,再赶紧掏钱。

    又一个小贩来兜销货物,打开箱盖,全是整齐一排药瓶,看那几只菜鸟疑惑的目光,小贩得意地说:“这是同仁堂出品良药,有驱蚊药,止痒药,止泻药,安神丹,治头疼的,治手酸的,提神醒脑的,你敢保证考试时不拉肚子,不头痛,不腰酸、不着凉感冒?”

    听他这么一说,几个菜鸟考生登时觉得腰酸背痛起来。赶紧掏钱。

    离开考点时,几个人荷包空空,扛了一大堆东西回来,考试用品已经准备得差不多了。

    “真有经商头脑啊。”贾环啧啧赞叹,也亏这些人会赚钱,倒省了他们好些事。如此互利的事值得表扬。

    回到家,贾环开始用买来的小风炉子自己做饭,其实就是熬个粥烧个开水什么的,然后把咸鸭蛋咸菜切碎放在粥里,紫晶见了跪在地上哭起来,自责没有把少爷伺候好,居然要少爷自己做饭。

    贾环哭笑不得,对莲儿说:“你告诉她。”

    莲儿不很明白,但是她明白自己伺候的主子是个有主意的,现在离考试不到一月,这样做定然必有深意。

    “难道在考场里得自己做饭吗?”

    “是的,要想考好就得吃好,我不打算象其它人那样吃冷食喝冷水,窝在号舍不活动,再吃冷的难免消化不良,还怎么考试呢?”贾环点头,“从去年起我就一大早跑步锻炼身体练骑射练举重就是为考试做体力上的准备。”

    其实他自从穿越来就一直注意锻炼身体,除了为了应付家长和不想见的人而“病”一回外,其它时候没有病过,但是这次考试是高强度的,而且关系到他的命运,所以他使出浑身力量提前一年就储备体力。

    紫晶听了这才抹掉眼泪站起来,是她想歪了,以为少爷怕有人在饮食中下毒加害,所以亲手做饭,这岂不是她的罪过。

    从七月二十八日起,到八月五日都是荣宁二府大摆宴席为贾母庆寿的日子,贾环除了正日子那天给贾母行了礼,就窝在何家为他们租的小院子里闭关,哪也不去,只命心腹小厮钱槐昭平两人跟到下处伺候。

    贾母也命人不许骚扰他,贾政也派出了自己的心腹小厮去他那里听唤,以备不时之需。

    赵姨娘在家里在打鸡骂狗神叨叨的,因为丫头把东西掉在地上,说错了话,赵姨娘给了她一巴掌:“东西掉地上不能说‘落地’,要说‘及第’懂不懂,再敢乱说话打死你。”

    家里人背地里笑话,说:“一个婢女生的庶子还想中举,真是癞蛤蟆想吃天鹅肉。”

    自开国以来,庶子能中举的很少,大概占中举人数的十分之一就不错了。贾环天资远不如宝玉,也没听说哪位名士看过他的卷子夸过他,县考第一只是运气好合了考官的胃口罢了。后面考试中的好成绩也是考官看在贾府和贵妃的面子不敢不让他过关,还真以为自己是文曲星啊。

    不但下人中许多人抱这样的想法,就是上层主子大多数也是这样想的,只是自恃身份,不在明面上说出来罢了。

    一切准备就绪只待决定命运的那一天到来,淳王府侍卫来找贾环过去。

    贾环按捺住心里的激动,萧景成婚后分了王府,应该说比以前自由多了,却再也没派人传过他,他也没有上门找过,一年多不见,说不想是假的,只是强行压下思念,如果不是繁重的学业迫得他忙得连轴转,否则只怕忍受不住去找他了。

    到了淳王府,大门是亲王才能用的五间兽头大门,覆着绿色琉璃瓦,进去后见场院宏大,殿堂威武,雕梁画栋,颜色鲜艳。可是贾环在贾府呆了多年,也有了眼力,看这府第看上去宏伟,实际上是旧的,可能是哪个旧府改造成王府的,然后涂上新漆,细节方面也不很精致。

    贾环心思飞转,不觉已经到了内书房,见萧景在门口,赶紧行下礼去,萧景扶住他,仔细看了看,笑道:“我以为你瘦成了痨病鬼,看你气色不错,想必胸有成竹。”

    贾环也笑道:“不敢说大话,只是尽力而为罢了。”

    然后也仔细看了看他,却发现萧景神色严肃,眉宇间带着忧郁,还有黑眼圈,也瘦了许多。

    贾环用疑问的眼光朝一旁侍立的张洪看去,这家伙平时笑眉笑眼面团团如弥勒佛,如今嘟噜着脸


    穿越红楼之庶子有为 第12节(1/2),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