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雍正]山河望断[雍正]山河望断 第27节

[雍正]山河望断 第27节(1/4)

作品:《[雍正]山河望断

    胤禛跪在脚踏上扶着父亲的膝盖,半晌才讷讷道:“阿玛,叫宗人府和礼部的人进来吧……”

    康熙如刀锋般锐利的目光乍然刺向他。

    “阿玛,是时候了……兄弟们要进来了……”胤禛含泪依依不舍地望向母亲最后的容颜,他知道父亲舍不得,他也舍不得,他们拿生死没有法子,也同样拿规矩没有法子,他要让母亲顺利走完人世最后一程,不愿给世人留下一丝半点的议论谈资,只得忍痛劝道。

    “……不!”康熙皇帝闷雷般咆哮着,如一只受伤的雄狮,终于割断最后一丝理智。

    “皇父!”

    “滚!朕不想听!你个不孝子给我滚!”康熙突然发起怒来,他站起身在室内疾步徘徊,冲着胤禛咆哮起来,疾风骤雨一般,“朕行事还轮不着你教导!朕倒要看看,谁敢把她从朕眼前带走!”

    “皇父息怒!您当儿子就舍得额娘吗,可这是规矩,拖得久了,要受人非议的,儿子求您了,就让额娘清清静静的走了吧!”胤禛承受着莫名的怒火,伏下身去,以额抢地,一个字一个字从肺里挤出来。

    “谁说也轮不着你说!”怒中的康熙大袖一甩将案上的茶碗药碗都冲他咋了下来,胤禛也是泛起了脾气,不闪不避,直起身子直直看着他,任由浑身被茶汤淋得湿透,康熙却怒气更甚,咬牙道:“你摸摸自己的良心!你额娘待你如何你自己清楚!她一手把你拉扯大,若非得她养育,你能有今日尊荣?!如今怎么着这么着急要把她送进地宫?!要让她与朕天人永隔?!亏得她事事处处想着你,临了临了还要想法设法提醒朕五台山老和尚说的续命真龙是谁!大清国的真命天子是谁!”

    胤禛惊闻,急怒攻心,一时间听着皇父对母亲的揣测只觉齿冷,但莫名的又感到之前几日一直朦胧笼罩着自己来不及细细思量的迷雾被人骤然扯开,宛若醍醐灌顶,这也许……大概……确是皇额娘的本意?一时间脑中有如乱麻,直愣愣看着父亲不知作何反应,但幸好余怒未消,全凭着情绪而来的直接反应正好避免了斟酌与思考带来的复杂后果,他猛然抬头不驯之词冲口而出:“皇额娘与您结发数十年,一心一意佐助皇父齐家治国,如今尸骨未寒,您如此恶意揣测让她在地下情何以堪?!”

    语毕,不顾礼节尊卑地直接站了起来,带着一独自愤怒、焦躁、恍悟、感激甩袖而出,招了宗正进店,自己换了装束与兄弟们一起跪了,连胤祥焦虑看他的眼神都没有理睬。

    康熙被他顶地说不出话来,眼睁睁看着他冲了出去,眼神却在不为人知处松懈下来。那确实是一个纯然的儿子对父亲的愤怒,真挚的出自纯孝的,与君臣社稷无关。他看得很清楚,甚至为此感到欣慰的安然。

    独自面对榻上冰冷的妻子,他双手捂住脸,感到前所未有的疲惫与自嘲。

    ……

    礼官进去商议了片刻,老爷子身体就受不住了,又换了一拨太医进去,折腾了好半天才大概把事情定下来。

    原本看皇父身体不支,已经缓过神儿来的胤禛便打算请旨协办,却没想到又出变故。

    不知该喜还是该忧的变故。

    康熙恢复了些后,便下旨命雍王主持奉安棺椁、奉移梓宫并祭祀事宜。

    这句话引起了些许不大不小的波澜。诸人并没有太过吃惊,因为这本也是应有之义,佟皇后无子,雍亲王为其所养,爵位居长年纪居长,以孝子身份完成丧葬礼仪自然再合适不过。不过……按理这是正宫嫡子的执事,如今皇上派了雍王,他玉牒虽未改,但身份却是正正经经又升了半步。前几年皇子之间血雨腥风闹了几场,把事情都撕开摆在了明面上,眼下皇上这样的旨意,众人难免多揣测几分,又是几家欢喜几家愁了。

    礼部、宗人府、銮仪卫和内务司忙忙碌碌开来。选了良辰吉日入殓、移宫、举行法事、吊唁,还要祭天、地、太庙后殿、奉先殿、社稷并在德胜门演杠十天。

    胤禛以孝子身份领头在殿内哭了七天,倒是并未失态,外臣看着也很觉得端庄肃穆,举止更恭敬了几分。

    惟几个兄弟,尤其胤祥,面上蹙眉心中忧惧。

    再加上大赦等事,一阵忙乱起来,也顾不上好好说话,只能在难得的静处握一握手,聊作抚慰,或者该算是相互慰藉。胤祥自幼失母,佟皇后主张后宫,再加上胤禛的关系,待他十分亲厚,给了他这深宫之中难得一点母爱,他心中对嫡母确实敬重爱戴,眼下若不是有四哥在前,连他都恨不得好好纵情痛苦一场,只挂念着兄长,才强敛了悲情。

    直到这场凶礼落幕,各人回宫回府,胤祥才连自家门都没进就直奔了雍邸。

    熟门熟路饶了进去,在四哥书房小榭外站了一刻,又退了出去,回到自己的客房找人换洗穿戴整齐,褪了一身老泥,清清爽爽再次推门进了书房。

    胤禛正在自斟自饮。

    胤祥一惊。国丧期间不准饮酒,何况四哥刚刚以孝子身份完成了丧礼,捅出去就是足够万劫不复的祸事。

    但他并没有说什么,而是隔着案子坐在了兄长身侧,果然看到了给自己预留的杯子。

    罢了,若在箍的铁桶一般的雍府还被人走漏了消息,那他们兄弟还是引颈就戮的好。

    胤祥一句话也没说的给自己提壶斟酒,抿唇一尝,竟是果酒,四哥对皇额娘的孝心果然是认真到了十分,一饮而尽。

    那个晚上,兄弟俩竟是什么也没说,只是胤禛喝一杯,胤祥陪一杯,杯杯不落。

    直到胤禛醉了,被果酒灌醉了,被他自己灌醉了。

    胤禛伏在案上,胤祥取下搭在椅背上的披风盖在他身上。

    自己捧起最后一杯酒,对着明澈的月光,微微俯首,拈袖将酒水洒在地上。

    皇额娘您放心,剩下的路,胤祥会陪着四哥的。

    129、下毒 ...

    “八哥,你别这样,唉声叹气顶什么用,天未绝我呢!”

    胤禟看胤禩郁郁不乐,浑然心灰意冷模样,心中又急又痛,咬着牙劝慰道。

    胤禩老僧入定一般盘腿坐在椅上,目中却焦躁颓唐,不复以往云淡风轻,听见弟弟这话,很是感激,但也知道不过安慰之言,大势已去,不过如此,忍不住长长哀叹一声。

    胤禟一听,胸内更躁,重重一拳捶在桌上,“八哥莫要灰心,哪怕老爷子亲自册的太子都不过这般下场,咱们还怕一个四哥不成,有弟弟在,你放心就是!”

    “有事说事儿,折腾自己身子做什么,伤着没有?”胤禩被声响一惊,急急拿着他手去看,看只是红了,才松了口气,“你又想做什么,别又把咱们牵扯进去,眼下皇父可还怪罪着我呢?”

    “九弟办事,你、放、心。”胤禟扳着他肩膀,目光灼灼盯着他眼睛,一字一句说道,高大的身子将胤禩整个人拢进阴影下。

    胤禩被他说的不自觉笑了笑,又小声嘀咕,“就是你办事儿我才不放心呢……”

    两人离得甚近,胤禟自然听得清楚,翻着白眼佯作发怒就要走,被胤禩一把拽住,连声问,“这回你要如何行事,我跟你说,上次大哥那般明晃晃找人刺杀太子的事儿可再不能干了。”

    胤禟自信满满地挑眉冲他笑了笑,满脸横肉的脸庞竟也比往常显出几分柔和英武来,“知道了,这回你看我先卸他一只臂膀,让他也知道知道什么叫锥心之痛,让老十三再跟着他张狂!”

    胤禩本想陪着弟弟笑笑,却感到一种莫名的心惊肉跳,心中咯噔一声,竟觉得背上一阵阵发寒,蓦然想起多年前一双冷眼,好像直勾勾挂在他身上,当年那个冰冷锐利如刀锋的声音又隐约在耳边划过,刺的他鼓膜生疼心底发冷,“……以后,你做什么,我都不管。只一条,若什么时候我当真阻了你的道,不许动十三弟,还有十四弟,有什么手段,尽朝我来。生死在天,无论结果如何,我保你一命。否则,莫怪我不念兄弟之情。”

    整个人浑浑噩噩如在一团浆糊中坐着,一只眼瞄见胤禟已经震袖而起兴冲冲正要出门,来不及多想,身体比头脑反应更快地冲了上去,苍白的手一把将弟弟手腕死死攥住,“胤禟!”

    “怎么?八哥你这是……哎,成大事者万不可妇人之仁!”胤禟看见胤禩面色惨淡额上冷汗淋漓的样子,当真是又气又怜,他最最受不了兄长这优柔寡断的样儿,做事情你慢一步别人就要快一步,你不对别人狠就要看着人家对你狠,总是犹犹豫豫成什么事!他真实哀其不幸怒其不争,当下板着脸气冲冲回了一句。

    胤禩张了张嘴又说不出来什么来,其实他自己也说不来到底是怕什么,他早已非吴下阿蒙,事到如今也不可能真被多年前一句威胁吓住了,只不过一时冲动喊住了人而已,却也不知道是要说什么,许是对四哥刚硬性格印象太深,又或者当时说那话时眼中寒意太真,叫人有些莫名的不寒而栗。

    一手拉着弟弟,胤禩皱眉思忖片刻,终于咬了咬牙,眼中泛上滔天的戾气,“不,去其一臂不若心脉寸断,要永绝后患,管老十三干什么,直接对那位下手!”

    胤禟用异样的目光看了他半天,舔了舔嘴角,不知想到些什么,最终还是重重的点了点头,告辞而去。

    -------------------------------------------

    “允恭的确勤勉。”胤禛在孝期中,基本闭门谢客,只在偏厅见些熟人。眼下一袭藏蓝袍子,腰系玄带,端坐堂上,抚了抚案上刊刻精良还散发着墨香的新书,笑道。

    年希尧拘谨地斜签着坐在下手,战战兢兢地应对着,他与兄弟本是截然不同的人,一个沉稳安分,一个壮志凌云,更兼虽承照顾,但与王府并不熟络,面对身份地位宛若云泥的雍亲王,自然十分紧张。直到说道新书,才放松了些,面上松动多了笑意,“王爷谬赞,不过是译了一本法兰西语的算学书,哪里当得起勤勉二字。”

    他口中心中对雍王的感恩确实再真实不过,他政务上才干平平,却偏偏一心热衷这些“邪门歪道”,加重父老同辈亲朋都不以为然,很是瞧他不上,很有些尴尬,再加上手头拮据,自己所想也难以实现。不想四爷竟开了天恩,不知是沾了兄弟的光还是怎地,竟对他留了心,调到清贵衙门不说,还出资助他刊印算学著作,对他年希尧来说,可不是恩同再造。

    “呵呵,允恭不必过谦,不过本王看中外风俗论理甚是不同,算学之外,倒也不妨再译介些旁的,也让本王开开眼界,付梓之资不必忧心,胤禛俸禄虽薄,但几本书还是印的起的……”

    年希尧自然欢欣鼓舞,连连应诺,待胤禛端了茶,变躬着身退了下去。

    胤禛闲闲饮完茶,才朝门边上的苏培盛投了一个疑问的眼神。

    苏培盛小步疾驱而入,面带戚容,欲言又止。

    “说。”

    “回主子,原先在承乾宫服侍的小安子过来送霜柿饼,说是……娘娘走前几天吩咐小厨房给您备下的……没成想……就还是送来让您全个念想……”苏培盛小心翼翼开口,一面看着胤禛脸色,自己也难免心有戚戚。

    胤禛果然瞬间微微变了色,眉梢轻轻颤了两下,象一条柳枝点上冰雪初融的水面,激起细微的涟漪又迅速消失不见。他轻轻闭了闭眼,想起自己贪嘴爱吃上了霜的柿饼,额娘每每叫人给他备了,却又因为难消化伤胃气不肯让他多吃,母子俩便时常你藏我找的逗乐子,想不到到了那个时候,额娘竟还惦记着他这点口腹之欲……

    以后,怕是再也吃不到了。

    “叫进来吧。”声音难免前所未有的低沉萧索。

    身后跟着的小太监们留在厅外,刚才提到的小安子接了食盒捧进来,跟胤禛行礼问安。

    “起吧,你倒是忠心耿耿,皇上特许你们自择出路,你倒是留下守宫了?”皇后一去,承乾宫里大半宫人都被收了回去重新安置,胤禛自己跟康熙要了几个用的顺手的,剩下还留了些守着一座空殿到老。这小安子也算是承乾宫里有几分脸面的太监,竟不曾给自己某个出路,倒让他有些惊异。再看他,目光便又温和几分。他也算跟胤禛有缘,当初不过一张银票,意想不到买了个顶要紧的人情,被自己想法子调进了承乾宫,一方面是还他这个情,另一方面也有监视的意思,不想一晃这么多年过去,这安太监确实算个能干忠诚的了。

    “王爷过奖,奴才不过尽忠职守而已。”小安子被他一夸,很有些紧张,连忙又谢恩,手忙脚乱弄得食盒险些翻到,亏得苏培盛手快一把扶住,皇后娘娘宫里的人,他也不好说什么,只得怒瞪了几眼。

    胤禛看了他一眼,许是念着母亲的关系,倒是难得的宽宏,摆摆手满不在乎的放了过去,“行了行了,谁没个出岔子时候,没事就好。”

    苏培盛放下食盒,看主子眼色,冲小安子努了努嘴,安公公急忙开了盒子,捧出一碟柿饼来,顿时芬芳四溢,看那一个个饼子形似圆月,肉红透明,外面结了厚厚一层霜,煞是诱人。

    胤禛看了一眼吃食,眼底有一丝湿气,好半天才幽幽叹了一口气,又转头去看小安子,想起那些旧事,“你母亲还好?”

    听了这话苏培盛吃惊不说,安公公也像是极为惊讶的身子一震,冒冒失失抬头看了胤禛一眼,正对上他双目,又急忙低下头去,低声嗫嚅:“谢王爷记挂,奴才母亲……一切安好。得王爷这一问,实是她天大的福分……”

    “嗯。”胤禛没在理会,要了双银筷子当场就要夹一块儿柿饼来尝。

    “王爷……”

    “王爷……”

    两声不约而同而起,胤禛看了眼苏培盛,满不在意的摇了摇头,看自家主子缅怀的样子,又是佟皇后小厨房里送来的,皇后娘娘最后的遗泽,苏培盛虽记挂着职使,也不好坚持要试吃,便看着胤禛再去夹。

    “恕奴才僭越,王爷少进些吧,娘娘在日,常说这霜柿饼性燥,容易积食。”

    不想小安子倒是殷殷看着他。胤禛目光闪了闪,胡混的应了声,便将柿饼送到了唇边,轻轻咬住。

    “四爷!不能吃啊!”

    突然一声惊呼,安公公脸色惨白的重重跪在地上,惊得苏培盛低呼着去看胤禛,而他主子正将银筷子连同柿饼抛进托盘里,接过苏培盛手里温热的茶,漱了漱口吐进盂里,才冷哼着道,“说吧。”

    苏培盛仔细看他确实无恙,又得了示意,才快走两步到厅外打发了闻声而动的侍卫中人,又急忙回到胤禛身边,一脸愤恨警惕地盯着小安子。

    小安子自喊出那一句就面无人色,木木地跪在地上,将脑袋伏进地里。

    “这里面有什么?”胤禛语调一丝也不曾太高,只不过目光冷厉的有如冰刀。

    “一味药材,不是毒药,银器试不出来,但和着冬天皇子们喝的滋补的药物,能使人怨气亏损,身体羸弱……”小安子梦游一样回答,声音越来越低,苏培盛皱眉有些不信,这种东西他连听都不曾听过。胤禛却想都没想就信了,因为上辈子,他见过。在那瞬间带起的怒气让周围两人都不由瑟缩了一下,使劲呼吸了几次,才回复了平静。

    那自然就不必问是谁主使的了。

    不过……



    [雍正]山河望断 第27节(1/4),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